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家裡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還不利於孩子成長

果兒媽媽育兒記 發佈 2020-06-15T23:29:12+00:00

#育兒爆文賽#我國有句老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兒也是一樣的,若是早期教育失敗了,就相當於沒有給孩子打好根基,根基沒有打好,未來做什麼都難以挽回了。

#育兒爆文賽#

我國有句老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兒也是一樣的,若是早期教育失敗了,就相當於沒有給孩子打好根基,根基沒有打好,未來做什麼都難以挽回了。

我國著名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節目中,說出了當代家庭育兒中的一些問題:「當今社會有很多家長,他該管的時候不管,他不該管的時候他開始管。」

然而這樣的父母絕對不在少數,若是發現孩子的問題,沒有及時糾正、引導,這些小毛病就會逐漸成長成影響孩子未來的大問題,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而且孩子長期存在這種行為,父母在養育的過程中也會感到很累,還容易養成孩子很多壞毛病,對於孩子後天的性格、情商發展都有不利的影響。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物,只要家長在孩子兒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為孩子指出哪條屬於他的路就足夠了。

所以不管家裡誰帶娃,有以下4個行為要立馬停止,不然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請立馬停止這4個行為

一、包辦孩子的一切

在生活中總一些父母為了展示自己有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就幫助孩子穿衣、收拾屋子等等,幫辦孩子的一切,並非常自豪的跟別人炫耀,我家孩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用他親自動手。

殊不知自己的行為正在一點一點的破壞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這會讓孩子失去很多鍛鍊自己的機會,若小時候沒有嘗試過這些事情沒長大後遇到這些事情時往往會變得束手無策。

因此家長一定要立馬停止這種行為,若是真的愛孩子,那就多給他一些嘗試的機會,讓孩子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為家長只要保證孩子的安全就足夠了。

二、追著孩子餵飯

吃飯是我們每天必須進行的一件事情,由於孩子剛出生時,並不具備自己吃飯的能力,因此家長都會進行餵飯的行為,但是超過1歲之後還餵飯的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些壞毛病。

這就是為什麼國外寶寶自己吃飯都很香,而中國父母變著花樣讓孩子吃,孩子都不肯多吃一口的根本原因。

經常追著孩子餵飯,不僅很累,而且還容易讓孩子變得不愛吃飯,有的孩子還會跟家長說「我吃飯有獎勵嗎?」這種話,這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不好,尤其是到了幼兒園,父母不可能天天到幼兒園去給孩子餵飯,而沒人餵飯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會挨餓一天。

同時這個樣子還很容易讓寶寶形成驕縱的性格,這無疑是增加父母將來將於孩子的難度。因此希望有這種行為的父母,從今天開始停止這種害孩子的行為。

三、對孩子的哭鬧妥協

面對孩子一些無理的要求,你們一般是選擇妥協還是堅持原則呢?

相信大部分家長肯定都會說堅持原則,但孩子若是用哭鬧威脅呢?尤其是在公共場所,你是妥協還是任由孩子哭鬧,吸引周圍的人圍觀?

這時很多家長的原則就會出現動搖了吧,比較圍觀的人多了會讓父母感到很丟臉,大部分家長遇到這種情況都是抓緊滿足孩子,然後帶他走,但孩子發現這種行為可行,以後每次家長不滿足,就會用這種情況來威脅父母,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會在無形中給孩子形成不正確的三觀,因此家長一定要立刻停止。

四、讓孩子悶在家

有很多家長都特別喜歡讓孩子悶在家中,無論外面天氣好壞,都不讓孩子出去玩。

因此總是擔心孩子太小,在外面受傷或者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很多孩子都已經十四五歲了,但是家長仍然將它拴在家中。

果兒媽就認識一個這樣長大的孩子,她今年已經16歲了,但是連公交車都不會坐,問了原因才知道以前出門坐公交都是和媽媽一起,從來沒有自己坐過,所以不知道怎麼坐公交。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若是長期給孩子困在家中,不讓孩子有探索世界的機會,那麼孩子就會逐漸對未知的事物失去興趣,變得生活失去嚮往,只會每天渾渾噩噩的混日子。

開拓孩子的眼界,寓教於樂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的一樣: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並不等於有錢的父母,就想給孩子準備幾套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是卻能夠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同時閱讀也能夠活躍大腦細胞,使孩子的頭腦更加靈活,變得更加聰明!

果兒媽作為一名資深的童書編輯,對於兒童繪本的挑選非常嚴格,不僅注重圖書的內容質量,其印刷是否環保等都是要進行考察的,但是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不僅內容豐富,色彩鮮艷,而且還採用環保印刷,對孩子沒有危害,這樣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這套書一共有10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家長要抓住孩子3-6歲的黃金期,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讓孩子受益終生。

618活動期間,10冊不過是59.8元平均一本不到6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

家長們還可以藉助3-6歲這個機會,培養孩子背誦中國古詩詞,為孩子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大家還記得詩詞大會上的武亦姝嗎?

詩詞大會火爆的時候,就有好多家長給我留言,希望自己也有個這樣的孩子……

那麼接下來,我為大家推薦一款適合2~12歲孩子閱讀的中國最美古詩詞《跟著爸爸學古詩》。

跟著爸爸學古詩:人情之暖、懷古之思、家國之愛、山川之美。央媒「金話筒獎」著名播音主持人蘇楊和孩子一起品讀詩詞韻律之美。《跟著爸爸學古詩》全書一共4冊,是由是三個爸爸的父愛之作,給全天下孩子一份親子共讀的禮物。

《跟著爸爸學古詩》的特點是按主題分冊,單本輕,字號大,插圖精美,畫工精緻,就是不知道這麼多得背到什麼時候了,中國古典繪畫作品,並附有二維碼,掃描即可聆聽。

《跟著爸爸學古詩》原價需要168元,我為大家申請了專利,在這裡購買僅僅需要88元即可,教會孩子背古詩是一輩子的財富,與其讓孩子天天玩手機,看電視,不如讓他們在書籍中尋找快樂。#母嬰優品大賞#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