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海軍|成為美海軍海上基略核心的「蒙特福特角」級登陸平台艦

西風軍事 發佈 2020-02-28T18:41:24+00:00

▼推薦閱讀《世界艦船視覺百科全書》作者:克里斯·馬歇爾譯者:西風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從希臘三列槳戰艦、羅馬戰船、維京長船到中世紀的十字軍的柯克船、蓋倫船和戰艦,再到現代的潛艇、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人類從萌芽時代造出的舢板一直到縱橫四海的艨艟,歷史中所出現的艦艇和船隻

機動登陸平台艦是美國海軍新一級輔助船,由軍事海運司令部管控。機動登陸平台艦的主要任務是作為大型艦艇與小型登陸艇之間的轉運站,在沒有友盟基地可供使用的情況下,在不適宜錨泊的水域建立一座支援兩棲作戰的海上基地,使裝備和物資能夠從艦上運至岸上。該型艦使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能夠在海上有選擇性地卸載裝備和物資,並通過水上連接器將其運至岸上。


▲ 圖中,大型多功能滾裝船「沃特金斯」號停泊在租用的「萬能僕人1號」重吊船一旁,在聖迭戈沿海參加2005年秋季開展的機動登陸平台艦概念驗證試驗。機動登陸平台艦是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為增強海上基地能力而做的一項努力,旨在消除對脆弱的港口後勤的依賴。


為支持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海上基地概念,2艘基準型機動登陸平台艦將加入海上預置艦中隊,充當「大洋上的碼頭」。機動登陸平台艦旨在增強戰區內的靈活性,它是一種高度靈活的艦艇,使大型中速滾裝船和「先鋒」級聯合高速船能夠將裝備、物資和人員卸載至機動登陸平台艦,後通過氣墊登陸艇或其他船隻(如駁船)轉運至岸上。


無論是從載荷還是從平台的角度看,機動登陸平台艦都可稱得上是一種模塊化的艦船。雖然模塊化程度並不像瀕海戰鬥艦那樣高,後者配備的反水雷、反艦和反潛任務模塊能夠在一兩天內完成更換,但是機動登陸平台艦的基本船型由通用的船體、機械和動力系統,以及附加設施組成,這些附加設施構成了其核心能力裝置。核心能力裝置包括車輛集結區、車輛轉移跳板、大型靠泊碰墊和3條氣墊登陸艇通道,水上連接器可在此通道內接駁,裝載裝備與物資後,再將其轉運至岸上。機動登陸平台艦的設計採用了商用「浮進/浮出」技術,在大型供應船與氣墊登陸艇等水上連接器之間提供了一個水上接駁點。通常情況下,機動登陸平台艦可在高達3級的海況下,在距岸25英里(40.2公里)或以上的海域開展裝備和物資的轉運作業,不過,這也取決於所面臨的威脅程度的大小及所處作戰環境。如果將任務甲板拆除,該艦可作為一種半潛平台使用,具備海上打撈、重件貨物點對點轉運能力。艦載公用服務設施與任務甲板相連通,使其在未來能夠靈活地進行平台升級,包括裝設額外的設施,如住宿設施、醫療設施、指控設施、任務規劃設施、車輛轉運系統、航行補給設備、貨櫃起重機和航空器起降點。



循序漸進


「宙斯盾系統之父」——美國海軍少將韋恩·邁耶有一句至理名言——「邊建造邊試驗,積跬步致千里!」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宙斯盾防空與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成為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武器系統項目之一(至少在美國如此)。借鑑宙斯盾系統的成功研製經驗,美國海軍通過一系列的海上試驗對機動登陸平台艦概念進行了全面測試。測試中,使用其他船隻充當機動登陸平台艦,與滾裝船共同開展試驗,驗證機動登陸平台艦在不同海況下的能力,從風平浪靜到4級海況都進行了測試。


例如,2006年秋,軍事海運司令部的2艘船隻在維吉尼亞諾福克沿海進行了一次獨特的海上驗證試驗。裝載著戰鬥車輛和卡車,長950英尺的大型中速滾裝船「紅雲」號與軍事海運司令部租用的1艘長594英尺的半潛式重吊船「萬能僕人3號」共同參與了此次試驗。在海上航道上,2艘船並靠在了一起,將車輛從「紅雲」號上卸載至充當機動登陸平台艦的「萬能僕人」號上。車輛通過「紅雲」號的舷側跳板駛下,駛入「萬能僕人3號」半潛甲板上的氣墊登陸艇內,後由登陸艇將車輛運至岸上並運回。此後,2005年9月又進行了一次試驗。大型中速滾裝船「沃特金斯」號與軍事海運司令部租用的「萬能僕人1號」參與了此次試驗,後者展示出了機動登陸平台艦的巨大潛力。


2008年3月,作為「非洲合作站」「西非訓練巡航2008」活動的一項內容,美國海軍在賴比瑞亞沿海進行了一項海上基地演練。這是美國海軍首次在海上使用棧橋式改進型海軍駁運系統,實現物資的艦對艦、艦對岸轉運。首先,軍事海運司令部租用的「羅伊·惠特」號貨船使用起重機將INLS系統的滾卸設施吊放至海上並進行組裝。組裝完成後,軍事海運司令部的船員從「惠特」號、軍事海運司令部「約翰·博博少尉」號貨船以及兩棲登陸艦「麥克亨利堡」號上,將卡車、裝備和人道救援物資轉移至軍事海運司令部租用的高速雙體船「褐雨燕」號上。之後,「褐雨燕」號將這些人道救援物資運送至賴比瑞亞的蒙羅維亞港,再從那裡將物資分發至各個學校和醫療點。


▲ 2008年3月,美國海軍在賴比瑞亞沿海進行了一次海上基地演練,使用棧橋式改進型海軍駁運系統,將物資從「約翰·博博少尉」號運輸船上轉運至租用的高速雙體船「褐雨燕」號上。此次演練進一步促進了機動登陸平台艦概念的發展。


兩年後,2010年2月,美國海軍完成了一項海上試驗,使用「萬能僕人3號」上安裝的自施放跳板系統和軍事海運司令部「索德曼」號上安裝的一種新型自施放舷門平台,成功實現了充當機動登陸平台艦的船隻與大型中速滾裝船之間的車輛轉運。在墨西哥灣進行的數天測試中,在3級和4級海況下,成功進行了艦對艦間的人員與車輛的轉運。同年晚些時候,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對機動登陸平台艦的概念做出了解釋:「這一平台的基本船型擁有一些附加組件,組成一個車輛集結區、舷門跳板、大型靠泊碰墊以及多達三條(氣墊登陸艇)通道,從而滿足其核心能力需求。在2010年2月對車輛轉移系統進行的測試中,在4級海況下,使用一種自施放跳板系統和一種新型自施放舷門平台成功地實現了機動登陸平台艦替代艦(安裝有動力定位系統)和大型中速滾裝船之間的車輛轉運。定型後的機動登陸平台艦與大型中速滾裝船之間仍然需要在海上進行車輛和裝備的轉運,但是將使用碰墊通過靠幫的方式轉運(而不是使用車輛轉移系統),使其可在3級海況下進行車輛轉運作業。」

▲ 2010年初,再次成功進行了機動登陸平台艦的技術驗證試驗。此次試驗由美國海軍艦艇項目執行辦公室下的戰略與戰區海運項目辦公室主導。在高達4級的海況下,使用「萬能僕人3號」上安裝的新型自施放跳板系統將車輛和裝備轉運至了軍事海運司令部「索德曼」號上安裝的自施放平台上。




▼ 推薦閱讀

《世界艦船視覺百科全書》

作者:克里斯·馬歇爾

譯者:西風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從希臘三列槳戰艦、羅馬戰船、維京長船到中世紀的十字軍的柯克船、蓋倫船和戰艦,再到現代的潛艇、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人類從萌芽時代造出的舢板一直到縱橫四海的艨艟,歷史中所出現的艦艇和船隻們都吸引著歷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們的眼球。本書用1200副精美的全彩插圖,生動地描繪自遠古時期至今,在不同時期叱吒海上的重要及著名船隻,並通過對艦船數據和航行生涯的全面剖析,全方位地展示了眾多著名船隻的全貌。此外還對所涉及艦船的詳細尺寸、噸位、性能參數、開工及下水時間、武備(限軍用船隻)進行了詳盡描述,並對船隻的服役生平和最終命運給予了簡單介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