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放日,孩子表現讓人心疼:孤單內向的孩子,請父母這樣做

繪本奧斯卡 發佈 2020-06-14T10:24:14+00:00

朋友跟我抱怨孩子不合群,這讓我想起去年參加女兒幼兒園開放日上的一幕。他們班級里有一個男孩我印象最深。在雀躍的孩子群里,他顯得格外孤單、不合群。

朋友跟我抱怨孩子不合群,這讓我想起去年參加女兒幼兒園開放日上的一幕。

他們班級里有一個男孩我印象最深。

在雀躍的孩子群里,他顯得格外孤單、不合群。

大家排隊領早餐,他被同學擠在隊伍的最後;

課上孩子們積極踴躍發言,他坐在最後一排,低著頭不敢舉手;

區域活動,他遠離同學,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安靜看書;

戶外自由活動時,孩子三五成群一起遊戲,只有他站在牆角看著同學們......

每個孩子都想把自己表現最完美的一面展現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唯獨這個男孩,讓媽媽「丟盡了臉」。

「你能不能有點出息,跟同學一起玩去啊!」他的媽媽不斷推搡、慫恿兒子參與同學的活動,話語間透露著焦慮和失望。

男孩有些不知所措,他的眼睛裡,寫滿孤單。那種與他人格格不入的孤單,和不被最親近的人理解的孤單。

性格孤單的孩子,內心都格外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在與外面環境接觸或與他人交往時,會不由自主地在搭建一堵堅實的高牆,以掩飾自己內心的不自信。一旦,連最親近、最值得信任的人都不能給予理解,那這堵牆很可能成為封閉內心的壁壘。

我們常常看到,這些孩子看起來少言寡語、不善交際,常常拒絕或排斥別人,表現冷漠,對集體活動缺乏興趣,喜歡獨處......

事實上,他們內心深處卻有一種強烈想被別人需要的感覺。

孩子內向、孤單的性格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孩子先天具備內向孤單氣質,還有一些是後天環境因素,如缺少社會交往、在交往中曾經受挫、父母的養育不當阻礙了孩子的社交發展等。

那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的家長又能做些什麼呢?

不強迫改變,認同和接納天生具備內向孤單氣質的孩子

有些家長擔心,「我的孩子天生性格內向、敏感,這樣長大後能不能適應社會?」

實際上,天生具有內向、孤單氣質的孩子,內心的情感是極為敏感和細膩的,在獨處的世界裡,他們往往很享受這種自得其樂、不被外界打擾的狀態。

而一個人能否適應社會,取決於是否具備健康的人格,它建立在正確的自我認同感之上,而這些都來自於最直接的養育者和身邊的人對自己的評價。

孩子每天被父母嘮叨「不合群」、「沒朋友」,被強迫「主動找別的小朋友玩」,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在心理負擔加劇的同時,自信心也逐漸崩塌。

與其強迫孩子改變,不如接納,發現這樣性格孩子特有的優點,如洞察力強、專注、執著、心思縝密、有想像力等等,發揮他們自身的獨特優勢,另闢蹊徑,以他最舒服、最適合的方式融入集體和社會。

放開手,讓孩子自主發展交往能力

很多孤單、不合群的孩子,往往源於父母的嚴厲管教、事事代為安排,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凡事依賴父母,無論做事還是與同伴交往,都畏畏縮縮,拿不定主意,久而久之便讓孩子失去發展合群性的機會。

這些包辦型父母,看似愛孩子,實際上卻破壞了孩子與人交往的心理需要,阻礙了孩子社交的正常發展。

還有些父母看似時刻在教育孩子如何與人交往,比如:

在外面遇到熟人,父母總是先開口告訴孩子「叫阿姨好」;

收到別人的禮物,父母又搶在前頭,「快說謝謝」;

孩子和同伴玩耍時,家長又要求他「不要跟壞孩子一起玩」;

見到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發生矛盾就衝上前去干涉......

實則,他們的過度關注已經干擾了孩子的正常社交,久而久之,孩子失去社交自主權和選擇權後,慢慢也會對社交失去熱情和主動性。

給社交障礙、內心孤獨的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交技巧

多陪孩子進行家庭遊戲。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社會化的規則,了解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內涵,在與人相處時,遇到這些情況該如何與人溝通:

當別人遇到困難,最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時,比如夠不到東西、摔倒了......如果你有能力去幫助對方,就可以上前詢問「需要我幫你嗎?」

自己遇到困難,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時,就可以向身邊的小夥伴友善地尋求幫助,「你能幫助我嗎?」告訴孩子這不是示弱,而是對對方的信任。

渴望和別人一起做某件事時,可以說「讓我們一起吧!」肯定的語氣里,又有商量的餘地,這是引導孩子加入集體的很好方式。

初次介入一個陌生群體時,需要教會孩子詢問:「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同時告訴孩子,若被拒絕是正常的,我們可以找別人玩,或者稍後再試試。

在小夥伴們之間發生爭執、衝突、意見不統一之時,也要教孩子學會提出「交換」、「輪流」遊戲建議

如果你家也有孤單、內向、不合群寶寶,請一定給他看看這套暢銷法國20年的《卡蜜兒情商·社交法國經典遊戲繪本》。

它引進寶國,由殿堂級童書大師雅克·杜昆尼創作,20年來銷量超百萬。

大禮盒包裝,分三輯,一共有25本,分別為: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和自己玩,學會和朋友一起玩。禮盒附贈一個繪本主人公手偶。

1歲自我遊戲,教會孩子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相信自己

1-2歲平行遊戲,教會孩子體驗人生的早期社交。

2-3歲合作遊戲,教會孩子怎樣結交朋友,讓自己更受歡迎。

25冊書,25堂情商課,專門培養情商的9大方面:自信心、同理心、自控力、責任心、獨立性、情緒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挫折抵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用故事教孩子管理情緒:不抱怨、不嫉妒、不畏縮、不隨便發怒,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用遊戲教孩子怎麼更受歡迎:懂得體諒別人,懂得感恩,肯為他人加油,懂得欣賞和讚美別人,願意分享別人成功的喜悅,願為他人付出。


用好情商養出好性格、好習慣:獨立解決問題,專注多角度看問題,善於合作共贏。


卡蜜兒暖萌大手偶,不止活在書里,更活在現實里,孩子愛不釋手,把情商、好品格完美內化到孩子心裡。

我們來看下內頁的具體展示:

《大腳印,小腳印》:增進和家人之間的親情關係,提高寶寶的家庭情商。

《這就是喜馬拉雅》:孩子學會堅持,有耐力。

《搬家搬家,搬到哪兒?》:在集體和個人之間怎麼保持平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