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燃氣爆炸,要避開這7個「坑」

兆陽談安全 發佈 2020-05-11T10:14:05+00:00

3月29日凌晨1時30分許,一聲巨響,柳州市勝利三村旁邊的一平房發生燃氣爆炸,隨後房屋燃燒了起來。鋼瓶和膠管都有一定的使用壽命,特別是普通的膠管容易老化開裂,若與明火靠得太近,還有被引燃的危險,要是出現破裂導致氣體泄漏,就容易發生火災,甚至是爆燃的危險。

柳州市柳北區凌晨突發燃氣爆炸

2020.3.29


3月29日凌晨1時30分許,一聲巨響,柳州市勝利三村旁邊的一平房發生燃氣爆炸,隨後房屋燃燒了起來。接到報警後,消防緊急趕到現場撲救。據了解,起火的房子有兩位老人居住,樓房裡堆滿了廢舊物資,可能兩位老人有撿廢舊物品的習慣。

前後可能來有十幾輛消防車。因為起火地點屬於老舊平房,入口狹窄,消防車無法開到平房旁邊,只能在周圍停車再拉水管前往撲救。約20多分鐘的撲救,可見明火被撲滅。

家中安全用氣要避開這7個「坑」


超期使用膠管


用18個月要檢查

  如今城區除了使用管道天然氣之外,還有眾多市民在使用瓶裝液化氣。鋼瓶和膠管都有一定的使用壽命,特別是普通的膠管容易老化開裂,若與明火靠得太近,還有被引燃的危險,要是出現破裂導致氣體泄漏,就容易發生火災,甚至是爆燃的危險。

  在使用瓶裝液化氣時,要注意經常檢查和更換膠管和減壓閥,防止漏氣現象出現,膠管的長度不要超過2米。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除了膠管,市場上也有金屬材質的液化氣管,其耐腐蝕性、耐高溫性更好,壽命也更長一些。


存放不當


不在密閉空間用燃氣

  使用燃氣的空間要具備通風條件,一旦出現漏氣,可以及時排出,避免人員中毒和發生火災。不過在實際生活中,仍有不少小區存在車庫用氣的現象,一則無法通風,二則發生泄漏後,很容易引發爆燃。

  要注意,裝有燃氣表、燃氣管道以及存放有液化氣鋼瓶的地方,千萬不能作為臥室和休息間,萬一漏氣,人員在休息狀態下無法及時察覺和處置。凡是與用氣有關的空間,一定要和臥室等房間有所隔斷,且必須要具備通風條件。


漏氣


燃氣加臭,有臭味快檢查

  市民所用的燃氣原本是無形無色的,為了便於察覺,都經過人工加臭,有特殊的臭味,一旦出現泄漏,很容易被聞到。聞到這樣的臭味,一定要先確保窗戶打開,檢查燃氣灶、燃氣閥門是否關閉,要是關閉後還有臭味,要儘快聯繫燃氣公司工作人員前來檢查。

  如果關閉了總閥家裡還無法阻止漏氣,在專業人員趕到前,千萬不要在室內逗留,不要開燈和關燈,更不能使用明火。


易燃物靠近灶台


快點撕掉油煙機的塑料膜

  有些市民為了清潔方便,在油煙機上加貼一層塑料膜,定期更換,可以保持油煙機表面的整潔。殊不知這是十分危險的方式,試想一下,塑料膜易燃,又是位於火焰上方,要是被引燃怎麼辦?

  除了塑料膜,燃氣灶周圍還不要放置油瓶、酒瓶、調料瓶等各種廚房常用物,更不要擺放紙盒、竹籃等物品,防止它們因靠近高溫而起火。此外,在調節燃氣灶的火焰時,最好讓火焰不要超出鍋底的範圍,火不要開太大,一則不安全,二來也浪費氣。


用氣離人


做飯燒水要「蹲守」

  有人使用燃氣是「粗放型」的,做完一道菜,準備第二道還需要一些時間,燃氣灶也不關,讓火焰持續燃燒著,這時把灶關了,可不僅僅是節約用氣,更是為了安全。還有的人更粗放,在燃氣灶上煮著雞蛋、排骨湯呢,人去忙別的事了,有人甚至外出串門忘了回來,結果等接到鄰居電話,才知家中冒黑煙,灶台都燒毀了,嚴重的損失還會更大。

  使用燃氣灶時人為什麼得看著?因為要隨時調節火焰,有時候鍋里的湯水煮沸了會溢出來澆滅火焰,有時窗外吹進來的風大了一些,會把火焰吹熄,燃氣漏出來很危險,更可怕的是鍋給煮幹了,火焰沒東西燒,可就「瞄準」別的目標了。


閥門常開


時常開關閥門防生鏽老化

  消防宣傳防火有個用語叫「三清三關」,其中有一「關」就是關燃氣總閥,包括液化氣鋼瓶的閥門。應該做到使用時打開,不使用時關閉,因為它是用氣安全最後一道也是最關鍵的保險,可以避免一旦管道破損未發現,不讓燃氣泄漏。時常使用開關閥門,也能保持閥門開關的靈活好用,避免生鏽、老化,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掉鏈子」。


用而不養


疏通氣眼,清除油垢

  燃氣公司每年都有上門安全檢查的活動,也會根據實際情況提一些安全建議。問題是,這些建議大家都接受並採取行動了嗎?

  比如燃氣設施的定期養護,就拿燃氣灶來說,表面的油垢要清洗乾淨,燃燒器的氣眼要注意疏通,可用細金屬絲或牙刷進行疏通;液化氣鋼瓶雖然很牢固,畢竟長時間處在油煙場所,瓶身、閥門、膠管上都會積累一定的油垢,這些同樣要按時清潔,防止遇到明火時油垢加助火勢,也有助於延長使用壽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