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擺攤時農民喊苦,鼓勵擺攤後,漠不關心,專家納悶:咋想的?

一花一世界ice 發佈 2020-06-08T16:12:09+00:00

「擺攤」最近成了熱門話題,不管是大家的朋友圈還是人們言談舉止間,都繞不開擺攤這兩個字,其實身為農民,大都對擺攤不陌生,至於現在流行的「擺攤是人間煙火氣息」這句話,農民更是感同身受。

「擺攤」最近成了熱門話題,不管是大家的朋友圈還是人們言談舉止間,都繞不開擺攤這兩個字,其實身為農民,大都對擺攤不陌生,至於現在流行的「擺攤是人間煙火氣息」這句話,農民更是感同身受。相信農民印象當中還都記得村頭趕集的情況,一條空曠的大路兩邊,各種做生意小販用各種交通工具拉著貨物來擺攤,誰來的早了,占的位置就會好一點,所以印象當中農民為了出攤,很多大半夜都前去占攤位,占好了後就隨便睡一會兒,好在天亮後,趁早把貨物擺出來。後來從大城市大小城市,要求高了,要求嚴了,這樣的場景幾乎消失殆盡了。

即便是有些城市比較好一點,開了口子,但也只是早中晚那幾個小時准許在隱蔽的菜市場裡擺攤,可以說地攤已經失去了其原本存在的價值,有不少靠擺攤為生的農民都受到了影響,無奈之下很多都放棄老本行,開始出去打工了。其實當值禁止擺攤時,喊苦最多的就是農民了,有些不甘心的農民還趁著城管不注意,悄悄地擺,不被發現的話,可能還能掙錢,被發現的話,有可能三輪車都被收走。不過由於禁止擺攤,堅持的人越來越少,甚至擺攤這倆字都已經從農民的腦海當中抹除了,打工成了農民能想到的唯一途徑。

到了今年,隨著成都和浙江、河南等城市陸續開始准許擺攤,恢復擺攤已經是大勢所趨了,這也是為了解決「6億人收入只有1000元」的一種增收手段。在有些城市,為了鼓勵農民出攤,城管還出去跟擺攤的農民宣傳讓他們把認識的人都叫出來擺攤,看起來城管和擺攤的人之間難得的其樂融融。不過對擺攤的恢復和大家口頭上的討論相比,真正行動的農民卻不是很多,包括有些在城市還沒有如意工作的農民工,也有點漠不關心。聯想到剛禁止時農民喊苦,再看看現在的反應,專家也是納悶,擺攤也是一種營生,農民咋想的?

第一,對擺攤沒有信心,擔心說禁又給禁了,只是觀望下,看熱鬧

今年農產品滯銷的現象也比較多,很多網友都留言說農民不知道自己拉出去售賣,我想說這樣說的可能都是城市人,總覺得農民不動腦筋,農產品堆在家裡都不想辦法處理,這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典型的「何不食肉糜」,農民難道想不到拉出去售賣嗎?但問題是按照以前的情況,你用拖拉機也好,農用三輪車也罷,不用去大城市,拉到縣城裡邊你看看能拉到哪裡?這邊沒等你把攤位擺好,那邊就來處罰占道經營,掙的錢可能還不夠折騰錢,這才是真相。

對於今年突如其來的擺攤恢復,說實話,很多農民心裡現在根本沒有底,不知道是說說而已,還是為了刺激經濟的緩兵之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大家都在討論擺攤,都說擺攤多掙錢,但是真正行動起來的農民有限。「看看再說吧,萬一這邊沒擺幾天,那邊又說不讓擺了,可咋整」,村裡以前擺攤賣菜的老趙說。相信這是很多農民的想法,所以暫時只是看熱鬧。

第二、打工久了,已經習慣了,不想再切換到另一種生活狀態

就像是當初不讓擺攤了,農民無奈出去打工一樣,很多沒在工地干過的農民成了工地上最低級的雜活兒工人,到現在可能好不容易適應,好不容易成了老師傅,又讓他出去擺攤,這有點難。再說擺攤是需要技巧的,貨物從哪進便宜,成色好,去哪裡好賣,當地人也不會為難等這一切都是學問,絕對不是有些人理解的這邊買,那邊就賣出去了,賺點差價。用了這些年適應了現在的打工生活,農民已經無心在切換回整天沒早沒晚的擺攤生活了。

第三、打工穩定,擺攤不確定性高

別看農民吐槽打工苦,不掙錢,但說到最後,農民心裡其實很清楚,打工相對來說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就算是找到了一個一天只給100塊錢的工作,那去干一天就賺了100塊錢,很穩定,擺攤的話,這麼多年沒擺過了,真不知道會怎麼樣。而且今年的情況,農民經不起折騰了,可能損失一兩萬對外人來說事兒小,對農民來說,一年能不能凈攢下都難說,所以不如老老實實,本本分分打工來的實在。

我想說的是農民這樣想也沒什麼大問題,如果能找到一個活兒的話,先幹著確實比擺攤強,不過如果至今都沒活兒干,也不好找活兒的話,農民也可以嘗試下擺攤,畢竟投入不算大,能賺到錢了最好,賺不到的話,損失也還好,能承受。最後提醒農民一句,如果是投入比較大的擺攤的話,最好慎重,別因此虧錢了。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