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濕百病生!針灸專家教你動手指,祛濕熱、化痰濁,排出一身濕氣

btv養生堂 發佈 2020-03-18T10:24:12+00:00

穴位在中醫看來,濕邪不僅是這次新冠肺炎的主要病機,它能導致的疾病還有很多種:糖尿病、痛風、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脂肪肝等。

穴位

在中醫看來,濕邪不僅是這次新冠肺炎的主要病機,它能導致的疾病還有很多種:糖尿病、痛風、高血脂、高血壓、肥胖、脂肪肝等。這些疾病統稱為代謝疾病,都跟脾胃的運化功能失調,水飲和水谷無法正常運化,在體內形成痰濕有關。今天程凱教授將教給大家兩個祛濕的基本穴位,和兩組根據濕邪在體內變化後設計的加減穴位,幫您全面祛濕!

祛濕的主要穴位

要想祛濕,首先要將水液運化的通道疏通,其次要將脾胃的功能健運起來。所以祛濕基本處方的兩個穴位,一個負責通調水道,一個負責健脾化濕

1,水分穴

肚臍上方一拇指寬,就是水分穴,主要用於通調水道

手指四指併攏放於水分穴,用振顫的手法按摩,堅持30-60秒。可以讓大小腸蠕動分開,恢復它們分清降濁的功能,還能幫助控制血糖


2,陰陵泉穴

找到小腿的迎面骨,從下向上推,推到迎面骨拐彎處,就是陰陵泉。主要負責健脾化濕。

今天教給大家的不是只按陰陵泉一個穴位,而是點揉從三陰交到陰陵泉這一段經絡,每天10-20次。如果摸到有條索筋結的位置,說明有代謝的問題,可以著重用彈撥的方式按揉,每天彈撥50次

當濕邪在體內待久了,就會出現轉化,這也是慢性代謝疾病不好治療、遷延不愈的原因之一。此時就要在上面兩個祛濕主穴的基礎上,根據濕邪在體內的變化,加減兩個穴位。

祛濕的加減穴位

常見的濕邪轉化有濕化熱濕化痰兩種,我們在穴位上也要針對性地化濕熱和化痰濁。

加減穴位一:委中穴

濕化熱的表現:面目身黃、色澤鮮明、大便溏泄、小便短黃、舌苔黃膩、脘腹痞悶、不思飲食、噁心嘔吐、口苦粘膩、身重睏倦

針對濕熱我們選用的是小腿膕窩處的委中穴。

▼委中穴——分清降濁

小腿彎曲,在兩根肌腱國橫紋中點的位置就是委中穴。


可以用刮痧板局部刮痧的方式利水清熱;沒有刮痧板也可以用四根手指,放在委中穴位置拍打1分鐘,微微出痧即可。


加減穴位二:豐隆穴和上下巨虛


豐隆穴被稱為化痰第一穴,既能化肺的咳喘出現的有形之痰,又能解決脾的代謝功能異常造成的無形之痰。

▼豐隆穴和上下巨虛——化痰降脂

膝關節到踝關節之間的中點,最高點的旁邊就是豐隆穴,它的右上側和右下側分別是上巨虛和下巨虛。

可以用刮痧板從上到下,沿著脛骨刮拭,微微出痧即可。一周刮1-2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