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吭高歌,每戰必勝的東吳猛將留贊,可惜在《三國志》中無傳

插畫師的三國夢 發佈 2020-01-16T18:33:44+00:00

勇烈得名的留贊,自割足筋堪比刮骨療毒大家都知道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這件事在《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費了不少筆墨,是關羽堅強勇烈的表現。小結留贊這個人物在《三國志》中沒有立傳,僅有一些非常少的片段分散在其他人的傳記中。

臨江仙(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志》是二十四史的頭四史之一,也是了解和研究三國歷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不過《三國志》的行文比較簡略,一些人物、事件都被忽略不計,很多內容需要其他史料的補充。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補充了很多珍貴的、現在已經亡佚的資料。其中記載了一個人物很有意思,叫做留贊。留贊為了上戰場,有過類似關羽刮骨療毒的舉動;每次作戰引吭高歌,戰無不克,曾經參與東吳中後期罕有大捷「東興之戰」,力撼曹魏的七萬大軍;後來在進攻壽春的時候因為發病戰死。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留贊這個人物。

勇烈得名的留贊,自割足筋堪比刮骨療毒

大家都知道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這件事在《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費了不少筆墨,是關羽堅強勇烈的表現。其實留贊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留贊是揚州會稽郡人,他的入仕方式就是做本郡的郡吏。在東漢末年爆發了一次規模巨大的起義,就是大名鼎鼎的「黃巾起義」。黃巾軍的主力部隊基本上在冀州、豫州、兗州以及荊州南陽這些地區,畢竟比較靠近東漢的政治中心洛陽。不過在青州、徐州、幽州、揚州等地也存在大大小小的黃巾軍勢力。留贊在和揚州會稽郡黃巾軍首領吳桓作戰的過程中,手刃吳桓,但自己的一隻腳也被吳桓擊傷,蜷縮無法伸展。

留贊好言兵事,喜歡看一些兵書和史書,尤其是史書中的名將和經典戰役。為了能夠重新上戰場,在亂世中建立一番功業,留贊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冒著生命危險,用刀親自割斷自己的足筋。頓時血流如注,留贊一度昏厥過去。家人沒有辦法,只能按照留贊的吩咐牽引他受傷的腳。最後留贊甦醒過來,腳也恢復過來。

在東漢末年,名聲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資源,得名的方式也有很多。有以前輩積攢的政治資源和養士出名,比如袁紹;有以治書研經、文化教育出名,比如劉焉;有以忠義出名,比如公孫瓚、太史慈,有了名氣,就容易入仕,或者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留贊則是以勇烈聞名,被凌統舉薦給孫權,憑藉軍功逐漸遷升至屯騎校尉。屯騎校尉是北軍五校之一,而北軍五校又是皇帝的禁衛軍。留贊做屯騎校尉可能是孫權已經稱帝之後,或者孫權被封為吳王的時候。

引吭高歌,戰無不克,大敗司馬昭

留贊在戰場上有一種自己的戰法,每次發動進攻之前,作為主將披頭散髮向天長嘯,引吭高歌,左右將士齊聲應和,用這種方式達到鼓舞士氣的目的。士氣這種東西非常奇妙,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是一支軍隊戰鬥力高低的重要指標。當初張遼、李典、樂進、薛悌等人用七千人抵抗孫權的十萬大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張遼八百人沖陣斬將的致師行動有力打擊了孫權大軍的士氣。有了高漲的士氣,留贊甚至做到「破敵搴旗,未嘗負敗」的程度。

根據小編能夠找到的史料,留贊最耀眼的一次戰績是與丁奉、呂據、唐咨等人擊敗東興堤上的曹魏大軍,奠定「東興之戰」的勝利。孫權去世後,諸葛恪成為輔政大臣。他修繕孫權時期未完成的東興堤,並且建築兩個城塢保衛東興堤。這個舉動引起曹魏的不滿,在東吳建興元年、曹魏嘉平四年(即公元252年到253年)冬,曹魏對東吳發動進攻,一路進攻江陵;一路進攻武昌;還有一路主力部隊進攻東興堤,由司馬昭擔任主帥,統領諸葛誕、胡遵等人,兵力高達七萬人。

面對曹魏的大軍,諸葛恪立刻做出反應,起兵四萬救援東興堤和左右兩個城塢,以丁奉、留贊、呂據、唐咨等人作為前鋒。丁奉等人利用敵人輕敵的缺點,脫掉鎧甲使用短刀攀爬上東興堤,一舉擊潰東興堤上的曹魏軍隊;朱異率領一支部隊破壞東興堤上的浮橋,切斷曹魏大軍的退路,進一步擴大了戰果。「東興之戰」中曹魏損失數萬人,死傷之多以及多數士兵葬身水底,甚至導致曹魏葬禮的簡化。在「東興之戰」中大部分人只記得「雪夜奮短兵」的丁奉,卻忽視了高歌陷陣的留贊。在「東興之戰」之後,留贊被遷為左將軍。

「淮南二叛」趁勢取壽春,發病身亡

從少帝曹芳開始,司馬氏通過政變的方式,逐漸掌控曹魏的政權。這引起一些曹魏忠臣和野心家的不滿和騷動。在淮南地區發生過三次兵變,史稱「淮南三叛」。在東吳五鳳二年、曹魏正元二年(即公元255年),「淮南二叛」爆發,鎮守揚州的毋丘儉率軍北上進攻許昌、洛陽(雖然只打到了項城)。

關於「淮南二叛」有兩種說法,有說毋丘儉與東吳合作,也有說法說沒人。反正不管如何,毋丘儉的主力北上,壽春防備空虛,孫峻(曹魏和東吳這個時候內部都比較亂,諸葛恪被孫峻所殺,孫峻控制朝政)率領呂據、留贊趁勢進攻壽春,不過曹魏豫州都督諸葛誕已經捷足先登占據壽春,既斷絕叛軍的退路,也阻止東吳的趁火打劫。孫峻只好撤退,而留贊卻在行軍中突然發病,無法行動。這個時候諸葛誕派部將蔣班率領四千軍隊追殺東吳軍隊。老病的留贊再也不能引吭高歌奮起血勇了,他知道自己必敗,將軍隊交給自己的侄子,威脅侄子趕緊撤退,把自己丟在道上。最後留贊被蔣班所殺。

小結

留贊這個人物在《三國志》中沒有立傳,僅有一些非常少的片段分散在其他人的傳記中。現在關於留贊的史料大部分來源於東吳修撰的《吳書》中。或許陳壽認為留贊這個人物的歷史貢獻不太大,不值得浪費筆墨的緣故吧。不過留贊這個人物勇烈非常,戰有常術,又參與過「東興之戰」這樣的大規模戰役,小編認為他還是一個很有個人特色的東吳名將,值得書寫一番。

參考文獻:《三國志》、《續後漢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