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燃油和鋰電池的大成之作-氫燃料電池,能否成為新的電池寵兒

優電池 發佈 2020-01-06T22:13:22+00:00

氫燃料電池(Fuel cell),是一種通過氧氣或氧化劑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把燃料中的化學能轉換電能的發電裝置,是現在最尖端的新能源技術之一。顧名思義,氫燃料電池的主要燃料為氫氣,也可以使用任何能分解出氫氣的碳氫化合物,如天然氣,乙醇和甲烷等。

氫燃料電池(Fuel cell),是一種通過氧氣或氧化劑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把燃料中的化學能轉換電能的發電裝置,是現在最尖端的新能源技術之一。顧名思義,氫燃料電池的主要燃料為氫氣,也可以使用任何能分解出氫氣的碳氫化合物,如天然氣,乙醇和甲烷等。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氫燃料電池是一種兼具燃油和鋰電池優點的產物。


與鋰動力汽車相比,氫燃料汽車具有燃油車的優點。氫氣的能量密度比燃油大,比鋰電池更高,氫燃料電池續航能力非常強。而且鋰動力汽車充電時間至少需要半小時,氫燃料汽車加氫和加油一樣,三五分鐘就搞定,非常快捷高效。相比傳統燃油車,氫燃料又具有鋰電池節能減排的效果,氫燃料電池的反應方程式為氫氣+氧氣→水,沒有氮氧化物,也沒有二氧化碳。就算考慮氫燃料電池的全部生命周期,它的碳排放量仍然遠小於燃油車,在減排方面,它比鋰電池還出色。另一方面,氫氣是真正的可再生能源,可以通過煤制氫、利用谷電電解水制氫等,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效率優於汽油柴油。這在石油資源日益緊張的現在,是彌足珍貴的特性。

其實氫燃料電池早在1838年就已經被德國化學家克里斯蒂安·尚班提出,次年英國物理學家威廉·葛洛夫就設計出了早期的電池草圖。氫燃料電池遲遲無法推廣普及的原因是鋰電池是一樣的,一方面是技術還存在瓶頸,而且製造成本居高不下。現在行業普遍認為氫燃料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比純電動要慢5~10年,至少在純電動汽車真正普及之前,氫燃料汽車難以大規模產業化。首先是車載儲氫技術亟需升級,氫氣的能量密度較高,因此需要容量更大,更安全的儲氫系統,這個系統還必須要安裝在狹小的車輛內部。然後是膜電極和空壓機技術,國內目前最多只能做到幾千小時耐久,日本豐田可以做到上萬甚至幾萬小時。而且許多零部件無法實現國產,只能依賴進口,進一步提升成本。還有,雖然我國是氫氣大國,但制氫成本高,運輸難度大,尤其是基礎配套設施極度不完善。現在鋰電充電樁都都還在剛起步摸索前進,遑論製造成本更高,技術難度更大的氫氣補充站。


但無論如何,有再多困難也終將會被克服,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因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革命已經席捲全球,這是大勢所趨。樂觀估計,鋰電池汽車與燃油車真正並駕齊驅還需至少10年到20年,氫燃料和其他新能源動力還需更久。我們應該感恩自己出生於這個高速變革的時代,未來近在眼前,一切觸手可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