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開啟「學浪計劃」,想要學習的我卻決定卸載了

驅動中國 發佈 2020-06-15T14:06:29+00:00

「雖然不知道學浪計劃是什麼,但我覺得什麼計劃都不重要,當我自己很難在上面學到想學的東西的時候,就決定要卸載了。

文 |Shellie

來源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雖然不知道學浪計劃是什麼,但我覺得什麼計劃都不重要,當我自己很難在上面學到想學的東西的時候,就決定要卸載了。」

曾長期在抖音上學習工作相關概念知識的深度用戶小川這樣告訴「智能相對論」。

「學浪」洶湧,泛知識「退潮」?

6月8日,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宣布推出「學浪計劃」,共計將投入百億流量,扶持平台教育創作者。

據了解,該計劃主要針對的是K12、語言教學、高考、考研、職業教育等嚴肅教育內容。

除此之外,還會為嚴肅教育的相關創作者,根據不同平台屬性,在生產、分發及變現三個環節全方位幫助教育內容的創作者。

「學浪計劃」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希望通過這些舉措打造出5位粉絲數超過千萬,550位粉絲數超過百萬的線上名師。

這已經不是字節跳動往教育內容領域的第一次「試探」。

在軟體應用上,字節跳動早在2018年8月,就投資了美國大學Minerva。

隨後又孵化了好好學習、go go kid、AI KID等產品,並對學霸君等進行收購。

在硬體上,2019年還收購了錘子科技的部分專利使用權,打算探索教育領域相關硬體業務。

本次「學浪計劃」對嚴肅類教育的發力,增加平台教育權重,向教育領域跨界,更體現了字節跳動對自身知識產出的信心。

「抖音的流量、用戶粘度都夠了。只有在這樣的平台,才有做深度內容的空間。B站也是從輕鬆愉快有妹子的視頻,靠用戶粘度過渡到的嚴肅內容。」

抖音某財經類短視頻創作者就在「智能相對論」的採訪中,對抖音嚴肅教育領域的進軍十分看好。

但也有科普向短視頻的創作者對平台現有內容傾向和之後的前景表示擔憂。

「現在平台嚴肅教育內容還是比較少的,像我們這樣的科普教育的更多。如果內容傾向變了,一方面我擔心自己的流量會不會受影響,另一方面,用戶真的能習慣短視頻形式的嚴肅教育嗎?不會到最後還是為了迎合用戶,只能學我們一樣做科普小概念吧?」

但對於口味難測的用戶而言,並不是做泛知識科普短視頻創作就是絕對安全的。

在「智能相對論」的採訪中,有多名泛知識領域的短視頻創作者就表示,可能不會再做下去了。

「本來是一個MCN叫我過來做內容,只要我出台本,其他的他們全套負責。但拍了一段時間,覺得短視頻行業的調性還是下沉市場,有點難把握,所以決定重新調整下方法再進軍。」

其中一名在其他平台粉絲量可觀的內容創作者,就和「智能相對論」抱怨道。

在泛知識短視頻火起來之後,像這樣湧入這片紅海中廝殺的短視頻創作者還有很多。

但能在前期流量起色不大時,選擇在一個平台一直堅持下去的卻並不在多數。

或許如我們所見,在內容為王知識為主的泛知識領域,受眾更窄,也比其他短視頻創作堅持起來更為艱難。

當泛知識短視頻成為了漸漸退潮的「前浪」,那麼抖音用百萬流量培養起來的嚴肅教育「後浪」,在同樣狹窄的受眾中奔涌過後,失去流量扶持的他們會不會又步此後塵?

「學浪」能否力挽「泛知識」狂瀾

除了創作者之外,在「智能相對論」對抖音用戶採訪中,我們發現泛知識短視頻的受眾也有部分在經歷「退潮」。文前提到的小川就是其中之一。

「不管是大V小V,我都關注了個遍。但看久了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來來去去就是一些重複的概念,同質化很嚴重,而且冷門,應用到工作上毫無用武之地。」

同樣喜歡在上面看泛知識資訊的小易也表示,他倒不覺得這些資訊老套,選擇卸載只是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一開始我是真心打算看資訊的。結果中間總給我夾雜著一些娛樂內容,又沙雕又合我口味,看著看著就入迷了。經常一晚上、一中午啥也沒做,凈刷抖音了。」

對抖音這樣的推送機制頭疼的還有許多孩子的父母。

「孩子一開始看抖音是為了跟著上面學手工和繪畫小技巧,我也就讓他去看了。結果看著看著,就總推送一些不適合孩子的娛樂內容過來。」孩子就讀於長沙某小學三年級的家長魏先生表示苦惱。

魏先生還舉例道,目前接觸到的抖音推送機制,就像是你在小孩做作業看書的時候,在旁邊還放著一堆玩具。

「我們先不談哪個孩子能抵抗這樣的誘惑,就說這樣的機制真的適合學習嗎?這樣的碎片知識,真的是她們這個階段需要的教育嗎?」

這些或許都是需要交給抖音去回答的產品問題。

但在如今泛知識短視頻創作者和受眾都在不斷邁入「退潮」時分時,抖音如果視而不見繼續跨界激勵嚴肅教育會不會同樣遇到這樣的問題呢?

曾有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就提出了「媒介即訊息」的觀點。認為媒介不止是訊息流通的渠道,更應是有意義的訊息,能影響我們如何理解和思考。

在抖音上,許多原本嚴肅的教育內容也從單純的知識點科普,進而開始影響觀看者對嚴肅教育內容的興趣與拓展思維。

例如,坐擁600萬抖音粉絲的高中化學老師向波,用「萬物皆化學」的理念,在抖音上發布了一百多條短視頻,藉此改變了許多孩子對化學的刻板印象,激發了學習興趣。

他從疫情時期大火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講到解凈水技術,從奶茶講到甜味劑,甚至從《屁學研究》的視頻合集講到化學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本次的「學浪計劃」中,也特別注重對這樣優秀內容創作者的賦能和扶持。

一方面,通過「入駐獎勵」、「上榜補貼」、「加油包」等活動給教育創作者給予百億流量傾注。

另一方面,字節跳動還推出了「新手訓練營」、「抖音大咖說」等培訓項目。並通過「蒲公英計劃」等快速提高知識教育領域創作者的收入水平。

以此,來鼓勵像向波老師這樣高質量、帶有激發效果的教育內容創作。

這些舉措,或許正是抖音為泛知識時期內容質量不佳和碎片化等問題做出的改變,試圖力挽此前的「退潮」狂瀾。

卸載了抖音,用戶又能去往何處

「其實卸載了抖音,我也不知道該看點什麼了。看書需要的時間太長,長視頻又要自己去找去挨個細品,現在就屬於『知識空窗期』吧。」在採訪的最後,小川無奈地自嘲道。

顯然,對於工作時間較長,平時只能依賴短視頻來獲取片段概念知識科普的「知識快餐時代」年輕人而言。如B站一般,需要自己「尋寶」的長視頻並不算一個良好的替代品,抖音個性推送的專業「快餐知識」仍是「心頭的白月光」。

並且,在長時間的「用戶教育」和「創作者教育」上,抖音已經有了相當的內容積累和內容產出氛圍。

其實,早在2019年抖音就推出過「DOU知計劃」,希望為知識創作者數量的增加及知識類內容的爆發,建立更完善的服務機制和更規範的內容生產標準。

就在「DOU知計劃」2.0推出半年左右,抖音泛知識消費數據就增長了56%,創作者數量增長了330%。

但是,另一方面,在中短視頻領域,不僅僅抖音平台在入局教育領域,快手、B站等平台都在像教育領域靠攏,泛知識、嚴肅教育等內容被平台有意等推行創作。

比如,2019年7月,快手發布了「教育生態合伙人計劃」,也希望儘可能地吸引教育內容供給者進駐快手。

同樣的,今年6月5日,B站正式建立知識一級分區,覆蓋科學科普、社科人文、財經、校園學習、職業職場、野生技術協會六個二級分區,來幫助up主分享知識、經驗、技能、觀點、人文為主要內容。

很顯然,不管是抖音,還是快手、B站,都在對教育內容創作進行專業化管理,以中短視頻平台為教育的輸出路徑成為當前的一個趨勢。

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說,教育市場的競爭不僅在於內容生產者的聚攏,也在於用戶的吸引,包括用戶習慣的建立、知識興趣的培養等。

很顯然,即使在快手、B站等平台都充斥著大量的教育類內容,但是對於「小川們」而言,使用習慣的不同和獲取知識的方向不同,使得將在短期內很難從抖音跳出轉入下一個平台。

當然,源於長期的積累,卸載了抖音後,泛知識類短視頻的用戶不知何去何從,或許這也是抖音能強勢跨界嚴肅教育的底氣。

就目前而言,在從「娛樂積累」到「知識教育」的「良幣驅逐劣幣」過程中,「孤獨又寂寞」的抖音,對手或許只有抖音自己。

深挖智能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