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交通管控、工人返工已出現積極信號!紡織市場復工迫在眉睫

化纖邦 發佈 2020-02-12T15:34:49+00:00

紡織老闆壓力山大01資金方面2019年紡織市場行情一直不溫不火,織造市場在去年基本都處在一個累庫存的階段,尤其是常規面料,滌塔夫、尼絲紡、仿真絲等產品幾乎成了織造老闆的噩夢,動輒都是幾百萬米、上千萬米的庫存。

新冠肺炎疫情還在肆虐,我國各地各行業已經陸續迎來開工日。可我們以勞動力密集著稱的紡織行業卻因為防控形勢的嚴峻,而不斷推遲開工時間。目前絕大多數紡織商圈開工時間都在2月20日之後,更有甚者已經不設具體開工時間,而視疫情發展情況來定。


高速出口放開限制


長時間的停工對於紡織行業的打擊太大,近期陸續傳出一些紡織商圈高速公路出口放開限制,允許外地返回工人進入,其中來自疫情高發地區一省九市(湖北全省、溫州市、台州市、杭州市、寧波市、信陽市、駐馬店市、合肥市、阜陽市、南昌市)的外地職工,需要企業去高速或省道路口簽字認領。


而就在幾天前,不要說是來自重點疫區,就是其他外地省份想要返回工作地都很難。而此次行情突然轉變,實際上也是因為紡織工業對開工的迫切需求,紡織產業鏈上的所有人都已經被這次「寒假」折磨的受不了了。


紡織老闆壓力山大


01

資金方面

2019年紡織市場行情一直不溫不火,織造市場在去年基本都處在一個累庫存的階段,尤其是常規面料,滌塔夫、尼絲紡、仿真絲等產品幾乎成了織造老闆的噩夢,動輒都是幾百萬米、上千萬米的庫存。這些庫存本可以在年後市場回暖的過程中被消耗掉一部分,但現在看來基本是不可能。面料坯布長時間的堆積在倉庫,一方面占用大量流動資金,另一方面坯布本身也容易損壞。


而且本次疫情之下停產停工,企業所有的門面租金、廠房租金是一分都少不了,當然還有社保、機器折舊等費用。長時間的「只出不進」,就是在考驗公司帳戶的現金儲備,當然不是每家紡織公司都能堅持幾個月。

02

開工方面

「自己停產,別人開工」這是紡織人都不願意看到的。雖說各地紡織行業因為肺炎疫情都或多或少有推遲開工的政策,但實際上各地政府都在努力排除萬難,讓部分紡織工業率先開工。以蕭山地區為例,近期核准部分企業恢復生產,第一批總共有179家,其中與紡織相關的企業就超過了30家。盛澤地區也在陸續放開,但其中不少紡織企業因為外地員工無法及時到達而不能正常開工生產。


此時落實生產、進入市場,在其他同行還沒反應過來時,就可以搶占先機,收穫客戶、訂單。但對於其他沒有獲准開工的企業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尤其是那些僅僅因為外地工人沒到而不能生產的企業更是充滿遺憾。不僅僅短期內利潤受到影響,很有可能客戶被已開工企業搶走。放開道路讓外地員工及時返回,應該是很多紡織企業所急切希望的。


外地員工內心糾結


01

外地員工限入

雖說新冠肺炎傳播不看戶口,但是為了限制人員流動降低傳播風險,只能以戶口為標準,並且各地規定未到開工日,外地員工禁止返回。為此各小區、村組都組織的專人把守路口、村口、門口,凡是外地戶口人員基本都是禁止入內,即使有人願意自我隔離14天也得不到放行。而對於一些疫情高發地區的人員,為了防控疫情,甚至有的村組發出懸賞公告。



在如此禁令之下,提前返回的外地租戶難免會與房東、小區物業、村組人員產生矛盾甚至衝突。據聞一從事紡織行業的外地工人近期歷經六七百公里,從山東返回工作地,但卻在村口被攔著了,最終在經過多次激烈的爭論之後不得不返回老家。


02

導致招工難

我們紡織行業,一直都有大量外地員工在紡織工廠附近的村子租房。他們一邊為工廠提供勞動力,一邊給本地房東交房租,促進當地消費,但現在卻遭遇到了有家不能回的情況。雖說現在是肺炎疫情的特殊情況,但終究還是因為本地與外地的區別而拒絕了他們,他們是否會心寒,是否會委屈,有多少人替他們想過。


當然他們一時的憤憤不平並不會引起多少人重視,但是這些外地工人若自己感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離開、回鄉不再出來,是不是某種程度上會帶來招工難的問題。要知道現在紡織工廠里要找到45歲以下的工人都已經是難事了,「後繼無人」幾乎是紡織產業鏈各環節都難以擺脫的。


而目前的好消息是各地紡織城市在陸續放開限制,高速、國道入口可以進入,並且對於一些非疫情嚴重地區人員已經不需要隔離14天。各工廠都已經蓄勢待發,等到工人陸續就位,就可以正式開工生產。春節以來,整個市場需求都被壓制,一旦市場放開定會有大量訂單下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