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音樂人開始想「逃離」東京

中國音樂財經網 發佈 2020-06-15T06:40:14+00:00

好消息是大多數日本歌手在流媒體的銷售成績在上升,疫情期間很多現場演出的網絡播出點擊率也呈上升趨勢,尤其是日本各大流媒體平台推出限定推送服務,讓多數歌手依然有機會持續出現在大眾視野,不至於因為一場疫情直接被歌迷忘記。商業 | 重建夜間經濟,全球現場音樂復甦進行時。

已經是2020年的6月了,「疫情」對以音樂為中心的娛樂產業的影響還在逐漸加強,並沒有因為疫情得到而更好一些。即便國內很多城市已經降為二級防禦,但是舉辦活動、演出還似乎很遙遠。

現場演出受重創

疫情對日本音樂產業的影響似乎尤為明顯,畢竟日本的演出行業更為活躍。長久以來,日本人喜歡傳統的聽音樂方式,習慣走到音樂環境中去……但是現在,大型演出基本不要想,就連小型livehouse都陷入持續關店的困境。

3月上旬大阪一家livehouse出現感染者,密集環境之下成為大傳播者,之後政府將livehouse定為最危險傳播源,4月7日日本政府下令禁止livehouse營業,隨著時間推進,5月連休假期中,音樂演出同樣全面禁止。目前最新的消息則是在未來的兩個月之內,livehouse不可能開啟。日本著名的livehouse「E.L.L」的店主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的時候談到「……到目前為止,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疏解livehouse的困境。雖然政府有一些休業的補助,但是杯水車薪,不足以補償休業的損失……即便是是這樣,我們依然想辦法堅持……」

△ 很多小型livehouse想辦法自救,並呼籲大眾參與"新冠疫情期間Jazz livehouse援助計劃"

「音樂科技元年」打破地域限制

當然並非沒有好消息。好消息是大多數日本歌手在流媒體的銷售成績在上升,疫情期間很多現場演出的網絡播出點擊率也呈上升趨勢,尤其是日本各大流媒體平台推出限定推送服務,讓多數歌手依然有機會持續出現在大眾視野,不至於因為一場疫情直接被歌迷忘記。尤其是當紅歌手星野源開啟了「居家網紅式彈唱」之後,更多的歌手加入進來,表演、創作、連線合作……網際網路音樂熱度很高。甚至有行業研究提出,2020年是日本「音樂科技化」元年。

△ 日本文化市場從來都不缺少創造性,利用大數據、使用最新科技,重建音樂商業生態圈

只是,不少音樂從業人認為雖然網絡上看似一片熱火朝天,但是其實還是只限於那些本來就已經很有名氣的歌手,對於那些剛剛進入行業的新人、或者在疫情之前還沒有成為名人的歌手來說,網絡雖然空間無限大,事實上幫助卻很少,既不能銷售音樂,也沒有機會參與活動增加曝光度……

日本音樂產業評論人大多認為今後的音樂產業將進一步朝著在線服務的方向發展。當然日本人喜歡的現場演出依然會持續增加,但是這要看疫情的情況。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如果疫苗不能儘快研發出來,新冠病毒的影響是持久性的,非有幾年的時間不能恢復正常。

大多數正在東京或者以東京為發展中心打拚的年輕的音樂人開始考慮是否離開東京,他們的想法是在疫情之下、或者後疫情期間,把時間耗在東京這個地方是否是必要的。

「臨時收入高」和「活動多」讓人不忍離去

這些人用排除法來決定去留。他們認為以東京為中心發展的好處無外乎有兩個。

第一、在東京發展,「生存」簡單。

雖然都知道在東京生活成本很高,但是也比其他城市容易找工作,而且薪水按小時、按周計算,也比其他城市要高。

「並不是否定在東京發展的好處……」不少音樂人這麼說,「但是在線掙錢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的,可能和人的性格相關。但是在東京,還是有很多臨時工作可以干,這保證了基礎的生存問題。「沒有後顧之憂,自然可以沉下心來做音樂。」

其次,東京的「音樂活動」最多。

「而且活動還會更多。」雖然收到疫情的影響,商業活動、現場演出在近期都不能舉辦,但是畢竟是不是永久性的,隨著疫情逐漸收到控制,人們會重新走出家門。東京是商業和文化中心,無論是商業活動還是現場演出都比其他城市規模大和頻率高。再有就是在疫情之後,人群的聚集也比其他城市要容易。更不要說,東京的音樂環境還是最好的:音樂事務所、唱片公司在日本首屈一指。

以上兩點是音樂人考慮常駐東京的理由。理由雖然簡單,的確是關鍵的兩項。「生存」和「機會」是闖社會最重要的兩點了,無論是誰!

「固定成本高」和「競爭對手太多」讓人轉移陣地

最終還是繞不過生活的艱難。在東京闖蕩的人最在意的是生活的固定成本,最讓人揪心的大概就是房租了。有人算過一筆帳:如果在東京的近郊居住,房租就可以便宜很多,雖然進城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每個月6萬日元不僅可以租很好的房子,家具一切都不用操心。

而且在日本交通不是問題,非常方便。如果要住在郊外的話,不僅可以開車,還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如果每個月能省下2萬日元,一年則可以省下24萬,可以用來購買音樂設備、唱片、還可以增加錄音的次數……這樣一想,真的不一定非要住在東京。

至於競爭對手太多這件事情其實很難說好壞,其實就是有不少人都盯著同樣的商業活動,希望自己得到出頭的機會。但是,說實話,歌手參加這樣的活動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思,因為參加商業活動不是自己的演唱會,大多內容雷同。很多音樂人認同與其留在東京參加可能的商業活動,不如在其他城市打出自己的名氣,先得到地緣歌迷,在打入更大的圈子事半功倍。而且還有網際網路呢,在東京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名,但是即便在一個小的城市中,只要能得到關注,網際網路變成了加速器。

網際網路環境到位一切都可替代

在日本,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媒體的覆蓋及使用完全不受限制,從2017年開始逐漸受到日本人的喜愛;無論是音樂人還是挺音樂的人都慢慢接受流媒體方式;各種音樂輔助器材無論是網絡還是實體店都非常發達;作品在線上發表可以自己動手,還可以找一家不錯的服務商來輔助進行;即便是實體唱片,在日本還有專門銷售未簽約唱片公司的「地下樂隊」專輯的CD店……這樣一個環境下,也難怪不少年輕人開始動「逃離」東京的念頭。

商業 | 重建夜間經濟,全球現場音樂復甦進行時

這個紮根於成都的唱片公司,似乎受到當地閒適節奏的影響,始終保持著自己不疾不徐的節奏。

商業 | 海外現場演出行業盼重啟

現場演出行業克服了9/11、經濟衰退、大規模槍擊等危機。這一次,它也會熬過去。

——有價值的音樂知識興趣社區

媒體、報告、教育、招聘、社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