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怎麼辦?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要哄,不然害了孩子苦了家長

翠娥er談育兒 發佈 2020-06-10T13:39:28+00:00

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要哄,不然害了孩子苦了家長。其實,這個問題,我看過不少專家的研究,以及一些有經驗寶媽的文章分享,答案沒有唯一,倒是讓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孩子哭鬧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同的方法,另外該不該哄還要看年齡階段問題。

孩子哭鬧怎麼辦?過了這個年齡段就不要哄,不然害了孩子苦了家長

孩子哭鬧在生活中是最常見的事情了,但是該不該哄卻是家長糾結的問題。不哄的話心疼,哄的話又怕孩子變本加厲的胡鬧。

其實,這個問題,我看過不少專家的研究,以及一些有經驗寶媽的文章分享,答案沒有唯一,倒是讓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孩子哭鬧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在處理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同的方法,另外該不該哄還要看年齡階段問題。

0~1歲放心哄

0~1歲是孩子最愛哭的時候,也是我們媽媽可以放心哄的時間段。這個時候的寶寶需要用哭聲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讓家長了解自己的需求。但是,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會過分哭鬧來達到他的要求,比如說你不想抱她,她就會放聲大哭來達到她的要求,這種情況我們家長如果慣著她不就是慣壞了嗎?

這樣看來,的確是有道理,但是,0~1歲的寶寶並沒有"自我意識",簡單來說就是不知道區分你我他的概念。

在寶寶眼裡,自己和媽媽就是一體的,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他根本不可能"讀懂"別人的意圖,更不會用自己的哭聲來控制"別人"。

另外0~1歲的寶寶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寶寶大哭就是因為需求沒被滿足,比如說餓了,睏了,不舒服等等,他只有用哭聲來表達他的需求,我們家長就要做到"有哭必應",這樣會使寶寶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被人愛的。

這種感覺是幫助寶寶建立起安全感和對世界的信任,倒不是一種無理取鬧,所以家長可以放心的哄。

1~3歲有方法地哄

當寶寶1歲以後,就會"耍小聰明"還會有自己的小脾氣,你說什麼總喜歡跟你對著幹,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注意了,寶寶這是"自我意識"萌芽的開始,這個階段寶寶哭鬧我們可是要動動腦筋了。

媽媽們可以哄但是要注意什麼時候哄,怎麼哄。

在這裡給家長們給小建議:

很多時候,家長覺著孩子還小,在他哭的時候,就會第一時間去哄,想辦法讓孩子高興,但是教育專家認為這種做法從性格和情商培養的角度來說,是不對的。

3歲以後就不要哄了

為什麼說3歲以後就不要哄了呢?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哭了都是應該哄哄的 ,因為還小,還不懂事,其實在我們眼裡孩子的大小界限很不準確,但是孩子的心理認知一般都是在3歲以後了。

3歲以後的孩子就會有觀察他人的想法,比如說他想買一個玩具,但是你不同意,如果他執意要買,你的臉色就不太好了,可能他就會小心表達或者用哭聲來表達不滿的情緒,等你臉色變好,可能會繼續提出這個要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