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男孩要"三不管",父母可別太嚴格,現在調皮長大可能更優秀

靜香媽媽小課堂 發佈 2020-06-14T22:40:00+00:00

中國家長向來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再加上男孩是未來的一家之主,擔負著一個家庭的責任,所以對男孩的教育很嚴厲,要求也極為嚴格。

中國家長向來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再加上男孩是未來的一家之主,擔負著一個家庭的責任,所以對男孩的教育很嚴厲,要求也極為嚴格。

然而在科學育兒的今天,要想男孩子能成為可造之材,爸媽不用太嚴格,更要記住"3不管",小時候調皮長大更優秀。

養育男孩要"三不管",現在調皮長大可能更優秀,家長可別太嚴格

1、 孩子拆家——不要管

男孩子天生就要比女孩更加好動,尤其是當孩子產生了自我意識,行動能力更加強的時候,這個時期的男孩真的像一個"小惡魔",讓家長頭疼的不行。

把自己的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家裡的衛生紙全部抽出來,甚至是爸爸媽媽的重要物品都有可能被翻出來,這讓家長氣得不得不訓斥懲罰孩子,以免再犯。

其實孩子這些"拆家"的行為是探索能力發展的表現,多動手有助於促進大腦發育。但是這並不代表放任孩子不管,怎麼拆都行,家長要培養孩子身邊,明確告訴他哪些可以動,哪些不能動,滿足孩子的探索欲。

2、 孩子有好奇心——不要管

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說過:人永恆的就是求知慾與好奇心,這是不可改變的特性。由此可見,不管大人還是小男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

男孩子遇到了陌生、新奇或好玩的事物,總會被吸引,並且想要去一探究竟,否則就會心心念念這件事情,這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無法逃脫這種本能,但同時這也是一切探索、了解的源泉。

不去"管"兒子的好奇心,能有效激發孩子的求知慾,也能順應幼兒心理發展規律,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做父母的可以發現,男孩子在幼兒時,就喜歡用手抓這個或抓那個,也喜歡把手裡夠到的東西塞在嘴裡,這種行為並不是在胡鬧,而是男孩子的一種好奇心驅使他做出這種舉動,正是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美國學者希克森特米哈伊提出,"創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孩子的好奇心是探索與學習的關鍵,所以要積極培養。

在生活中,鼓勵孩子觀察周圍的環境,可以是一棵樹、一隻蝴蝶和一朵白雲,只有觀察才能產生興趣,獲得一定的見識和經驗。在孩子對一件事情感到疑問時,家長一定要引導其一起去解決問題,讚揚他"問得好,不如我們一起去探討解決問題!"而不是一手包辦。

3、孩子交朋友——不要管

小男孩都喜歡拉幫結夥帶出去玩,不少家長擔心自己家孩子學壞,每次孩子出去玩都要阻撓,甚至還刨根問底,問孩子要和誰一起出去玩,甚至還管孩子教什麼朋友。

你總是管孩子交朋友,容易讓孩子養成孤僻的性格,變得很不合群,等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很容易被人孤立,長大後工作和生活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其實有很多時候你不去管,孩子反而會更加出色,往往很多時候你不去管孩子,反而讓他更好地去成長,如果管得太嚴了,反倒起反作用,我建議各位父母,養男孩一定要記住上面這3不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