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一個跟爸一個跟媽,結果大相逕庭,你的高度決定了娃的路

同心兒童注意力 發佈 2020-06-05T11:26:17+00:00

孩子是天生的學生,一無所知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像一張白紙,需要一筆一筆的填寫在孩子的人生畫卷上。有句古話說:近朱者赤,所以身邊的人帶給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孩子是天生的學生,一無所知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像一張白紙,需要一筆一筆的填寫在孩子的人生畫卷上。有句古話說:近朱者赤,所以身邊的人帶給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優異的環境薰陶中長大,孩子咱也是非常優秀的。不然有可能導致孩子碌碌無為,一生都沒有什麼成就。

小美和莉莉是一對雙胞胎,由於家庭變故一些的原因,她們的父母最終選擇了分開,小美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麗麗跟著爸爸。分開後,小美和麗麗分別由爸爸媽媽撫養長大,而且都沒有選擇再婚。但是兩個孩子的性格和為人處事卻孑然不同,小美就很體貼懂事,處處都很優秀。而麗麗就不同了,經常在外打架鬥毆,宛然活成了一個小混混的樣子。這是因為媽媽非常睿智,對孩子的教育也很上心,而爸爸只知道滿足麗麗的物質生活,別的基本不參與,孩子的生活環境最終導致了這樣不同的結果。

因此孩子的成長受環境的影響很大,孩子身邊親近的人是什麼樣子的非常重要,這將影響孩子的以後。孩子成長路上,誰是影響孩子深的人呢?

一、育兒的過程中,哪些人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

1.父親的角色

父親對於孩子來說就像是心中的大山一樣,是非常堅毅和挺拔的。一個成功的父親,將會是孩子心中最棒的榜樣,教會孩子勇敢堅強的品質。相反,一個失敗的父親只顧著自己的貪圖享樂,完全不照顧孩子,不僅不能給孩子帶來力量,反而讓孩子在別人面前羞於提起的話,就會給孩子心理留下極大的陰影和傷害。

2.母親的定位

孩子是由母親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所以和母親之間的情感是非常深厚,堅不可摧的。一個優秀的母親能夠掌控家裡的氣氛,會教給孩子為人處事的方法,讓孩子在一個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母親性格暴躁,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幼小的心靈會受到摧殘,要麼變得軟弱無能,要麼將來會成為和母親一樣喜怒無常的人。

3.老師的影響

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之後,都會步入學校和老師一起開啟漫長的學習之路。一個優秀的老師會讓孩子從此愛上學習,在知識的世界裡盡情探索,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基礎。可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可能會導致孩子從此喪失對學習的興趣,變得不務正業,學業上一塌糊塗,到最後早早邁入社會,吃盡生活的苦。

二、他們是如何影響孩子的?

1.父親影響孩子的人生格局

生活中,很多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並不是上心,只是偶爾問問孩子的狀況,平時孩子的教育都交給了媽媽。父愛的缺失會導致孩子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愛斤斤計較,性格膽小內向,男孩的氣概不足,女孩比較強勢不愛撒嬌等等,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而一個合格的父親,永遠是孩子的目標和心中的驕傲,各方面也會向父親看齊,有非常大的人生格局,將來表現的會更加優秀。

2.母親影響孩子為人處事的態度

從小把孩子撫養長大,母親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要遠遠大於父親,因此母親平時的一些為人處事的態度和方法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具心理學家相關研究表明,母親的情緒穩定影響著整個家庭的氛圍。如果一個情緒不穩定,經常焦慮和不安的母親,在平時的接觸中也會感染到孩子,造成孩子變得小心翼翼,以後會總是看別人的眼色生活。

3.老師決定孩子的學習態度

學習是一件非常枯燥且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必須要學習知識充實自己,將來才能藉此改變自己的命運。而老師作為學生學習路上的指路人,作用之大顯而易見。好老師會激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縱使學習上遇到難解的問題,也勇於探索和研究。不然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放棄,選擇逃避的話,很難取得學習上的成就。

三、既然知道了自己對孩子影響之大,那應該如何做才能給孩子好的引導呢?

1.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父愛的缺失大多情況是父親忙於工作完全養家,忽視了對孩子的關注和教育。既然想要為了孩子做出改變,就要學會合理調整自己的時間,在不工作的空餘時間多陪陪孩子。除了聊天談心,也可以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對他的關注和疼愛,用實際行動影響孩子。

2.保持情緒的穩定

孩子原本與母親的互動和接觸就多,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情緒的穩定,讓孩子願意打開心扉和母親交流。不要隨時在孩子面前發脾氣,注重自己的說話方式,如果孩子當真犯了錯,也不能動手打罵孩子。可以通過嚴肅談話的方式,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及過程,使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就算懲罰孩子也是可以的,只不過要適度,然後因此傷了母子的和氣,孩子與母親之間產生隔閡。

3.尊重孩子的個性,和孩子成為朋友

老師要想孩子都能得到好的學習成績,就要首先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讓孩子愛上學習。平時課堂上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活動,讓孩子在遊戲中掌握重點知識,獲得大多數孩子的喜愛。而對於那些比較個性的孩子,可以試著成為他們的朋友,尊重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慢慢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讓孩子愛上學習。

作為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內心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好。所以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為了孩子共同努力和進步。

你覺得誰對孩子的影響最深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可以一起進行探討和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