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發射19顆衛星!這所院校名副其實龍江最亮「星」

天天讀報會 發佈 2019-12-29T11:49:23+00:00

原標題:成功發射19顆衛星!這所院校名副其實龍江最亮「星」!  2019年9月19日14時42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一聲巨響震撼大地,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拔地而起,成功將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的「珠海一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


  原標題:成功發射19顆衛星!這所院校名副其實龍江最亮「星」!

  2019年9月19日14時42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一聲巨響震撼大地,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拔地而起,成功將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的「珠海一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一年多之前,哈工大師生聯合設計研製的「珠海一號」02組5顆衛星也在這裡成功發射。多顆高光譜衛星多軌組網運行,大幅度提高了我國高光譜衛星數據採集獲取能力,從而更好地為全球農林牧漁、水土資源、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智慧城市、現代金融等行業提供衛星大數據服務。這一組又一組衛星,開啟了我國衛星商業化的新局面,也標誌著哈工大微小、微納衛星產業化邁上了新台階。

  圖為哈工大牽頭自主研製的微小衛星「試驗衛星一號」成功發射。圖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提供

  多年來,哈工大發揮自身在航天領域的科研特色和優勢,把產學研融合融入東北振興當中,融入服務龍江高質量發展中。為更好轉化科技成果,哈工大孵化大量科技型企業,其中相當部分圍繞航天開展業務,在微小、微納衛星產業化、民用化、商業化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助力龍江在衛星導航產業中闖出了新天地。

  2018年5月21日5時28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哈工大之所以在微小、微納衛星產業化中成果頻現,離不開其過硬的技術實力。經過20餘年的求索與積澱,哈工大衛星技術研究所積累了豐富的微小衛星研究和工程研製的技術基礎,完全掌握了微小衛星平台的核心技術,並建立了完整的微小衛星研製的管理規範和質量保障體系。

  截至目前,哈工大研製衛星已成功發射19顆。這些衛星中,無一不是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為哈工大衛星產業化奠定了基礎,「快舟一號」和「快舟二號」就是其中代表。

  圖為哈工大研製的「紫丁香二號」一飛沖天。圖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提供

  快舟一號、二號衛星採用了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技術,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的最快紀錄,初步形成了我國亟需的空間快速響應能力。

  抗震救災、突發事件支持、監測環境,快舟一號、二號十分「全能」。2014年雲南魯甸地震災害中,快舟一號為地震災害監測及災情評估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巴基斯坦阿瓦蘭地震、台灣花蓮地震、新疆于田地震等災害發生後,快舟一號、二號衛星都及時實施了災情監測,快速獲取了災害信息。

  不僅如此,快舟一號獲取的圖像數據還在農業監測方面得到應用,在錢塘江流域水質監測中小試身手。另外,小煤窯分布、融雪型洪水、敏感基礎設施與區域及環境污染源等都在快舟一號的監測範圍內,通過地理環境信息獲取,為氣象和環境監測部門提供信息支持。

  有了核心技術、有了代表產品,哈工大在微小、微納衛星產業化方面越走越快。通過技術、市場雙拳出擊,哈工大積極釋放衛星技術研究所20年來雄厚的技術積累,依託核心技術團隊成立了衛星技術公司,打造具有天地一體化設計、研製、集成和運營服務能力的航天高新技術企業,根據遙感、通訊、GPS定位等不同民用用戶的需求進行小衛星的研發,並主動融入我省北斗導航及衛星應用產業。

  為了讓微小、微納衛星產業化進一步發展有保障,哈工大還在哈爾濱松北區科技創新城內統一規劃建設了微小型太空飛行器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是我國重要的太空飛行器研發基地之一。哈工大相關學科承擔的航天領域重大項目均可在此完成系統集成、仿真、測試與地面環境試驗。

  正是這個研發中心,支持了珠海一號星座02組衛星,龍江一號、二號微衛星和珠海一號星座03組衛星的地面環境試驗,讓衛星順利出廠。

  該研發中心還計劃今年年底進行未來導航星、新技術試驗微納衛星的總裝及試驗工作。哈爾濱海特衛星公司也將依託該中心對外承接衛星製造、測試、培訓服務。

  哈工大主要負責人表示,黑龍江向科技創新要新動能,哈工大責無旁貸。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哈工大已成立了多家「新字號」高科技企業,哈工大衛星雷射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代表。該公司實現了衛星雷射通信產品的上下游產業生產鏈,年產百餘台套衛星雷射通信終端,在世界範圍內還是首家。如今,許多國家都找到該公司購買雷射通信產品。

  「未來,哈工大會繼續把市場導向的技術創新擺在公司發展的重要位置,把技術優勢凝聚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信哈工大的小衛星會在『新字號』的征途中更加璀璨。」這位負責人說。

  來源:黑龍江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