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藍 更絢爛

人民網湖北頻道 發佈 2020-06-15T12:06:36+00:00

40歲的黃蓮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布依族人,從小就給阿媽打下手,跟著學做衣服,後來參加比賽還拿過獎,「最複雜的是染色,主要用藍靛,工序多、時間長。

圖為布依族老人在織布。 本報記者 蘇 濱攝

核心閱讀

以布依藍為特色的布依族服飾,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純天然的古老染布工藝,一度受到掉色的困擾。藉助現代科技的力量,當地改進工藝,打開了布依藍產品銷路,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說起布依族,人們會想到柔美含蓄的「浪哨歌」,也會想到別具特色的民族服飾。位於貴州省西南角的冊亨縣,是全國最大的布依族聚集地。地處南、北盤江交匯的夾角地帶,氣候較為濕熱,用土布製作的服飾由於穿著舒適成了布依族的首選。

淺藍色格子長衫、深藍色對襟短衣、藍黑色百褶長裙……這些深淺不一的布依族服飾,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也被稱為「布依藍」。現在,這抹藍色為布依族文化走出大山帶來新機遇。

古老工藝,遇創新難題

走進冊亨縣的大小村寨,每家院子裡都有用竹竿搭起的簡易棚子,這是專門晾曬布依藍的。「木質紡車、腳踏式織布機、藍靛染色,所有的工序都靠手工。」40歲的黃蓮是當地土生土長的布依族人,從小就給阿媽打下手,跟著學做衣服,後來參加比賽還拿過獎,「最複雜的是染色,主要用藍靛,工序多、時間長。」

以前,各家房前屋後都會種些藍靛,到了7、8月,村民會集中收割。「洗乾淨後,阿媽會把它搗碎,放些石灰,用柴火熬汁,得熬一天才行。」之後,黃蓮會用竹棍攪打,直到藍靛凝結,沉積於水,過濾掉其他雜質,就可以放進染缸,調製染料。染布也有層層工序:先將土布染幾個小時,晾乾,再繼續染,一天至少重複4次;最後還得用滾輪壓,再晾乾,前後要持續20多天才能完成。

但是,用染布製作的衣服存在掉色問題。「到了熱天出點汗,脖子上、胳膊上都會染上色,洗衣服的時候掉得更厲害。」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黃蓮只好反覆洗衣服。

儘管藍靛不會刺激皮膚,但布依藍的市場卻受到了影響。「除了自己穿,村民還想賣一些,貼補家用。但外面的人幾乎都不願意買掉色的衣服穿。」黃蓮說。

後來,冊亨縣實施「錦繡計劃」,將布依族土布製作、藍靛染、刺繡技藝等與現代元素結合,推廣民族文化產品。為了解決掉色難題,有些作坊選擇加入固色劑。儘管掉色得到緩解,但由於固色劑是工業原料,導致部分環保指標受影響,這個純天然的古老工藝,仍然面臨改進難題。

現代科技,尋固色訣竅

轉折發生在2017年。當時,雲南人龍治宇打算到貴州做電商。在冊亨,他恰好趕上當地的布依文化年活動,聽當地群眾說,由於衣服容易掉色,多彩的布依族服飾只在節日時才穿。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龍治宇對此十分感興趣。沒過多久,主打布依族服飾的公司註冊成立,龍治宇擔任總經理。經過多方打聽,他跟天津工業大學取得了聯繫,並找到了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專家。

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專家們發現,布依族的藍靛染色技術流傳千年,工藝的完整性不同程度受損,掉色問題愈發嚴重。反覆嘗試後,他們找到了破解掉色的方法。

「在染色前,村民會往缸里加些東西,再放置一段時間,當地叫作『養缸』。」龍治宇回憶,這樣做有點像發酵,通過產生的細菌,增強著色效果。

實際上,藍靛染色的過程,本質上是氧化還原的過程。先藉助還原反應,讓染料溶於水,附著在織物上,進入纖維內。再通過氧化反應,讓纖維內的染料恢復不溶於水的特性,唯有如此,才不會掉色。專家們推測,一些菌株可能在其中起到作用,決定從染缸內的細菌入手,尋找答案。

經過層層篩選、反覆實驗,他們果然找到了還原能力強的菌株,而且通過改造,還能增強其還原能力。「加入這種菌株,以前20多天才能完成的染色過程,現在只需3小時,色牢度很高。」龍治宇說。

有了新技術,藍靛染色這門古老技藝重煥新生。但龍治宇的團隊並未就此止步。從淺藍到深藍,他們將其細分成12種色階,讓藍靛染色工藝邁上新台階。

「最近又接到了日本、韓國等國的訂單,價值超百萬元,過段時間就能陸續交貨。」突破了技術瓶頸,龍治宇對染布、加工的經營模式更加期待,「這些民族服飾具有天然、環保的特點,在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

產業成形,助村民增收

有了染色技術的革新,加上「錦繡計劃」的支持,藍靛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長,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逐漸成形。

「我們跟農戶簽協議,公司提供幼苗,農戶負責種,以不低於市場價的方式集中收購。」龍治宇介紹,這種經營模式使貧困戶增收有了更多可能。

在弼佑鎮各兩村,貧困戶羅成松正貓著腰,在地里忙碌著。眼前這片藍靛綠油油的,共有兩畝多,走進去會沒到小腿,「再長几個月就可以收割,到時候有公司過來收。」

其實,在2019年前,這一片長的還是玉米,整個村子也沒有規模化種植藍靛。「每家多少都會用些藍靛,但基本是在房子周邊種點。」這麼多年,羅成松從未想過還能靠賣藍靛掙錢。

後來,縣裡的公司陸續找上了門。「他們想跟村裡合作,種藍靛。」各兩村黨支部書記楊景都介紹:「經營模式有兩種,村民可以自己種,或者把地流轉給公司,算下來,都比種苞谷有賺頭。」開完院壩會不久,村裡共有280畝土地種上了藍靛,其中貧困戶種的占了大半。

「藍靛全身都是寶,葉子拿來染色,根還能做成板藍根,價格不低咧。」去年年底,羅成松種一畝地凈賺2800多元,之前還惦記著外出打工,現在決定留在家裡,再種3畝藍靛。

不少周邊鄉鎮都成立了合作社,專門統一種植藍靛,同時通過務工、分紅等方式推動貧困戶增收。他們面前,是更加廣闊的市場需求。「一年下來,我們一家公司至少需要1000畝藍靛,以後還會增加。」龍治宇希望,「在推動整個藍靛產業發展的同時,能讓更多貧困戶走上小康路。」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5日 12 版)

(責編:周倩文、關喜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