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個人的小公司,員工反而勾心鬥角,我這樣做,直接升職了

職場 發佈 2020-05-14T02:59:05+00:00

我的這份工作,剛入職的時候只有7/8個人,因為是小作坊加工加銷售的,但是很奇怪的一個現象是,雖然人少但是就是這樣的幾個人的小公司經常勾心鬥角,明里暗鬥的僵持著。

7、8個人的小公司,員工反而勾心鬥角,我這樣做,直接升職了


公司管理不好,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而管理一個小公司卻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


我現在是一個20多個人的公司的經理,說實話,也是十分的不容易。

我的這份工作,剛入職的時候只有7/8個人,因為是小作坊加工加銷售的,但是很奇怪的一個現象是,雖然人少但是就是這樣的幾個人的小公司經常勾心鬥角,明里暗鬥的僵持著。

很顯然,我入職的那前半年裡,我就已經深深地感到那種氣氛和內心的荒涼了。

因為是朋友介紹的工作,加上各方面我也還能湊合,所以就沒有離開那個公司,而是選擇繼續做下去,甚至想著再堅持一段時間多賺些錢就夠了,就走人了。


老闆是個40多歲的有點大腹便便的男人,因為人少,他也是員工也是老闆,基本上每天都到公司里忙活,很晚才離開。有的員工不想加班,就是看到老闆還沒走,有的也不好意思走就留了下來。

但是估計老闆也看得出來了,幾個人的小公司,其實員工並不團結,有的時候老闆在上面發話,員工都在底下暗暗發力。

老闆想辭退員工,但是又不好招人,不辭退,又在公司橫著勾心鬥角,但是老闆說了很多次就是管理的不到位,甚至還特意制訂了一個管理規範,仍然見效不大。


由於也想幫公司一把,加上自己目前確實也還沒有走,於是就想著用什麼方法可以改善一點這樣的局面呢?

大概2周後,我跟老闆說,這樣,我把我的想法跟你說說試試。

「保證員工目前所有的薪資待遇不變,制訂規章制度甚至還比以前寬鬆了一些。但是額外付出,主動願意多付出,表現也排名第一的員工,將於次月1號發獎勵。獎勵方法可言是給對方的父母發該員工工資的80%作為孝順資金,亦或者是讓員工年假增加一天,讓他們探訪親友或者休息。至於怎麼確定排名第一,則讓員工自己互相投票,我們結合投票情況綜合確定第一名。」


為此,第一個月還出現了2個第一名,以至於老闆多出了幾千塊錢。

但是接下來之後,公司的情況就好轉了。

每個員工都非常團結其他同事,而且主動熱情去做事,效益也變得更好,甚至投票時,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對方真誠地認可。

後來,雖然老闆每個月都多出了幾千塊工資給員工的父母,但是這樣做,不僅讓員工的父母驕傲自豪,員工內心也有成就感,重要的是,公司效益越來越好,訂單也越來越多,甚至還需要多請了幾個人,公司的效益增加了很多。

老闆對此很是感激。


其實管理的藝術真的要有,我更多的是因為借鑑了以前一個很古老的例子,也就是那個每個人都有一個長1米的勺子,每個人都吃不了東西,只有當自己主動願意給別人餵粥時,自己也才能吃得飽。還有那個分粥的故事,分粥的人是最後一個拿粥的,才能保證不會存私心,儘可能兼顧保證整體的公平公開。

團隊管理也是一樣的道理,看書多了,自然有借鑑。

老闆看到我給出的點子好,年底時,直接給我升了經理,原本打算走人的我,還是繼續留下吧,畢竟老闆這麼看得起我,哈哈哈。


正如很多公司存在的問題:越是小的公司,甚至也許就才那麼七、八個人的地方,為什麼勾心鬥角的總是那麼多呢?

小地方藏不住怨氣,競爭更是處處皆有。先看看原因。


01 小公司分工不明確,一人攬多職,造成職責混亂。

一般來說,小公司都是小工作室,小作坊之類的,人員少,業務也相對比較少,但是要做的前前後後的事物不少,如果每個人只是按照自己的職責去做,那麼就會有一些事沒人做。

這樣的後果就是,人少,事多,沒人干,尤其是一些重要但是簡單的打雜的事,一般都沒人主動去承擔。

時間長了,每個人所做的事也會有交合的地方,分工就不是那麼明確了,但是又要雜事什麼都要做。甚至大一點點的小領導都要指揮你,什麼都壓給你干。


02 小公司管理不夠規範

小公司一般員工幾個,領導也是好幾個,真正的員工只有那麼三五個,那麼誰管誰,怎麼管,其實都是需要很老的問題。

但是雜事大事小事多,怎麼樣具體去管理一個員工的職責時間,是需要分析的事,管的太多太寬都不好。管理做不好,很多人混亂,進而影響員工情緒。

在外面公司上班,其實非常注重一個人的能力,做得好升職加薪都是順其自然的,而且所賺的錢會比公務員多出很多,只是如果被替代炒魷魚了,則很可能就會被炒魷魚失業了。


03薪資待遇可能不是很好


小公司畢竟都是初創業的小公司,經濟效益,公司業務線都沒有做起來,想要給員工發較高的薪資是很困難的,甚至小公司不穩定,破產都是很可能發生的事。

雜事多,沒人干,薪資待遇不好,如果碰上幾個不好相處的同事,那就自然勾心鬥角了。

04 最可靠的解決方案是:提高自己專業能力,要麼升職,要麼跳槽


作為一個職場人士,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學習

職場,終究還是需要自己踏踏實實去做事,真刀實槍地去做出業績,只有這樣,才能有資格去評選和較量。


要知道,職場很多時候都是不斷優勝劣汰出來的,只有自己不放棄學習和成長,才能有真正的主動權。職場不易,加油,希望可以幫到你。

不管是小公司大公司都有這種情況,所以更需要職場人士不斷努力,進入更好更優秀的圈子,扎紮實實提高自己,才是硬道理。


歡迎關注我【職場琉璃】專注寫職場,不斷分享各種成長乾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