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熱的原因

株洲市中心醫院 發佈 2020-01-13T15:41:26+00:00

最後我想對家長們說,在小孩發熱時,多一點陪伴,多一點心理安慰,更有利於小孩病情的穩定,對於我的出現不要慌張但也要引起重視,出現嚴重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家長們,你們好:

相信,還沒等我開口,你們已經向我投來了厭惡的目光。最近是流感的高發期,而我就是令你們頭疼不已的反派角色之一,我的學名叫發熱,也就是你們口中的「發燒」。其實,我的存在並非一味都是給你們的小孩帶去疾病和痛苦,而是人體內一種防禦機制,有的時候,我還會刺激體內產生抗病物質,促進病情恢復,增強抵抗力呢,希望通過我的自述,能讓你們更加了解我。俗話說「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所以與其做過街老鼠,不如自我坦白,希望家長們不計前嫌,多多了解,學幾招對付我的辦法,能讓祖國的花朵健健康康,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正常人體溫受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調控,並通過神經、體液因素使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平衡,以維持體溫的恆定。那麼我的出現,簡而言之,就是由於各種原因打破了這個平衡,導致產熱增多,散熱減少;當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這個時候,我就登場了。


搞清楚了我的來由,現在就談談引發我的病因吧。主要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其中以感染性多見。

感染性很容易理解,比如各種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引起的感染;常見的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是兒童期最常見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診斷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還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猩紅熱、結核等。

而非感染性常見的有大面積燒傷、內出血、惡性腫瘤如兒童期常見的急性白血病、風濕熱、皮膚散熱障礙如廣泛性皮炎、中暑、腦出血、顱腦外傷直接使體溫中樞受損等。這些疾病的發生過程中都有我的身影,所以,我只是一個症狀,單純的發熱並不能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


一般我存在的整個過程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體溫上升期:此時產熱大於散熱使體溫上升,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皮膚蒼白、無汗,畏寒或寒戰。這個階段,家長們要做的就是讓娃娃臥床休息,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同時,為娃娃們散熱,現在是冬天,可以打開空調,適當的提高室內溫度,建議空調的溫度控制在24℃~26℃,這個溫度可以讓寶寶感到舒適。千萬不要把娃娃們裹的嚴嚴實實,適當減少點衣物,不要蓋厚被子,讓熱量能夠更快的散發出來。再者,定時測體溫,觀察體溫變化情況。在患兒畏寒或寒戰時,應進行保溫,尤其是四肢等末梢部位的保溫,給小孩喝點溫開水。

第二階段是高熱期:此時體溫上升達高峰,產熱和散熱過程在較高水平下保持相對平衡,寒戰消失,開始出汗並逐漸增多,主要表現為皮膚潮紅、灼熱,呼吸深快。在高熱時,要及時降溫,可選用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方法。體溫超過39℃,可用冷毛巾、退熱貼置於前額、頸部兩側、腋窩等處;體溫超過39.5,可用溫水擦浴,擦浴應避開心前區、腹部、後頸、足底,同時防止小孩受涼。物理降溫的效果有限,藥物降溫仍是最有效的,常用的退燒藥有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由於小孩抵抗力下降,易出現口腔感染,所以晨起、餐後、睡前應協助小孩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如四肢末梢厥冷、發紺發紫等提示病情加重。觀察是否出現抽搐,防止發生驚厥,一旦發生驚厥,立即送去醫院。

第三階段是體溫下降期:此時散熱大於產熱,主要表現為出汗多、皮膚潮濕。這個階段,家長們要及時為小孩擦汗,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更換衣物和床單,防止受涼。鼓勵小孩多喝水,以補充高熱消耗的大量水分,並促進毒素和代謝產物的排出。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比如肉沫粥、雞蛋羹、牛奶、用少許酸奶製作水果沙拉等,這個時候就是發揮媽媽們廚藝和創意的時候,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勵少食多餐,以補充高熱的消耗,提高小孩的抵抗力。

最後我想對家長們說,在小孩發熱時,多一點陪伴,多一點心理安慰,更有利於小孩病情的穩定,對於我的出現不要慌張但也要引起重視,出現嚴重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指導專家

紀 青

主任醫師 湘雅株洲名醫

現任株洲市中心醫院兒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第三屆預防保健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第二屆變態反應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兒科醫療聯合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新生兒復甦項目省級師資;湖南省醫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消化學組委員;湖南省醫師協會第一屆兒科醫師分會兒童合理用藥學組副組長;株洲市醫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參加以色列施耐德兒童醫學中心第一期專科醫生研修班。2018年榮獲株洲市首屆「中國醫師節」優秀醫師光榮稱號;2019年度株洲市巾幗建功標兵;2019年5月榮獲首屆「三湘兒科醫師獎」。近兩年獲多項「135」工程重點培訓項目、科研項目資助計劃。


微訊:兒科 吳觀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