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穿山甲是瀕危動物,只因它嘴巴「刁」,要換著吃二十多種螞蟻

科普成華 發佈 2020-06-15T16:20:25+00:00

隨著環境的變化,有不少動物動都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或許就是穿山甲了,因為它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珍稀。

隨著環境的變化,有不少動物動都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或許就是穿山甲了,因為它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珍稀。一直以來,專家們都在想方設法人工養殖穿山甲,但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如果您也感到好奇,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管理局發布了一則公告,將中華穿山甲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級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並非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中華穿山甲從「瀕危野生動物」變成了「極危野生動」,所以中華穿山甲距離滅絕僅有一步之遙。據調查,2009年我國大陸境內穿山甲的數量約6.4萬隻,但到2019年穿山甲數量減少了將近一半,若再不採取保護措施,後果將不堪設想。

從全球範圍來看,穿山甲共有8種,其中數量最少的是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它們主要生活在亞熱帶的落葉森林,晝伏夜出,以白蟻和螞蟻的為食。現如今,非法捕殺穿山甲的事件屢見報端,因此我國公安部門也加大了打擊力度,與此同科學家們也在不斷探索人工養殖穿山甲的方法。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科學家們就開始嘗試人工養殖穿山甲,但經過數十年的摸索還是無法找到一套科學的養殖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科學家們為了保護大熊貓,也對其進行人工繁育,但經過幾年的摸索就成功了,而且如今在大熊貓人工繁育領域也取得了突出成就,不僅保護了大熊貓,也總結出了一套保護其他瀕危物種的方式,可惜這套方法用在穿山甲身上卻並不合適。

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兩者的生活習性有很大差異,簡單的說大熊貓吃竹子就能長大,而且竹子又多的是,但穿山甲就不一樣了,它要吃白蟻或者螞蟻。因此,要想人工養殖穿山甲的前提是先養殖白蟻和螞蟻,而且還要不同種類的白蟻和螞蟻,所以這就讓科學家們犯難了,畢竟螞蟻太難搞。

科學調查發現,一隻成年穿山甲一天至少要吃2斤螞蟻,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而2斤螞蟻差不多有半口袋了。另外,穿山甲在自然界中生長時,它還會按照自己的需要捕捉不同種類的螞蟻,因為不同種螞蟻提供不同的營養成分,所以並不是一種螞蟻就能管飽,甚至需要20多種不同的螞蟻,同時還要搭配白蟻均衡飲食結構,可見在沒有學好養螞蟻之前很難養穿山甲。

除了飲食原因之外,還有兩個原因也導致穿山甲養殖難以成功,一個是環境問題,另一個是繁殖問題。就環境問題而言,科學家們發現養殖的穿山甲很容易患上腸胃病,球蟲病和虱子病,以及感染上其他的生物細菌和病毒,究其原因還在於環境問題。因為穿山甲其實很嬌氣,它渾身鱗片,必須生活在25℃的恆溫環境,所以它在自然界時總會換不同的地方打洞生活,但被養殖之後可選的範圍就有限了,如此也就導致了細菌和病毒的產生,對其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再說繁育問題,穿山甲自身繁殖緩慢,通常每年4-5月交配,孕期長達7個月,而且每年只繁殖一胎,每胎也只有一個幼崽。綜上所述,養殖穿山甲的條件極為苛刻,不僅受到外部環境和條件的制約,也受到穿山甲自身生物特性的制約。最後,小編想說的是,目前我們最迫切的是保護好自然界中的穿山甲,並嚴厲打擊偷捕和買賣行為,為它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小編希望,將來隨著科學家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能早日探索出養殖穿山甲的科學方法,到那時候穿山甲也就不會再面臨滅絕的危險,同時也能讓人與自然,人與動物變得和諧相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