「巴蜀鉤沉」抗戰時期英雄的四川工人

四川在線 發佈 2020-05-01T00:07:53+00:00

中國勞動協會受託動員勞工赴印做運輸工作,來自四川的司機、機械工、電工、船工等3700 餘人志願應徵出國,一些四川工人永遠躺在了異國他鄉。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鍾振宇)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全省廣大勞動者以不同形式慶祝節日的到來。

5月1日這天,省地方志辦的志書專家向以梳理史料、追憶故事的方式,向四川在線記者講述了抗戰中光榮的四川工人。「在今天抗擊疫情的背景下,重溫歷史,旨在匯聚精神力量、激勵更好前行。」志書專家表示,作為抗戰大後方,當年四川廣大工人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這段光輝歷史值得當代巴蜀兒女永遠銘記。

A:成立大批救亡組織 成都工人組成3000人反日義勇隊

《四川省志》等志書記載,在新中國成立前,四川的職工隊伍主要包括手工業工人、苦力工人、近代產業工人和店員等4大類別。那時,四川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重重壓迫和剝削,災難深重,工人群眾身不自由。這位專家說,「隨著馬克思主義在四川的傳播,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四川工人階級開始覺醒,不僅為改善生活抗爭,而且為爭取政治權利和助力民族解放事業而鬥爭。」

1931年9月18日,日軍侵占我國東北三省,成渝等地工人和廣大人民群眾一道,開展了抗日救亡的鬥爭。在成都,9月29 日工、商、學、兵各界 300餘團體組織20多萬人舉行反日遊行;10月2日,「成都市工人反日團」成立;25日,3個兵工廠全體工人開會決議,利用星期日休息時間,擴大反日宣傳,並組成3000人的反日義勇隊。在重慶,工人們踴躍參加反日的各種集會和查禁仇貨,懲治奸商等活動。重慶工人以及全市人民的反日鬥爭,迫使日帝不得不將駐渝領事館「停辦」,在渝的日僑在領事率領下,由日本軍艦「保護回國」。

「進入抗日戰爭時期,四川工人階級從政治上、經濟上為支援抗日戰爭作出巨大的貢獻。」志書專家說。

據志書記載,抗戰後,重慶、成都、自貢以及南充、樂山、宜賓、瀘州等縣城的工人群眾,紛紛成立各種救亡組織,其中影響較大的有重慶「工人讀書會」、「工人救國會」,成都的「工人抗敵工作團」,自貢的「抗敵歌詠話劇團」,樂山等地的「晨呼隊」等。這些組織通過舉辦工人夜校、宣傳隊、歌詠隊、辦壁報等,大唱抗日歌曲,演抗日話劇,廣泛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激勵廣大工人以及市民群眾的抗日熱情。

B:捐款捐物 自貢鹽工捐了兩架飛機

為支援抗戰,全川各行各業開展了捐款獻機等運動。

「80多年前,四川人民曾大力支援了武漢。」這位專家告訴記者,1938年10月,在中共成都市委領導下,成都工抗團配合各救亡組織動員數千工人,參加了保衛大武漢的火炬遊行,工抗團發動群眾參加募集寒衣活動,募寒衣的捐款及時上交。

1938年,自貢沙灣運鹽船(省地方志辦供圖)

1939 年5月1日 ,成都市各業工人在國民黨省黨部召開「五一」勞動節紀念大會,號召工人加強團結,努力生產,支援抗戰。當日,全體人力車工人不願休假,並自動獻金救國,將當日出工收入3000餘元全部捐獻。在自貢市,4萬多自貢人參加了「節約獻金救國大會」,自貢大鹽商余述懷、王德謙等人現場捐款一千萬法幣,創造了個人獻金的全國最高紀錄;1942年,自貢鹽工們響應《新華日報》的「獻機運動」倡議,捐款購買了「鹽工號」和「鹽船號」兩架飛機。

汪精衛叛國投敵後,在香港鼓吹妥協投降論調的天演、南華等報紙,受到全國人民的反對。1939年8月13日,兩報全體工人毅然罷工,通電脫離該報。8月16日《新華日報》發表《援助香港反汪罷工工友》的社論,重慶、成都、自貢、瀘州、內江等地工人紛紛捐錢、寫慰問信支援,讚揚兩報工友「是打擊漢奸賣國賊的模範」,「表現了我們工人的英勇氣概和雄偉的力量」。

四川工人對香港反汪罷工工友的支援,延續了一年之久。

C:用鮮血和生命支持抗戰生產

抗戰開始後,一些臨近戰區的工廠設備、器材急需拆遷運到四川,為抗戰保存力量。

「為了搶時間,川江工人譜寫了盪氣迴腸的感人故事。」這位志書專家說,當時,川江的廣大職工群眾開展了大規模的搶運活動。

民生輪船公司的7000多名職工,利用100多條設備陳舊的輪船,會同川江1000餘條木船的工人,在時間緊迫、敵機狂轟濫炸的情況下,搶運20萬噸兵工器材和工廠設備、器材進川,貨剛下完後,又忙著搶運大批川軍出川抗日。為了民族利益,在搶運中許多工人犧牲,僅民生公司就有116人獻出了生命,還有61人傷殘。

截至 1939年底,遷入四川工廠已達 219 家。職工們又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加緊生產各種軍需物資支援前線,同時完成人民生活必需用品的任務。在自貢,日軍為切斷食鹽供給,對自貢進行「鹽遮斷」大轟炸,鹽工們用生命捍衛了鹽生產。

1939年1月25日,國民參政會組織部分駐渝參政員參觀渝鑫鋼鐵廠、豫豐紗廠、合作五金廠等10個內遷民營工廠。國民參政會的中共參政員董必武、鄧穎超在參觀時,高度評價了職工們團結合作、努力生產、支援抗戰的精神,給職工們以極大的鼓勵。

抗戰期間,成都勞工修葺新津機場(省地方志辦供圖)

1938年夏 ,成都及附近各縣民工為趕修太平寺機場 ,夜以繼日、飢腸轆轆,僅用半年時間,終以血汗代價,換來了機場的完全建成,為早日取得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

1943年為給中國駐印度軍隊和盟軍打通陸路交通線,緬北對日反擊戰展開。中國勞動協會受託動員勞工赴印做運輸工作,來自四川的司機、機械工、電工、船工等 3700 餘人志願應徵出國,一些四川工人永遠躺在了異國他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