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月球上看長城有多難?國家科技獎湖南獲獎者告訴你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發佈 2020-01-11T10:24:28+00:00

項目組研製出國內首台2MW、3MW 和世界首台 5MW 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在全球 400 多座風電場總裝機超 1萬台套,產品出口美國、德國、法國等 20 多個國家,近3年新增銷售額超 800 億元。

朋友們,你們聽說過這樣一則傳言嗎?

「太空人在月球上,唯一能用肉眼觀測到的建築物是中國長城。」

這個傳言很振奮人心,但很快就被科學家闢謠了:「在月球上看長城,相當於隔著2688米看一根頭髮絲」。

隔著2688米觀測一根頭髮絲有多難?

其實,這對中國科技者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他們能給你一雙「千里眼」,讓你從太空看地球,想怎麼看,就怎麼看。

01

今日舉行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湖南科技人員主持和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有31項。其中,主持完成15項。

湖南大學李樹濤教授主持完成的【多模圖像結構化稀疏表示與融合理論方法研究】項目,在此之列。

從遙遠的衛星上傳來的圖像,能看清楚房屋、人物等目標,有如一雙「千里眼」。

在背後起支撐作用的是高分成像技術——這是遙感對地觀測和國防安全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共性關鍵技術。

多模圖像融合是高分成像的前沿挑戰難題,如何實現多模圖像的準確表示、高效融合與遙感成像,是多模圖像融合必須解決的關鍵科學難題。

歷經十餘年攻關,湖南大學李樹濤教授主持完成的【多模圖像結構化稀疏表示與融合理論方法研究】項目,在解決三個關鍵科學難題上取得了系列科學發現。

特別是解決了動態場景圖像融合中時空匹配的根本難題,並在保持光譜響應特性的同時,提升了空間解析度。

02

當大橋遇上了狂風,就會得一種學名叫「風雨振」的「顫抖病」,此時高速鐵路在橋上行駛,風險很大。

中南大學何旭輝教授主持完成的【強風作用下,高速鐵路橋上行車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被納入《高速鐵路設計規範》,成功應用於40餘座高速鐵路橋樑工程。

這項成果推動了我國高速鐵路橋樑動力設計技術進步,被同行評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03

「十年以上」,幾乎是每個獲獎者的關鍵詞。

幾乎所有獲獎項目都經歷了科技人員「十年磨一劍」的漫長求索。

湖南大學是此次的獲獎大戶,主持完成的5項成果、參與完成的3項成果獲獎。均為通訊員 李妍蓉 供圖

低維半導體可控制備與性能調控,是當前電子信息材料研究領域的核心內容。

湖南大學潘安練教授主持完成的【低維半導體能帶結構與光子特性調控】項目,針對技術瓶頸展開10年攻關,提出了實現不同維度半導體微納結構能帶調控和異質結製備的普適方法。

環保增效,是科研項目的「主旋律」。

湖南省農科院單楊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柑橘綠色加工與副產物高值利用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經過13年攻關,實現技術、裝備和產品創新並產業化。

他將「柑橘」的價值利用到極致,連「渣渣」都不放過。

中南大學姜濤教授主持完成的【紅土鎳礦冶煉鎳鐵及冶煉渣增值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對鎳鐵生產工藝進行全方位的技術創新,近3年創直接經濟效益14.87億元。

04

從此次獲獎項目也可以看出,湖南在電子信息、軌道交通等領域保持技術優勢,在裝備製造領域也是實力不凡,超級計算、超級高鐵是響噹噹的名片。

湘潭大學黃雲清教授主持完成的【幾類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項目,為數學學科發展增添了一些新發現。

湖南大學黃守道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低速高效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全面推進了我國風力發電技術的升級和突破。

項目組研製出國內首台 2MW、3MW 和世界首台 5MW 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在全球 400 多座風電場總裝機超 1萬台套,產品出口美國、德國、法國等 20 多個國家,近3年新增銷售額超 800 億元。

計算越複雜,對調度的要求就越高。

一直以來,任務調度都是超級計算機、高性能晶片以及雲計算等多個領域中的核心技術。

湖南大學李肯立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效能異構並行調度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歷經十餘年攻關,系統地提出了大規模異構環境下高效能並行調度的基礎理論與技術。

成果已廣泛應用於金融、智慧城市等相關領域,提高了大型工程仿真、天氣預報等應用上的計算效率,節省了能耗,近3年新增經濟效益逾21億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