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強度所青年技術專家劉小川:技術是折騰出來的

看航空 發佈 2020-05-25T18:57:22+00:00

他的辦公桌略顯凌亂,總是擺著推演得密密麻麻的計算公式草稿、設計方案草圖等,他的辦公室總是非常熱鬧,常拉著一幫技術骨幹,聊專業發展、談專業問題、攻技術瓶頸,召集大家頭腦風暴「搞事情」。

他的辦公桌略顯凌亂,總是擺著推演得密密麻麻的計算公式草稿、設計方案草圖等,他的辦公室總是非常熱鬧,常拉著一幫技術骨幹,聊專業發展、談專業問題、攻技術瓶頸,召集大家頭腦風暴「搞事情」。這就是同事眼中的劉小川——一位「愛折騰」的衝擊動力學專業青年技術專家。

劉小川作為強度所衝擊動力學方向技術帶頭人,主要從事飛機結構衝擊動力學相關理論、建模分析方法和實驗技術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基金等科研項目20餘項。在型號任務牽引和技術發展需求的帶動下,帶領團隊攻克了材料中應變率力學性能測試與表征、飛機結構耐撞性等相關領域的多項難題,研製了冰雹撞擊實驗系統、高量值強衝擊大行程衝擊實驗系統等多套實驗裝備,發明了懸掛式仿升筒等多項裝置,初步構建了航空結構衝擊動力學系列化研究能力,在保障型號研製的同時,也推動了航空結構衝擊動力學專業的發展。因在專業研究中取得的成績,他被評為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入選陝西省首屆特殊人才支持計劃,被聘為集團特級技術專家,並作為核心成員入選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和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

遇著問題不退縮 辦法總比困難多

如果用一句話評價劉小川,很多強度所老領導和同事都會這樣說——他就喜歡「折騰」。他對專業技術有著一種近乎痴迷的執著。到兄弟單位出差,或參加學術研討會,他特別喜歡揪著同行探討強度技術、了解裝備研製對強度技術的新需求,並形成解決的思路和方案,並且想了就立馬去干,幹了就努力干成。

在2011年的時候,結合民機型號研製的需求,他認為冰雹撞擊實驗將會有大量的需求,但當時並沒有經費支持,團隊也沒有類似裝置研發的經驗,專家對研製的可行性也持懷疑態度。他一方面與主機溝通需求,另一方面細化技術方案,出詳細設計報告,最終獲得了立項支持,功夫不負有心人,設備建成後很快投入使用,並當年就實現了數百萬元的產值。

冰雹撞擊實驗系統

鳥撞實驗中一般使用家禽模擬天空中的飛鳥,高速撞擊後鳥體飛濺,使得實驗室清理困難,他提出採用人工鳥模擬鳥體的方案,那段時間,他有空就扎在實驗室,摸索各種配方和工藝,差點從一個力學工程師變成化學工程師,經過近千次的嘗試,終於成功製成了國內首個工程實用的人工鳥,並成功應用於結構抗鳥撞實驗中,解決了某型發動機研製的關鍵難題。

人工鳥

像這樣的「折騰」例子還有很多,如某研製保障項目的關鍵設備仿升筒裝置實驗調試中遇到了精度不夠、出力不足的重大技術問題,他當時並不負責該項目,偶然的機會他現場觀看了一次調試的過程,猛地認識到問題主要在於系統的傳力特性設計存在較大缺陷,運動部件的慣性效應和關鍵部件的應力波效應沒有合理的考慮,他當時提出了地面安裝修改為懸掛安裝、彈性傳力修改為剛性傳力等方案,並現場給出了初步設計方案,後續經專家組評審,採用了該方案,設備製成後全面達到了設計要求,成功應用於型號實驗中,並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強度融合新熱點 挑戰前沿當先鋒

他時刻都在關注專業動態和前沿熱點,並總能將強度技術與前沿熱點碰撞出火花。當前無人機市場一片繁榮,隨之而來無人機傷人事故頻繁發生。他站在強度專業領域就會思考:無人機到底安不安全?撞人到底會導致多大傷害?是否會對飛機的運營安全造成影響。為此,他帶領團隊,梳理無人機場景和潛在碰撞威脅,研製無人機碰撞和割傷實驗系統,開展無人機碰撞安全評估,希望能為無人機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無人機撞人測試與評估

再比如,起落架動力學作為衝擊動力學的一個專業分支,一個問題總在他腦子裡縈繞,傳統輪式起落架在硬質跑道或平台上才能起降,在邊疆海島等野外作戰環境怎麼辦,萬一發生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了,連直升機也落不下去了又怎麼辦?他無意中看到了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機器狗視頻,使他靈光一現,給直升機裝幾條腿,不就可以在任意地形起降了麼!說干就干,組團隊、找資金、做設計,經過團隊近三年的攻關,提出的方案已經在多旋翼無人機上得到初步的驗證,該設計還曾在兩個國家級比賽中拿到了獎項。

地形自適應起落架概念

此外,為了讓大眾了解航空、認識航空衝擊動力學,他利用業餘時間開設了微信公眾號,結合航空熱點事件,介紹航空科技知識。目前該公眾號已發表文章近60篇,閱讀量近百萬次,取得不錯的社會反響。

人在一起叫聚會 心在一起叫團隊

作為衝擊動力學專業帶頭人,他帶團隊就像李雲龍帶兵,時刻惦記三件事:一是厲兵秣馬,二是籌備武器,三是敢於亮劍。

厲兵秣馬方面,他總在推著趕著團隊成員往前沖,尤其是對青年骨幹,他會根據專業發展需求和個人特長,讓每個人負責一個主攻技術領域,敢於給年輕人壓擔子,並想方設法創造條件提供支持;平時不定時組織召開技術討論、督促研究進展和督促成果總結。

籌備武器方面,他時刻想著提升團隊的技術能力,尤其實驗驗證能力,藉助科研、技改和自籌等多種渠道,不斷論證研製新的實驗設備、增強專業的技術優勢。

敢於亮劍方面,他敢於帶領團隊啃硬骨頭,進行技術攻關,以突顯團隊的技術能力、提升團隊在專業領域的影響,這種亮劍精神帶領著團隊克服了許多困難,使得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著「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工作作風和堅韌品格。

亮劍里的一句話:「一支部隊也是有氣質和性格的,而這種氣質和性格是和軍事主官有關,他的性格強悍,這支部隊就強悍,就嗷嗷叫,這支部隊就有了靈性。」同樣,正是「愛折騰」的他,帶出了「嗷嗷叫」的結構衝擊動力學團隊。(源自:中國航空研究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