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賭石實戰行家總結出的最完整的翡翠原石皮殼大全

富三哥說翡翠 發佈 2020-03-02T15:27:16+00:00

除了部分水石和劣質翡翠原石沒有皮,其他的翡翠原石都有厚薄不等、顏色各異的皮殼。粗者如梳齒,細者如板塊,厚者一厘米以上,薄者似是一張紙。

我們所說的皮殼,這裡說的就是翡翠原石的外皮。

除了部分水石和劣質翡翠原石沒有皮,其他的翡翠原石都有厚薄不等、顏色各異的皮殼。

看皮殼,是判斷玉石場口的主要依據。

不同皮殼的不同表現,決定了其內部質地的不同。

玉石皮殼的顏色有的隨土地壤顏色深淺濃淡而變化,但也有雜色而居的情況,這就給識辨具體場口帶來很大難度。

皮殼上的沙粒有粗有細,有厚有薄。粗者如梳齒,細者如板塊,厚者一厘米以上,薄者似是一張紙。

無論何種表現的翡翠皮殼,都能直接反映肉的質地,所以才有沙翻得好,沙翻得不好的評說。

雖然未經切擦開窗,通過沙殼的表現,就能對底水有所判斷和推測。

這就是沙粗肉粗,沙細肉細,沙勻肉勻,沙圓肉飯,沙板肉木,沙緊肉圓。

翡翠皮殼是岩漿變質分解後的殘餘經過風化而形成。它的成分多為鐵質和鈉質,也有的含矽或石英及泥綠石一類的物質。

皮殼是內部的外在表現,是人們判斷質地的依據,是分辨產地的標誌。

翡翠皮殼幾乎都有顏色,如紫色、黑色、白色、暗綠色等,與其內部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而紅色、褐色、

棕色等,卻與內部沒有直接的關係。

因沙型和顏色常常近似自然界的一些物質,人們就將其稱為同名的沙殼。

粗糙皮殼稱為粗皮石,細緻沙殼稱為細皮石,沙粒似鹽的叫做鹽沙皮。


今天就給大家整理出翡翠原石市場上出現過的皮殼,以供學習和參考。

1、黃鹽沙皮

外皮顏色:深黃,淡黃,黃黑,黃紅,深咖色,淡黃灰色。

現如今山石的開採量巨大,幾乎所有的廠口都有黃鹽砂皮殼,是屬於較為難辨識具體廠口的皮殼(不唯廠口論)。

沙粒似鹽,顯深黃色則石種老,黃鹽沙皮只要沙粒翻的均勻,切開後多見白水底,顏色翠而陽;若不均勻,這樣的黃沙皮沒有霧層多為糯地到豆地。

黃鹽砂表皮翻出黃色砂礫,好像立起來,摸上去像荔枝皮,很糙手,這種石頭種好。如果皮殼緊而光滑、不糙手,多數種差。

還有一點就是:新場區的黃鹽沙皮沒有霧,種嫩。

2、白沙皮

經常出現玻璃種、冰種翡翠,是高檔種水存在最多的皮殼特徵之一。

其中白鹽沙皮是白沙皮的上等貨,皮上沙粒似鹽,種老,皮下有霧。山石,大小均有,主要產於老場區馬那和個別新場口,

但新場口的白鹽沙有皮有霧,種嫩。

3、黑烏沙皮殼

產於藍、黑石腳層,此石腳層硬如混凝土,在不具備大機械時用千斤頂慢慢撬挖。黑烏沙出土時,皮殼上有一層黑的發亮、滑溜溜、粘粘的一層黑臘殼包裹著,這是黑烏砂的特點(現在能夠看到的黑臘殼普遍刷的過狠)。

屬於山石,表皮烏黑,一切場口皆產,但質量最好的是帕敢和南奇場口,是高色翡翠存在的皮殼之一。

主產區有帕敢廠區、莫灣基、莫灣格立、孟卯梁。大孟卯最為出名,與南齊的黑烏沙一樣容易解漲成為搶手貨,一些景頗族老闆最會切漲黑烏砂,他們對於黑烏沙都獨特的認知和經驗(黑石頭賭性較大,彈性也較大)。

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帕敢或後江場區出的烏沙皮,細豆底居多,綠色黃味足;莫罕和南奇場口的糯化底居多,綠色偏藍。這四個場口出的烏沙都有蠟殼,其他場口出的黑烏沙有蠟殼者少見。

4、紅鹽沙皮殼

產於紅格地,又稱雞血層。

山石,大小均有。此類石腳層比較硬,所產的紅鹽砂有時呈紅色,黃紅色,淡紅色,這和石腳層的地區以及深淺不同有關係,紅石腳層的產物大多裂紋很多,沒裂的極少。

木那,蘇落卡的雞血層,皮殼的紅與帕敢基的紅不一樣。木那,蘇洛卡兩場的紅色差不多,但是黃味不同。

5、水翻沙皮殼

山石,表皮有水銹色,片狀或塊狀,少數呈黃色或黃灰色。

好壞主要看沙翻得是否均勻。代表性的場口有麻母灣和會卡的萍皮水翻沙。

要注意的是:其沙是否翻得勻稱。會卡的水翻沙皮子很薄,可以藉助光亮透過皮子照色。

6、楊梅沙皮

產於米漫,頭層石腳。皮殼砂發像熟透的楊梅一樣呈暗紅色,有的帶檳榔汁(紅白或紅黃相間的顏色)。

一般,來說,大多數底灰。但如果其色鮮艷,種好,尚可用料,大部分偏藍色,藍底,蘭花。

因色似楊梅紅,稱楊梅沙皮,山石,大小不等。出這種皮殼的場口較多,多為牛血霧,豆種居多。

主產場口:香貢,格應角,木那,媽薩,窮啪木賓烈,木賓吉,莫格跌。

要特別注意的是:若是殼上出現褐色的檳榔水銹,其色就很不好。

7、黃梨皮殼

產於河岸邊。皮殼黃如黃梨,砂皮細,微微透明,其含花或含色率高,是比較好的翡翠料。

山石,若皮含色,賭漲幾率大,綠色黃味足,鮮亮活放,是達木坎最具代表性的塊體。

8、筍葉皮殼

多產於靠近河邊的土壤中,出產的玉石如水石皮,但較水石略粗糙些,顏色也同水石一樣,有黃,白,皮殼透明或半透明,與筍葉一樣的顏色(半山半水石)。

主產廠區:大馬坎最多,帕敢,香洞廠區也有,小廠區最多。

9、臘肉皮殼

水石,皮紅黃如臘肉,所以起名臘肉皮,光滑而透明。產於霧露河沿岸的階地。出中等翡翠,含翠色者少見。

10、老象皮

山石,灰白色,粗糙起皺形如象皮而得名。觸摸時手感帶刺,這是風化的典型特徵。多有玻璃種、冰種翡翠產出,是皮殼種的上等料,帕敢場口最多。

11、石灰皮

顧名思義,外皮如石灰,有的像水濕過石灰一樣,放在石上干後呈硬塊狀,有的可用鐵刷刷掉石灰層,露出白砂,該玉石種好底好者可達到玻璃底,冰底。

主要產自老場區、後江場區,小場區的第三層。

山石,小料居多。放到水裡一泡,容易掉殼的為後江石。其中後江和莫罕場口的黑烏沙略略發灰,也稱灰烏沙;

老帕敢的烏沙黢黑如煤炭,表皮並覆蓋有一層黑蠟殼,稱黑蠟殼。

莫罕、後江、南奇也有黑蠟殼。老帕敢和南奇的黑烏沙容易解漲,是搶手貨。但必須善於找色,因蠟殼蓋著沙,不易辨認,須仔細尋找。

12、鐵鏽皮

山石,皮有鐵鏽色,紅黃一般,一片片紅黃,多說底灰,如果能出高色就能勝過底。(區別於楊梅皮)

如果翻沙翻得好,有力,解開後底色都較好,產自老場口東郭。鐵鏽殼如果沙粒適中,翻得有力而規整,切割後底和色都好,不怕底灰,只怕無色,一經有色,色必是又翠又水。

但要注意,多數底灰,如果是高色,則必是上品。

主產區:香洞產區,東閣場口。

13、得乃卡皮

產於頭層,這類皮殼砂很細,但皮厚,如同得乃卡樹一樣,看起來很酥,但實際質感很硬,其色一般很淡,砂發呈黃白色。此皮含色率高,易賭漲。

主要產於:大馬坎廠區,莫格疊。

14、脫沙皮

山石,黃色或紅黃色,因表面容易掉沙,稱為脫沙皮。

有全脫砂、半脫砂、自然脫砂、人工脫砂,表皮砂礫很容易掉,山石呈黃色,有的慢慢呈白色,有的仍是黃色,紅黃,或黃白色,只要砂均勻,種會好。

黃沙切割後多為白水底,有陽豆色。紅沙切割後,有正色,但偏暗。(最怕有火煙裂,會使玉肉變干)

主要產地:香洞產區,東郭場口。

15、田雞皮

山石,表皮如田雞,皮薄潤滑,顏色青灰,多透明,多見玉烏尤河沿岸的場口。

少數田雞皮有蠟殼,因敷在無沙處,容易脫落,含翠色者比較少。

16、洋芋皮

半山半水石,皮薄微黃,透明度高,形似洋芋。解開後多為半透明糯化地,產自達木坎和莫幫窪場口。

17、鐵沙皮

山石、底好,外表似黑骨雞皮,皮殼看似十分堅硬,鐵指的是沙緊,多為土白色,解開後為豆種化糯化種。這是少見的老種,主要產於老場區。

18、大蒜皮

山石,其皮薄如蒜皮,色略白如蒜頭。主要產地:小場區,後江場區。

一般種嫩、白底,易有大裂,有的表皮有淡藍綠花。

19、水石皮

水石,產於霧露河及其小支流中,其皮殼上的砂已經完全磨光,皮光滑,黃色、白色、深黃色、咖啡色、灰白色、筍葉色、黃白色、黑色、金黃色等等都有,一般水石種比較好。

其種好會有3-5cm的透光度。水石打裂會進小縷不進,色偏藍。

20、灰沙皮

山石,呈灰色,產於莫西沙場口。

深灰色產於阿壁糾的底層,種好,沙皮緊緻,可見送花點點;淺灰色產於阿壁糾的上層,種差,沙皮鬆。

21、麂皮殼

山石,其表皮顏色,似麂子皮,因此得名。市場上已不多見

22、滿豆皮:又稱睡沙皮

這類砂發皮殼的表現比較特殊,其砂均勻成平躺,睡著一樣,有規律的在沙發間分布著淡淡的綠黃松花,成片,面,或全個子。豆色(緬音:背月)

23、二次變皮殼

一個玉石由於地殼、地層的運動,地質變化,更換了化學元素的變化,促使玉石產生了二次變化,歷經侵蝕、風化、腐蝕,在皮殼之外再次產生了變化。

二層砂發皮殼的種類:麂子沙,楊梅沙,深黃鹽沙。

24、兩頭皮

一個玉石,它所在的位置正好在兩種石腳層的分界線上,變成一個玉石有兩種顏色,兩種石腳層砂發皮殼的特性。

在翡翠原石場上有個說法:不懂場口,不識賭石。而要識辨原石場口,就必須會看皮殼。一個賭石人,皮殼是基礎,也是重中之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