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的糖紙你見過嗎?十堰男子40年收藏2000多張糖紙

十堰晚報 發佈 2020-06-10T12:05:49+00:00

市民孫文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收集糖紙,40年來收藏2000多張糖紙,其中最早的糖紙距今80多年。

小小的糖紙不起眼,但是對於一些收藏者來說卻是寶貝。市民孫文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收集糖紙,40年來收藏2000多張糖紙,其中最早的糖紙距今80多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糖果是珍貴的點心,只有逢年過節或是招待客人才會拿出來。小小的糖紙承載了我們這代人的甜蜜記憶。」50多歲的孫文軍說。

40年堅持收藏 擁有2000多張糖紙

在林林總總的收藏門類中,有一項收藏現在幾乎被人們遺忘,那就是糖紙收藏。然而,在幾十年前,特別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收藏糖紙風靡一時。

我國糖紙起源於民國中晚期。清代和民國早期,糖果的包裝一般都是糖袋、紙糖盒或鐵糖盒。民國中晚期才出現小巧玲瓏的糖果紙,上面印的多是簡單的文字和圖標,且多為單色調。民國晚期,糖紙上開始出現圖畫,但圖案比較簡單。

市民孫文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收集糖紙。「那時候只是覺得糖紙的圖案很好看,收集糖紙也不需要花什麼錢,而且很多人都在收集糖紙。」孫文軍說。

在那個年代,很多學生熱衷於積攢糖紙。大家把剝下來的糖紙一張張撫平,小心存下來。有的糖紙不小心粘上了糖,就需要把糖紙浸泡在清水裡洗凈,然後一張張貼在窗戶上晾乾;有的糖紙褶皺太多,就把它們壓在寫字檯的玻璃板下面,也可以把糖紙夾在書頁中,數日之後取出來平展如新。

當時的糖紙,有紙質的,也有透明質感的玻璃糖紙,五顏六色,像夏日艷麗的蝴蝶。每張糖紙上都繪有生動的圖案,不論是花鳥蟲魚,還是風景卡通動物,都很符合兒童的喜好。那時候的糖紙還成為同學之間傳遞友誼的使者,大家互相交換糖紙,也會把自己的稀有糖紙主動送給好朋友。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孫文軍一直留意身邊的糖紙。「以前糖紙多,走在路上都能撿到別人丟掉的。現在糖紙少了,不好收集了。」他說,為了收集糖紙,他經常和別人交換藏品。「在十堰工作的上海人很多,他們過年回家的時候,都會帶一些上海的糖果回來,我還請他們幫忙帶一些上海的糖紙。」靠著40年堅持不懈地收集,孫文軍如今珍藏了2000多張各式糖紙。

兩張糖紙距今80多年 還有「紅燈記」糖紙

孫文軍說,他收藏的糖紙按照年代分,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糖紙,有解放初期的糖紙,也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糖紙。其中,他從朋友手裡得到的運城「十錦南糖」和德紀雙獅牌「什錦帒糖」糖紙,距今80多年。這些糖紙存世量稀少,彌足珍貴。按照品種分,他收藏的糖紙包括人物、動物、花卉、水果等類型。按照糖紙的產地分,有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南京、南寧,以及十堰本地的。按照糖紙的材質分,可以分成臘紙、普通紙、玻璃紙等。

在孫文軍的糖紙藏品中,還有一套不完整的「樣板戲」糖紙。「這套糖紙共8張,我只收集到了『紅燈記』等3張,另外5張很難收集到。」孫文軍介紹,他還收藏了一系列由十堰東方食品廠出產的糖紙,頗有地方特色。

糖紙承載濃濃的回憶

方寸糖紙間,反映的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特殊時代特徵。記者看到,孫文軍收藏的糖紙,從「公私合營」糖紙、「歌唱新社會」糖紙到「讀毛主席的書」糖紙,時代的氣息一一烙印在糖紙上。另外,從糖紙上還能看到製糖業的發展。例如各種糖果新品種的出現:從品種單調的奶糖、水果糖到人參糖、什錦糖、乳脂糖等,琳琅滿目。民國晚期的糖紙,以旗袍或泳裝美女手持團扇含情脈脈一類的圖案最為吸引眼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國營廠生產的糖果紙受歡迎,一些還繪有工人讀書圖案和「東方紅」字樣,比如1963年創製的「紅蝦酥糖」紙就很搶手。

「糖紙雖然是收藏門類中的一朵小花,但方寸之間反映了時代變遷,也記錄了一些國家重大事件。色彩斑斕、各種精美的糖紙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容易引起人們對孩童時甜蜜的回憶。」孫文軍說。

孫文軍介紹,收藏糖紙與收藏紙幣、郵票一樣,也講究品相好、存世量少,一些罕見的精品糖紙價位在幾百元或上千元。一般說來,成套或圖案特別的糖紙才有收藏兼投資價值。更多的糖紙收藏者以賞玩為主,畢竟糖紙收藏代表一種文化,承載了人們對美好歲月的回憶,收藏糖紙亦是收藏舊時光。(文/記者 羅毅  圖/記者 呂世銀 編輯:柚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