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想提高孩子英語水平的家長都仔細閱讀一下這篇文章

英倫雲小學 發佈 2020-03-18T14:13:21+00:00

下面從瑤瑤早期英語啟蒙的三個主要方式:看動畫、聽音頻、讀原版分別說起看動 畫從2歲到6歲這個階段,我給瑤瑤準備了海量的英語動畫資源, 耳熟能詳的Peppa Pig, Penelope, Dora, Caillou, Mickey Mouse, Max and Ruby, Sesa

這兩年陸續有媽媽希望我分享下瑤瑤的英語啟蒙,遲遲不動筆的原因,一是懶癌長期發作,二是深感家庭英語啟蒙的隊伍越來越龐大, 這6年作為一個踐行者,閱讀和學習過很多同類的書籍或者文章,不管是理論派、教學派或者實踐派,抑或是身邊牛媽的個案分享,其根本的理念和方法都大同小異,甚至重複的地方居多。我作為一個普娃娘親,家庭英語啟蒙的方式也不會有太大新意。這樣一說,估計混跡此圈熟悉套路的媽媽們該閃了。


Anyway,回顧曾經走過的路,讓大小寶接下來的英語學習之旅更加清晰,不管對別人是否有價值,對我自己都是有意義的。好勒,言歸正傳開始吧。



瑤瑤的英語從1歲多開始斷斷續續的進行,那段時間偶爾聽聽英文兒歌、看看英文動畫,但我一般會把2歲作為瑤瑤英語啟蒙的正式開始。因為從2歲起,不管是聽英文兒歌、看英文動畫,還是讀英文書才成為瑤瑤生活的常態,而不是一時興起偶爾為之。


下面從瑤瑤早期英語啟蒙的三個主要方式:看動畫、聽音頻、讀原版分別說起


看 動 畫


從2歲到6歲這個階段,我給瑤瑤準備了海量的英語動畫資源, 耳熟能詳的Peppa Pig, Penelope, Dora, Caillou, Mickey Mouse, Max and Ruby, Sesame Seeds Street, Little Pony, Arthur, Chuggington, Charlie and Lola, Leapfrog, Alpha Blocks, Word World, Fun with Phonics等等都在我的動畫資源庫里。啟蒙初期, 瑤瑤最喜歡的動畫片就是Peppa Pig,這部動畫色彩明亮,畫風簡單,劇情溫馨有趣,情景對應特別好,很多詞彙句型經常重複,適合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時至今日Peppa一家儼然是卡通屆的大咖,各種以他們為原型的副產品層出不窮,但6年前要找到他們可不容易。隨著年齡增長,到中大班時,瑤瑤持續熱度比較久的另一部動畫就是Little Pony, 翻來覆去聽看很多遍,因為對裡面主角的喜愛,還把英文名字由Aurora改成了Rarity,並立志長大要做一個Designer。上小學後,瑤瑤的動畫時間幾乎被壓縮殆盡,偶爾跟著弟弟一起重溫小時候看過的Peppa 、Caillou、Dora,依舊興趣盎然。


為什麼把動畫放在首位?


把原版動畫放在首位不是因為它最重要,只是因為原版動畫是敲開瑤瑤英語大門的一件利器。


為什麼要選擇原版動畫呢?

1、動畫片集聲光影於一體,擁有不斷變化的畫面、豐富鮮艷的色彩、好聽好玩的聲音,對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特別容易俘獲孩子的心。

2、動畫角色都是以兒童、小動物居多,年齡相仿,容易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激發孩子對人物及劇情的共鳴。

3、原版動畫的精髓在於他的情景對應,孩子可以藉助畫面理解語言。

4、原版動畫的語言大都是口語會話,表達簡單地道,句式短小靈活,用詞通俗易懂,語調生動活潑,更容易模仿和掌握,為以後的口語輸出做儲備。

5、每部原版動畫一般都有好幾季,看完一般都在100集左右,所有的劇情都是圍繞這幾個主人公展開。小朋友對自己熟悉的人物自然會日久生情,而且熟悉的人物也有助於小朋友更好的理解動畫劇情。

6、原版動畫一集的時長在5-10分鐘之間,方便家長把控時間。


所以說原版動畫在英語學習興趣培養上的優勢特別明顯,尤其對母語強勢,初期排斥英語的孩子而言,從看原版動畫入手更有效。


原版動畫如何選?


首要標準就是原汁原味美音英音都可;

其次是主題健康、情節有趣、貼近生活。


按照這兩個標準篩選出一定數量的原版動畫後,接下來的選擇權就交給孩子自己,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只要他們有興趣,文字難度、情節難度、推薦年齡稍大也無妨。在一段時間裡,我會同時提供3-4部不同的動畫給瑤瑤,1-2個月後她就會有自己的喜好和選擇,看什麼看哪一集都由她做主。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沉迷於某一部動畫,而我又想給她進階,選擇語速更快語言難度更大的動畫時就需要花點小心思,比如陪伴觀看,討論劇情,挖掘興趣點等等。

原版動畫怎麼看?


每天固定看30分鐘,我和瑤瑤一起看,但絕不主動解釋或者翻譯,如果她需要我幫助,我一般會在結束之後和她討論。在動畫播放過程中,父母一定要牢記,我們只陪伴不參與!不要干擾孩子,詢問是否理解意思;不要主動翻譯,切記保留動畫的完整性;更不要把動畫當教材,逐句翻譯逐句背誦,這絕對是扼殺英語學習興趣的壞辦法。


聽 音 頻



任何一門語言的習得,聽力輸入是基礎!聽的輸入方式很多,親子閱讀時父母的朗讀,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對話等等都和聽有關,但對於沒有語言環境的我們,僅僅靠這些輸入遠遠不夠,而這時原版音頻的重要作用就凸顯出來。


動畫音頻入手


如何讓孩子欣然接受陌生的英語音頻呢?我的做法是藉由動畫調動興趣,從聽動畫音頻開始。如果說看動畫是吸引瑤瑤愛上英語的手段,那讓她聽動畫音頻則是我想要的結果。剛開始瑤瑤聽的音頻主要是兒歌童謠,自從被動畫成功套牢後,動畫音頻則是每天聽的主要內容。從2歲到6歲,瑤瑤一直不間斷的聽各種動畫音頻,上面提到的動畫我基本都提取了音頻給她聽。我慣常的做法就是這段時間看什麼動畫,就給她放這部動畫的音頻。因為看動畫對視力有影響,每天的視頻時間最多不超過30分鐘,而且孩子都是被動吸收,但是音頻卻可以任性地想放多久就放多久

那個時候只要在家,播放器肯定就在瑤瑤旁邊開著。


原版書音頻開啟


瑤瑤聽動畫音頻的狀態從2歲一直堅持到6歲,在自主閱讀逐漸上軌道時,也就是在小學一年級,才由動畫音頻過渡到章節書音頻。上學後因為時間緊張,沒有太多時間閱讀,聽音頻反而成為瑤瑤最主要的英語學習方式。但凡能利用起來的碎片時間,比如早上起床後,吃晚飯或者是去課外班的路上等等,她都很主動地在聽各種原版音頻,完全不用我提醒督促。我所做的就是留心觀察和隨時更新,關注她聽的狀態,關注她聽的內容和聽的進度,當播放器里的聽力資源都聽完幾遍,當她狀態有所懈怠時,及時補充進新的聽力資源。


由於長期堅持聽音頻,瑤瑤的聽力詞彙和聽力理解能力都很不錯,現在即使沒有看過的章節書完全裸聽,也不影響她對故事的理解,聽的痴迷狀態一如既往。從6歲到8歲這2年,瑤瑤裸聽的章節書音頻主要有Mercy Watson, The Boxcar Children, My Weird School, Junie B Jones, Magic Tree House, Horrible Henry, Nate the Great,A to Z等


音頻如何選?


從上面看,瑤瑤在啟蒙過程中兒歌童謠、動畫音頻、原版書音頻都有用,那到底如何選呢?這三類音頻資源的選擇只有兩個標準:一是原汁原味,二是興趣第一。除此之外就要考驗父母的功力和眼力,何時提供及如何使用。


資訊時代,各種資源垂手可得,語感啟蒙、WeeSing、SSS、Mother Goose、Susie Tallman,隨便哪一套都有上百首兒歌童謠。瑤瑤3歲前反覆聽過好幾遍,但她對這些兒歌童謠的熱情遠不及動畫音頻。自從能聽懂動畫音頻後,兒歌童謠就被她棄之。從我個人功力的角度,我也是希望她能多聽動畫音頻,因為聽動畫音頻對聽力訓練的效果比兒歌童謠更好,聽音頻的同時能浮現畫面,能更好的起到情境對應的作用。所以自從她愛上動畫音頻後,我就順勢而為,做好動畫音頻的儲備庫,及時更新補充新的資源。


在初期啟蒙階段,對音頻資源的提供及使用上我完全尊重她的喜好,主要提供主題吸引她的興趣,難度符合她的水平的動畫音頻。當然我在繪本音頻的引導上一直做的不夠好,由於瑤瑤不喜歡聽繪本音頻,我也沒太花心思,繪本音頻聽的少是造成她自主閱讀起步慢的一個原因。


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都各不相同,兒歌童謠對瑤瑤沒有太大吸引力,但是對3歲時的弟弟就特別管用,經常聽一段時間後就自己開始唱,對於有視頻的兒歌童謠更是喜歡,自己跟著視頻模仿。所以在符合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孩子的興趣是第一位的,只有他感興趣的東西,才會發自內心的主動去聽去看去學去唱。而現在4歲的弟弟也喜歡上了動畫音頻,最近特別迷Paw Patrol, 三季的動畫音頻翻來覆去聽好多遍。


通過對瑤瑤啟蒙階段的反思,不管是兒歌童謠、動畫音頻還是繪本音頻都有各自的功能,但是也有各自的局限,所以這三類音頻資源最好結合起來立體使用。在使用中去發現引導孩子的興趣,抓住他們興趣的火花,及時補充他感興趣的資源,這樣興趣的小火點才能慢慢變成小火花。


能聽懂英語音頻嗎?


有的媽媽會質疑能聽懂麼?剛開始我也心存疑惑,但堅持一段時間後,瑤瑤會主動要求開MP3聽音頻,並且對自己喜歡的某幾集動畫會反覆聽,邊聽邊樂,特別投入。我想動畫片中的情境畫面和MP3里的音頻在她的腦海中已經產生了對應和連接,她能理解自己聽到的內容,所以才會聽的津津有味,欲罷不能。在這裡我真心希望媽媽們不要老糾結孩子能聽懂嗎?怎麼才能知道孩子聽沒聽進去?怎麼才能知道孩子學沒學會呢 ?在我看來,這些都不重要。只要孩子準備好了,就一定會給你驚喜!與其花時間在那裡糾結質疑,不如每天花時間默默的計算一下你給孩子聽了多少?看了多少?讀了多少?在兒歌童謠、動畫音頻和原版書音頻積累上幾十幾百個小時之後再來考慮聽不聽得懂的問題。


聽音頻有什麼作用?

1

幫助孩子熟悉英語的韻律節奏,培養語感,為有感情地流利朗讀打下基礎


聽音頻的關鍵在於熟悉英語的韻律節奏,培養語感,而不在於聽懂每個單詞每句話。瑤瑤一路以來的聽,我很少去糾結她聽懂了多少單詞、多少句子,她對自己所聽到的內容都是整體理解,裡面有些單詞她肯定不知道,但不妨礙她對整個故事的理解。最近這一年我們參加了很多閱讀挑戰,聽了很多孩子的朗讀音頻,也有媽媽來交流為什麼瑤瑤的英語朗讀流利且有感情?我自己的感受就是,朗讀的好壞不在於單個單詞的發音標不標準,而更重要的在於音和音之間的銜接,比如弱讀、連讀、重讀、省略等,在於意群的劃分,在於如何斷句。而瑤瑤真的明白怎麼做以及為什麼這些道理嗎?她肯定說不上來,但是她能做到,我想這完全得益於她多年的聽力積累。


所以在朗讀方面暫時有困難的孩子,不是TA的「讀」有什麼問題,而是TA的「聽」積累不夠。要想做到有感情地流利朗讀,不要僅在「讀」上下功夫,更應在「聽」上下功夫,繼續多聽各種優質的原版音頻,兒歌童謠、動畫音頻和繪本音頻,保證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語音頻的輸入,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熟悉韻律節奏,培養聽音辨音的能力是個長期工程。聽力積累不夠,語感不好,要讀好很難。


2

聽音頻能幫助孩子自動糾音正音


英語語音的標準程度取決於優質原版音頻的輸入量,糾音正音的重任要交給原版音頻。許多媽媽都擔心自己發音不標準,擔心用不標準的發音讀繪本會誤導孩子,這樣的顧慮可以理解。但據觀察瑤瑤的英語學習,發現多聽原版音頻能幫助她自動糾音正音,她現在的讀更傾向於原版音頻,而非我的語音,而且很多時候她還會指出我的個別單詞發音不標準,比如ing。這和我們說中國話是一個道理,同一個屋檐下,我家既有普通話,還有四川話、東北話,但瑤瑤的普通話卻相對標準,英語語音輸入也是一個道理。


3

聽力詞彙轉化為口語詞彙,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原版音頻聽得多,聽力詞彙就越豐富,聽力理解能力就越強,就更願意主動去聽,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而當聽力輸入積累到一定的量,聽力詞彙和聽力理解能力就會很自然地轉換為口語詞彙和口語表達能力,口語輸出就比較自然,說話用詞就比較地道。正如瑤瑤所言,很多詞非常自然地就come to her head。


去年9月瑤瑤第一次在線下機構上英語課,全外教授課,純原版教材,她適應的非常好。今年暑假瑤瑤又去參加了一次英語夏令營,五天四夜和10個國外導師朝夕相處,從日常用語到天文地理,不僅都能聽懂,而且與導師們交流順暢,這次夏令營帶給她很多美好的回憶,也再次激發了她學習英語的熱情, 我想這一切也要歸功於她多年的聽力積累。


4

聽音頻還能帶動閱讀和寫作


上小學後,幾乎所有的章節書我們都是先聽後讀,在聽過幾遍音頻後,瑤瑤基本上拿起來就能讀,而且語音語調惟妙惟肖,感情和語氣都處理得很好。多聽音頻帶動了閱讀,而多聽多讀又進一步帶動了寫作,現在瑤瑤剛接觸英語寫作,雖然練筆次數不多,但至少不會抓耳撓腮無從下筆,更多關於英語寫作的體會將在今後的學習中不斷分享。(我們很期待後續關於寫作的分享啊!)


讀原版(繪本+分級)



瑤瑤的原版書閱讀之旅


從2歲到5歲這個階段,我幾乎每天都堅持給瑤瑤親子閱讀英文書,這一階段既有原版繪本也有分級讀物,但是以原版繪本為主,分級讀物為輔。即使讀分級讀物也選擇故事性趣味性強的分級系列如Harper Collins公司的I Can Read系列, Random House公司的Step Into Reading系列等作為親子閱讀的素材,基本不使用以教識字為目的的Phonics讀物。


5歲多開始學習自然拼讀之後,主要從6歲到8歲這個階段,瑤瑤的閱讀轉為分級讀物為主,原版繪本為輔,閱讀方式也由啟蒙初期的親子閱讀逐漸轉變為自主閱讀。要讓孩子真正實現自主閱讀,自然拼讀的學習是必須的,而分級讀物在幫助孩子學習鞏固自然拼讀,並順利過渡到自主閱讀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要把自然拼讀真正學好用好,必須要保證橫向和縱向的分級閱讀。因此從開始學習自然拼讀開始,我就選擇了Phonics Reader讀物,比如朗文機靈狗、麗聲拼讀系列、牛津閱讀樹系列,尤其是牛津閱讀樹,這是把趣味性和語言進階完美結合的分級典範。瑤瑤就是在自然拼讀的學習和分級讀物的閱讀中逐漸走向了真正的自主閱讀。


從7歲到8歲這個階段,隨著自然拼讀知識日益鞏固,自主閱讀能力越來越強,我開始嘗試讓瑤瑤自主閱讀初級章節書,從Magic Tree House,My Weird School到Junie B Jones,Horried Henry等等。


什麼是繪本?什麼是分級讀物


繪本(Picture Book)是圖畫與文字完美結合的一類書,其中圖畫是靈魂,不僅圖解文字,更參與故事的講述。而原版英文繪本中的圖畫更能和英語起到情景對應,相得益彰的作用,是英語啟蒙過程中培養語感、習得語言的絕佳素材。


分級讀物(Graded Reader, Leveled Reader), 則是按照由易到難的級別,幫助剛開始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孩子從親子閱讀逐漸過渡到自主閱讀的讀物。分級讀物的圖畫不如繪本精美,趣味性和邏輯性都不如繪本強,但分級讀物的設計循序漸進,用詞和句式簡單、易讀、易懂,重複性較高,符合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具有學習性,適合孩子一級一級進階閱讀。常見的分級讀物如Oxford Reading Tree(ORT)系列,Usborne Reading系列,I Can Read系列,Step Into Reading系列,Ready to Read系列等。


如何親子閱讀原版繪本和分級讀物?

啟蒙初期,英文親子閱讀最關鍵的不是讀單詞讀句子,而是引導孩子去發現書中的樂趣。

首先用中文輔助,和孩子一起看圖品圖評圖,找細節猜內容,讓孩子理解圖中的故事。在此過程中,一點點滲透英文的表達方式,引導孩子將畫面和單詞句子對應起來,實現情景對應,而不是逐字逐句去翻譯。當然書中的名詞,比如貓、桌子、大樹等,意思固定單一,那就直接翻譯,我們要避免直接翻譯的是一些動詞形容詞。需要注意的是,給孩子讀多少英文完全看孩子能理解多少,如果孩子只能理解一個單詞一個短語,那就不要讀整句。通過中文-圖片-英文的過程,讓孩子先吸收部分英文的表達方式,再慢慢地加大英語的輸入量,直至整句乃至整段輸入英文,最後孩子終會接受整本的英語閱讀。

以原版繪本和分級讀物為素材,以親子共讀為形式,不提問、不歸納、不背誦,只是在親子共讀的溫馨過程中,孩子將很自然的習得英語。


自然拼讀的系統學習



從2歲到5歲,通過看動畫、聽音頻、讀原版的家庭英語啟蒙方式,瑤瑤已經具備一定的語感及聽音辨音能力,我想自然拼讀的學習應該提上日程啦。這期間我通過一些教材、音頻、動畫及網站資源讓她學會了26個字母的發音,但是自然拼讀知識不僅僅是這26個字母的發音,因此在瑤瑤5歲時我開始尋找培訓機構和專業老師,打算系統學習自然拼讀。


在我和瑤瑤忙碌試聽於各大英語培訓機構之後,發現和我理想中的自然拼讀學習差距甚遠。在我三年前考察的英語培訓機構裡面,不是在教口語和句型,就是在教詞彙和語法,即使有個別培訓機構開設自然拼讀課程,也是淺嘗輒止,學完26個字母就結束了,誤導家長26個字母音就是自然拼讀的全部,學完後就能解決聽寫實現自主閱讀。


培訓機構的不滿意讓我決定選本教材自己教,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一是孤軍奮戰很難堅持;二是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我們都是從國際音標一路學來,對於自然拼讀中44個因素的正確發音,對於如何真正的將單個音素合成單詞再反之分割單詞,如何從單詞到短語再到句子,如何實現自主閱讀和更高級別的寫作,當時的我在幫助瑤瑤學習時也是很困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