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孕婦的那些禁忌和愛好,如今還有參考價值,揭秘古代孕期生活

木蓮媽媽 發佈 2020-05-03T13:31:00+00:00

現代婦女往往在決定要孩子的那一刻就會開始接受許多科學指導,這些指南雖然繁複,但總能給准媽媽一顆定心丸。


現代婦女往往在決定要孩子的那一刻就會開始接受許多科學指導,這些指南雖然繁複,但總能給准媽媽一顆定心丸。

有的孕婦不免一邊吃葉酸一邊想,在古代沒有這些科學思想的時候,孕婦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呢?她們會有約定俗成的習慣和禁忌麼,她們也會對孩子進行胎教麼?

答案是肯定的。古代婦女懷孕時的講究不比現代少。她們的這些講究有的來自生活經驗,有的則是毫無道理的封建思想。

其中有些道理流傳至今且仍然適用於我們當下的社會,也有些道理成為了老一代堅持的毫無科學依據的習俗。

飲食

我們看過《甄嬛傳》的朋友都知道,皇上為了防止華妃懷孕造成外戚干政,一直在贈予的歡宜香里暗中添加麝香成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古代懷孕婦女對於接觸到的食物、氣味同樣需要格外留意,避免接觸對胎兒不利的因素。

其實在食物禁忌上,古代專門有首《妊娠禁忌歌》,其中詳細列出了對孕婦不利的三十餘種食物和藥物,

影視劇中出場率很高的巴豆、麝香、牛膝,以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螃蟹、槐花、乾薑都赫然在列。

從今天的科學角度出發,這些食物要麼有毒性,要麼有活血通氣作用,要麼本身屬性寒涼,確實不適合孕婦接觸。

胎教

無論在哪個時代,懷孕的准媽媽總是對即將出生的孩子充滿了期待,總希望自己能儘早開始教育孩子,把孩子培養得更優秀。

所以,和今天的准媽媽一樣,許多古代婦女對胎兒同樣也會進行胎教。

古代典籍《顏氏家訓》中就記載了古代孕婦的胎教方法。著名的教育家朱熹更曾經指出:「胎孕之教」為教育中的「首論」,倡導人應該在母胎內就開始受教育。

他的學生劉清之在《戒子通錄》中有這樣的記載:「古者婦人妊子,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過人矣。」

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古代的孕婦不會去看邪惡的事,不會去去聽荒唐的聲音,還會讓人給肚子裡的孩子誦讀詩書,談論正事,以此對孩子進行胎教。

這是不是和我們今天的家長在懷孕時給孩子放英語、放兒歌很相似呢?

行為

劉清之在書中還說:「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意思就是說古代孕婦不能側躺,不能坐在凳子的邊角上,不能單腳站立。吃飯時不能吃有異常味道的東西,還要將食物方方正正地切好再吃,坐席如果擺得不周正也不能入座。

雖然其中有些道理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從這些條條框框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代孕婦日常行為同樣有一份指南,有很多不能做的事。

這些規定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保護孕婦避免跌落、摔倒,避免風風火火冒冒失失的行為。這會對安胎起到一些好作用。

其中「異味」食物指的是辛、辣、澀、苦等味道的食物,這與今天孕婦的飲食理念非常相近。辛辣食物多刺激性強,有活血效果,對孕婦不好。

澀味食物多未成熟,苦味食物則多為寒性,同樣都對孕婦有負面作用。

【木蓮媽媽寄語】

各位寶媽有沒有覺得長知識了呢?古人雖然沒有先進科技,甚至還存在一些封建的思想。但是他們在養胎、育兒方面的智慧也非常令人欽佩呢!

【今日話題】

你在孕期哪些胎教方法?又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