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總結的心靈成長6定律,早學早受益,心理健康茁壯成長

哲學詩畫 發佈 2020-03-23T14:50:08+00:00

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為什麼說大多數心理問題的內核都是愛的缺失?為什麼童年受過的苦,長大了還要再受一次?人的命運為什麼會輪迴?如果你想解決好以上幾個心理問題,那武志紅的《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可以幫到你。

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

為什麼說大多數心理問題的內核都是愛的缺失?

為什麼童年受過的苦,長大了還要再受一次?

人的命運為什麼會輪迴?

如果你想解決好以上幾個心理問題,那武志紅的《願你擁有被愛照亮的生命》可以幫到你。

為了幫助我們健康成長,武志紅特意總結了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一起來學習了解。


定律一:成為你自己,不要強加

很多事情,我們都是出於被選擇、被決定的被動狀態。一旦你將對方視為實現你目標的對象和工具,即你把人變為了工具,而非目的,那麼,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麼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

著名的寓言小說《盔甲騎士》中,騎士對導師梅林說,他愛妻子和兒子,但梅林反問他:「你有沒有把需要當作愛?」騎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愛」妻子和兒子,不管妻子和兒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愛」他們。其實,妻子和兒子只是騎士愛的對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說,騎士只是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妻子和兒子身上罷了。難怪,妻子和兒子都對他的愛沒什麼回應,因為這種愛其實是傷害。

當你登上世界的巔峰時,卻無人分享,無人喝彩,那種滋味,你能想像、能體會嗎?一個朋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說,他登一座山,到了山頂,卻發現沒有什麼瑰麗的景色,那一刻,他好像悟出了什麼,從山上下來後,就給一個女孩打電話,說他愛她。

你只須問問自己:你可曾保守住任何一個秘密?是不是,每當有了一個重要的體驗,或有了一個秘密,你都渴望有一個聆聽的對象。

除了看破人際關係的迷霧外,也需看到,我們的意志本身也常是一團迷霧。譬如,為什麼「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是因為,我們太愛自己的意志。如果意志得不到實現,我們便會執著在這個意志上,於是,那些「得不到」的,便成了我們無比重視的事物了。

這也引來另一個奧秘:如果想讓一個人對你好,便請他幫你一個忙。這是因為,多數時候,我們看似是在愛別人,其實首先是在愛自己在這個人身上的付出。

這也是為什麼「好人沒好報」,因好人多在付出。那麼,在一個關係里,對方既然只是得到而沒付出,他自然就不在乎這個關係了。看破人際關係的迷霧後,也可以去編織更多的迷霧,以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

定律二:我們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

義大利教育學家蒙台梭利認為,孩子絕不是一張白紙,相反,一開始就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並且,只有孩子自己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因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個大概的規律,我們無法找到一個精確的時間表,也就無法主動地操控,而只能通過孩子的自發行為去發現,自己目前正處於什麼敏感期。

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創造力的人。


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精神胚胎得以發育的唯一途徑。然而,因為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大人很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並壓制孩子的選擇空間。由此,破碎很容易產生。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急於給孩子建議和命令,這是因為,給建議和命令,遠比理解容易。實際上,無數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難太難了。

他無法與別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既沒有知己朋友,又沒有戀人。他回憶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與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愛他又從不過分干涉他的自由。

親戚們對他普遍很好,但是,一個幼小的孩子是無法承受不斷地分分合合的,因為每一次離別給他帶來的都是傷痛。因為這些分分合合,他小時候其實不敢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因為每次都是剛建立沒多久就又斷裂了,這對一個3歲前的孩子而言是難以忍受的傷害。

總是經歷分分合合的孩子,長大後在對人的信任度上勢必會出現問題。

定律三:關係勝於一切,但關係往往最容易傷人

一些殘酷的研究發現,如果沒有皮膚的接觸,嬰兒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來,他們的智商和情商都會處於很低的水平。

真正的好的關係模式是,父母自愛,同時愛孩子,於是也教給孩子自愛並愛別人。

一個感覺豐沛的人,一個體驗豐沛的人,是存在過的。要有豐沛的感覺和體驗,就要勇於投入生活的洪流,就要自己為自己的人生作選擇。

一位網友在處理愛的關係是如是說:我們之間的關係,最傷人的不是決裂,而是不清不楚的耗著。我這一生飲過的酒,流過的淚,都不及你轉身離開時帶來的苦澀讓我難過。有的人該忘就忘了吧,所謂的念念不忘,在自己眼裡,是愛,在對方眼裡,是煩,在別人眼裡是賤。

在一段人際關係中,最親密的莫過於情侶與夫妻的關係了。在兩個相愛的人中間,常常有人因為愛你,而不會說出不滿。


我對你不滿,不喜歡你跟異性說話,不想讓你在大家的聚會上跟某個異性開玩笑,我很在意你從不發與我相關的朋友圈,然而這些不滿與恨,你通通不知道,因為我從來沒對你說過。我不僅沒說過,我還隱藏的非常好,你從未發現我有什麼異常。

但是,我卻一直在攻擊你、報復你,因為兩個人都是彼此親密的人,我知道你的弱點,也知道你心中那些不該觸碰的情感底線,但我還是會碰,你覺得我是不小心,其實我就是故意的。這樣的行為,通常被稱為「作」。

存在與不存在,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哲學命題,而是實實在在影響我們生活的人生命題。關係勝於一切,但關係往往最容易傷人

定律四:多一隻心靈之眼,看破關係的迷霧

一個人怎樣對你,反映著他的內心。你怎樣對一個人,反映著你的內心。這叫投射。一個人怎樣對你,可能是被你教會的。你怎樣對一個人,可能是被他教會的。這叫認同。

投射與認同,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動機制,是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相互影響的主要途徑。

與其他人、與社會和與自然的每一個互動都是機會,即促進你心靈改變的機會。

與人相處時,我們需意識到,我們面對著的那個人,並非一個簡單、單一的人。其實,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關係,即這個人的內在關係模式。

生命里,我們會遇到一些溫暖的過客,他們的溫和、愛與寬容可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令我們的內心發生改變。通過與他們的交往,我們甚至可能在相當程度上放棄了童年時建立的內在關係模式,他們不僅促進了我們的「內在的小孩」的成長,還會改變我們的「內在的父母」,最終令我們學會自愛。

所謂的自愛,如果從內在關係模式去看,其實就是「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同樣,我們可以此類推,自信,其實就是「內在的父母」讚賞「內在的小孩」,而自立,就是「內在的父母」尊重「內在的小孩」的獨立空間……

過於挑剔的父母,很難讓孩子學會自愛。當然,做不到也是因為,我們常以為,自愛與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嘗試就可以逐漸做到,而很少從關係的角度去審視這一點。


心理問題越重的人,病態的投射與認同就越多。

假若你遇到一個貌似強大的人,但你和他相處非常不舒服,他總是有意無意地用盡一切辦法,顯示他的堅強並令你感覺自己很渺小,那麼,你可以推斷,他正將他的「內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他之所以攻擊那些弱者,其實是他特別懼怕自己會變成那樣。

自我實現者的一個人格特徵是,一方面疾惡如仇,另一方面對人性的脆弱又無比包容。這,才是真正的堅強,才是真正的強大。真正的強者絕對不是那些從不怕疼而且總是無情地嘲笑別人柔弱的人。真正的強者,應該是一方面堅強,另一方面又非常溫和、非常富有包容性的。

看破關係的迷霧,可以讓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從一個傷害性的關係中脫身而出。同樣,我們在認識自己時,也應多一隻心靈之眼,學會經常審視自己的內在。

定律五:幸與不幸,是你主動實現的

所謂積習難改,並不僅僅是因為惰性,更深層的原因是控制感。習慣意味著,我們看見開頭,就可以隱隱看到結尾。不管結尾是好是壞,只要能預見到就好。其實,我們最懼怕的,並非痛苦,而是無法預測的痛苦。假若痛苦能被我們預見到,那麼,從心理上而言,這種預料中的痛苦就遠沒有那麼可怕了。甚至,為了證實自己的預見能力,我們常常會主動推動事情向自己預料的方向發展。

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你預見到了幸福和快樂,你就會把事情向幸福和快樂的方向。

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我們不能剝奪另一個人從痛苦中受益的權利。」他還有一句話,可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真愛非常可貴,必須只給值得的人。

任何人,只有自己願意努力改變自己時,性格的改變才有可能。假若一個人不願意主動去改變,那麼任何人想改變他的努力恐怕只有失敗,而沒有成功的可能。誰的內在預言更堅定,誰就更可能成功地將自己的東西投射給對方,並讓對方認同自己。

很多人在社交中特別敏感、特別自卑,很容易在乎別人的反應,這是因為他們內心中總有一個消極的預言——我是不受歡迎的。這種消極預言的形成,常常是因為他們在自己家中不受關注,或者他們的家庭整體上都對社會交往有強烈的牴觸和自卑。


自我實現的預言的重要性,恰恰意味著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動參與者,我們主要是被自己內在的東西所決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所謂命運給強加的。

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同樣的命運只受一次還是理想狀況,更可能的情形是,我們一生都在不斷地重複同一種苦難,也即不斷地陷入被同一個心理模式所左右的輪迴。看上去,這種輪迴令人悲觀。

外來力量常常是我們自己請來的。你不僅請它參與你的生活,還將你的幸福寄托在它身上。最常見的外來力量,就是「別人」,焦點放到了別人身上。

用受苦來尋求道德上的制高點。當然,這並非這個女子意識層面的有意追求,而是潛意識層面的無意追求。受苦,是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心理問題,如果深入到其內核看,都有一個共同點:愛的缺失。

有心理問題的人,幾乎必然受過苦,但受苦並不必然導致心理問題。因為,在受苦的原因和受苦的結果之間,還有一個重要條件:你如何看待自己受過苦這個人生真相。假若你承認自己的確受過苦,不去扭曲這個人生真相,那麼,你就自然而然地會得到解脫。因受苦太多,你也許會有些憂傷,但你不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因為,怪罪是一種逃避,是將已成年的自己的成長責任放到了父母身上。自己不願意承擔自我成長的責任,而只是一味地怪罪父母或其他親人,這就是一種沉溺性的情緒發泄,沒有益處。

我們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關係模式,是我們人格的基礎,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命運。然而,我們長大後,與父母的現實關係的重要性,就不如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了。

因為,雖然我們與父母的外在關係改變了,但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係仍然沒有發生重要變化,你的性格還是老樣子,那也意味著你的命運一樣不會發生改變。要想得救,我們必須把焦點放到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上。


結語:

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相處形成的關係模式、心理模式,是我們人格的基礎,就像是新出廠的電腦裝上了一套作業系統。

如果對自己的「作業系統」不了解,外界來什麼刺激,我們有什麼情緒,做出什麼反應,自己往往都意識不到。於是,我們被同一套心理模式所左右,不斷重複一些幸福或苦難,人生就像是一個個輪迴,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

如果對自己的心理模式有了深度了解,對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做出回應,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有了自主選擇的色彩。你會更了解自己,看清楚親密關係和其他人際關係,更真實自主地生活。當我們為自己的一切做選擇時,就是在成為自己,自我實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