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同齡人,孩子學樂器會得到什麼優勢?

吉他范兒 發佈 2020-02-09T12:50:56+00:00

文章來源:孟子他媽文 / 孟媽最近孟媽很多粉絲跟我在討論,要不要給孩子學樂器。的確,孩子的音樂啟蒙一直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學不學樂器興趣班?自家孩子更適合什麼樂器?鋼琴那麼火,我們要不要碰……這些絕對都是困擾家長的頭等大難題。

文章來源:孟子他媽

文 / 孟媽

最近孟媽很多粉絲跟我在討論,要不要給孩子學樂器。的確,孩子的音樂啟蒙一直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學不學樂器興趣班?自家孩子更適合什麼樂器?鋼琴那麼火,我們要不要碰……這些絕對都是困擾家長的頭等大難題。


從我個人角度出發,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孩子興趣。但是學樂器,確實有很多好處,我接下來就給大家理一理。



美國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大學教育研究所曾經聯合做過一項研究:他們發現,那些連續學習和演奏樂器5年以上的孩子,比那些從沒接觸過任何樂器的孩子,在認知水平方面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尤其在聽覺辨別、手指靈巧、詞彙和非語言推理能力方面的水平普遍比較高



可以說,那些連續接觸5年以上樂器的孩子,他們的頭腦和思維往往更靈活。德國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員也曾提出,彈鋼琴有益兒童大腦發育。新華社也轉載了相關報導,可以說是相當權威了!



具體學習樂器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成長,下面孟媽就給大家好好解答一下~


學樂器真的能讓大腦變強


演奏樂器需要大腦多個區域「共同發力」,撥、按、彈等精細動作的發揮也需要大腦兩個半球同時參與,而「胼胝體」就充當著中間的協調者,得益於它的「有效溝通」,各腦區能更好地進行協作,完成規劃和執行等功能。還有研究者發現,學習樂器,對加強大腦記憶力也有幫助哦。



並且,倘若兒時你至少會一種以上的樂器,通過專業訓練所得到的一些認知優勢會持續存在到成人時期。有幫助的認知功能包括,推理、在多重任務之間相互切換、工作記憶、計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所以說,長時間學習樂器的小孩,在學校里在語言和數學上表現也更優秀。


學樂器,幾歲開始為好?


孩子在5歲之前,聽力有了爬坡式的提升,很適合接受音樂薰陶。但僅限於薰陶!因為,孩子的手指肌肉發育還是弱弱滴。在國際音樂教育領域也形成了一種共識:過早的技術訓練反而會妨礙孩子的音樂想像力和創造力。


因而所以,別著急,系統訓練安排在5歲之後吧。在6~8歲,這時候大腦的吸收力和可塑性很強,同時孩子也具備了一定的專注力和獨立工作能力,這是充滿魔力的黃金學習年齡哦。



學樂器是培養逆商的很好途徑


逆商又稱為挫折商。顧名思義就是應對挫折的能力。可以想像一下,從同樣的起跑線出發,在具有同樣的智商和情商條件下,有的人遇到挫折是一跌不振,從此倒地不起,有的人是越戰越勇。那成功走到人生巔峰的肯定是越戰越勇的那個了。


所以現在不光要有智商和情商,還要有能夠在挫折和壓力下頂住,並繼續前進的逆商。



哈佛大學有做過一項研究:他們找了5~7歲的孩子,分為了連續學樂器(A組)和沒學樂器(B組)的2個小組。5年後,研究人員掃描他們的腦部發現,學樂器(A組)比沒學樂器(B組)大腦皮層還要厚!大腦皮層厚薄是決定了認知能力強弱,也就是說,學樂器的孩子認知能力比沒學樂器的孩子更強!



學樂器,我們慢慢來!


既然給孩子學樂器有這麼多好處,那我們該給孩子買什麼樂器?要不要趕緊報個班?別急,這個事情還是要有一套章法的。


首先,我們要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樂器是件很枯燥、很累的事情,如果沒了剛開始的新鮮感,後面支撐孩子走下去的,唯有興趣了。



其次是要幫孩子理解音樂。孩子對音樂的理解可能比較有限,我們還可以跟孩子講講曲子的由來與故事,或者討論聽後的感受,增強孩子的鑑賞力。


最後,如果孩子表現出想要學某種樂器的意向,那我們就可以開始為他選購樂器啦!



最後,孟媽也提醒大家一句,學習樂器的同時,音樂基礎知識也不能落下。事實上,不管有沒有學過樂器,學習音基都是可以的,未來想讓孩子的音樂能力進一步提高,邊學樂器搭配音基來學的話效果會更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