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後全職做自媒體的親身感受

職場蛙 發佈 2020-06-15T08:29:32+00:00

幽哥在很早前就說過,自媒體只能當成副業,穩定主業然後考慮發展自媒體,這才是正確的選擇。我,群友陌路,也擁有自媒體頭部帳號,可我依舊非常贊成幽哥的話語——全職自媒體真的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沒有哪個行業的賺錢是理所當然,我們看到的,一般都是表面的光鮮和亮麗。在這背後,卻有人看不見的心酸。

幽哥在很早前就說過,自媒體只能當成副業,穩定主業然後考慮發展自媒體,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我,群友陌路,也擁有自媒體頭部帳號,可我依舊非常贊成幽哥的話語——全職自媒體真的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要全職自媒體。

我屬於個人自媒體類型,和公司運營模式存在很大區別,絕大部分的自媒體人,應該都屬於個人在運轉。

我們總是聽說,靠自媒體可以日入過千、日入過萬、一個月賺打工族一年的錢。這類人是存在的,但他們完全屬於自媒體行業的龍頭,如果一味盯著他們,我們就會產生「倖存者偏差」。

根據我自己在自媒體的經驗,一個人運營的一套或者一類帳號,一個月的總收益超過「稅前5000」的比例大概在10%左右。換句話說,在整個自媒體行業,達不到稅前5000塊錢的人占據了90%。

可往往很多人根本看不見這90%的人,他們的目光被少數人的高額收入吸引。大部分沒有經驗,盲目投入自媒體的人,最終發現自己「一天忙到晚,啥錢掙不到」。

自媒體的門檻特別低,幾乎可以達到「人人自媒體」的條件,哪怕你沒有任何文憑,但是在自媒體行業依舊有機會成為大咖。

正是因為門檻過低的原因,大量人紛紛加入自媒體隊列,就百度旗下的百家號而言,在這裡聚集了多達320萬的自媒體人。

在自媒體行業掙不到錢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人們的目光往往聚焦不到他們,這樣一來很多人就將一些自媒體頭部當成了行業普遍現象,可又有誰知道這可能是一些人一輩子無法到達的高度。

不能全職自媒體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穩定性」,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自媒體是相當不穩定的,即便我擁有頭部帳號,但是我的收益波動也非常大

這個月賺了5萬塊錢,下個月可能就只能5千塊錢,極大的數據波動折磨著每一個自媒體人。不是你文章寫的不好,也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平台才是老大,你說的永遠都不算」。

在公司上班,我們每個人和公司是存在合同的,利益相對來說可以得到保障。可是在自媒體,即便你這個月收入5萬塊錢,下個月就可以讓你每天都是幾毛錢收入。

不是你自己不夠努力,而是平台說了算

自媒體的大環境相當差,因為「小人」非常多。雖然各行各業都存在「小人」,但是自媒體畢竟屬於網際網路,你的帳號是暴露在大眾視野下的,別人想針對你,遠比現實輕鬆很多。

當一個人在自媒體行業取得不錯的成就時,往往就會招來一些人的妒忌之心。他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也不願意讓其他人得到,所以在背地裡他開始做小動作,對你的文章、對你的帳號肆意舉報。

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吃虧的永遠是自己,因為在網絡上,沒有人知道舉報你的人到底是誰。

自媒體特別容易讓人迷失自我

當你的自媒體收入可以一個月達到5萬-10萬塊錢時,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還有什麼工作可以滿足他?

許多人都在辭去過萬的工作,結果在自媒體卻做到了月入5萬,久而久之就會迷失自我。當不穩定的自媒體收入掉下來之後,或許我們壓根看不上幾千塊錢甚至剛剛過萬的工作。

殊不知,我們的價值只有這些,卻因為自媒體迷失了自己。

自媒體會讓人產生孤獨感

既然名字是「自媒體」,我們每個人和外界最大的交流就是網絡,從來都不會出門,一系列的社交都被免除,剩下的只有孤獨感。

當時間久了之後,整個人都可能和社會脫節。

自媒體比一般工作影響身體

我身邊的自媒體人,包括我自己,其實沒有一個人擁有完全健康的身體,這就是自媒體最大的通病。

我們或許會說寫一篇文章的時間並不長,可是入了自媒體行業之後會發現,我們每天還需要找尋素材、關注數據、關注收益等一系列事情。

想要做好自媒體,就必須保證每天都更新,這也讓自媒體成為了「全年無休」的行業。的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吃好年夜飯之後匆匆上樓,因為那天我還要趕稿子。

「久坐不運用」是每個自媒體人都會經歷的事情,雖然給自己定了規劃,可是幾天之後自動廢除。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媒體人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

將自媒體當成副業,是最好的選擇。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要全職自媒體,我見過身邊太多自媒體人「折戟」,而我或許也是接下來的一個。


(本文作者:群友陌路。他有3年新媒體創業經驗,曾經月入20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