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這6類「健康零食」給騙了,兒保醫生真的不建議給孩子吃!

西瓜皮親子學堂 發佈 2020-03-19T14:57:35+00:00

沒有不愛吃零食的孩子!琳琅滿目、美味可口的零食連大人都擋不住誘惑。零食雖好吃,但並不都健康。特別是有一些看似營養、但給孩子吃了有害無利的零食,尤其需要我們擦亮眼睛。零食是把「雙刃劍」,選對吃對才關鍵!兒保專家周敏特別提醒:以下6類極具迷惑性的零食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沒有不愛吃零食的孩子!琳琅滿目、美味可口的零食連大人都擋不住誘惑。


零食雖好吃,但並不都健康。


特別是有一些看似營養、但給孩子吃了有害無利的零食,尤其需要我們擦亮眼睛。


零食是把「雙刃劍」,選對吃對才關鍵!


兒保專家周敏特別提醒:以下6類極具迷惑性的零食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01


所有非正餐時間吃的各種少量食物和飲料都屬於零食。


孩子正處於身體生長發育的階段,學齡前的孩子需要「三餐兩點」,才能滿足每天的營養需要,而上了小學的孩子,也最好能安排課間適量加餐。


純牛奶、酸奶、新鮮應季蔬果,都是理想的健康零食;


而糖果、冰淇淋、奶油蛋糕、薯片等,是很多家長都知道避而遠之,儘量不給或少給孩子吃的。


還有些好吃的零食似乎感覺還比較健康,但如果細看下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就會發現它們原來也含有不少的「添加糖」、「隱形鹽」、「反式脂肪酸」……給孩子吃的時候千萬要悠著點兒。


山楂卷、果丹皮、果脯


這類酸酸甜甜的小零食,通常認為可以「開胃、助消化」,其主要成分為山楂、白砂糖、水和食品添加劑。


在其營養成分表中可以發現,每100g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80g左右,除山楂本身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外,其他絕大部分都是白砂糖。


100g山楂卷所提供的能量大約是同樣重量2兩熟米飯的3倍。


因此,對於已經超重或肥胖的孩子而言,最好不吃或儘量少吃這類小零食。



乳飲料、果蔬汁飲料


乳飲料名稱為「XX乳或奶」,看似健康,但乳飲料、果蔬飲料、碳酸飲料等的含糖量多在8%-11%之間。


若為一瓶400毫升的飲料,就可以喝下約40g糖。


食品飲料中的「添加糖」包括蔗糖(白砂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果葡糖漿等,過量攝入可導致兒童超重、肥胖、齲齒,並會增加青少年和成年後的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


果蔬汁飲料中的果蔬汁含量僅要求在10%以上;


而「果味飲料」甚至可以不含果汁,完全用糖、甜味劑、酸味劑、香精等食品添加劑調兌而成。


因此,要幫助孩子從小養成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的習慣。



雜糧酥、沙琪瑪、曲奇餅乾


很多家長會給孩子這些獨立包裝的小點心當零食,「雜糧」聽起來很健康吧?


如果是正餐的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或者孩子的身體活動量較大,臨時補充些高能量密度的小零食是可以的。


但是,提醒家長要了解並養成看食品營養標籤的好習慣——名稱中含有「雜糧、粗糧」的不等於是健康食品;


有些全麥食品也未必是真全麥,可能只是在白麵粉中添加了少量胚芽和麩皮。


為了使粗雜糧的口感酥脆或軟香,往往要在其中加入較多的植物油或黃油、奶油、煉乳等,「添加糖」也不會少。


某種雜糧酥每100g的脂肪含量高達40g,相當於成人全天脂肪推薦攝入量的近70%,每吃下10g的一小塊就相當於半碗米飯的能量了。



牛角起酥麵包、塗層夾心麵包


西式麵包糕點種類繁多,外觀和口感都很誘人,有些媽媽還會自己烘焙製作,便於控制油鹽糖的添加比例。


如果當早餐吃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若經常作為零食加餐,就容易使攝入的能量、脂肪和糖分等超標,埋下健康隱患。


另外,要引起注意的是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我國食品標準規定,產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就可以標註為「0」。


但是,配料表中的「起酥油、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植脂末、奶精、代可可脂」等,可都是反式脂肪酸的別名。


如果每天吃了多種、多量這類糕點及飲料、油炸食品等,累積攝入的反式脂肪酸就可能超量了。



調味豆製品、加工肉製品


大家都知道辣條、薯片不是健康零食,可超市裡的調味豆製品、肉乾、肉脯等,富含蛋白質,都可以放心給孩子吃嗎?


再次強調,為了健康多花1分鐘看看食品標籤就一目了然啦!


某種調味豆腐乾的配料表中,主要有大豆、水、植物油、食用鹽、味精、香精、醬油、赤砂糖、香辛料及多種食品添加劑等。


不僅能量、脂肪含量較高,更不利於健康的是鈉含量過高。


兒童每天的鈉推薦攝入量為1200毫克(相當於3g鹽),而這類食品每100g的鈉含量少則數百毫克,多的已經超過2000毫克。


包括像牛肉乾、肉脯等肉類零食,也存在調味料較多和鈉含量過高的問題,建議只能給孩子少量食用。



高鹽堅果、糖漬堅果


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酥脆可口,大人孩子都愛吃,但在琳琅滿目的堅果類零食中哪些是適合孩子吃的,哪些又不建議給孩子當零食呢?


先要強調的是最好選擇原味堅果,那些鹽焗、糖漬或者添加黃油、蜂蜜、香料等複合調味料的堅果是不適合常吃的。


其次堅果畢竟是屬於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成人每天的推薦攝入量是10g,兒童也不宜超量食用。



10克堅果大約只相當於8-9顆大杏仁(扁桃仁、巴旦木)或4-5顆腰果或3-4顆夏威夷果或1個半核桃。


最後還要注意吃堅果的安全,在進食時,叮囑孩子不要跑鬧、說話和苦笑。


02


零食也分級!按照這張表給孩子吃零食吧!


零食那麼多,怎麼知道該吃哪些,不該吃哪些呢?


別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和營養學會不僅將零食分為9大類,而且在每一大類里,又根據零食的營養特點和健康程度進行了歸類。


按可食用頻率推薦了3個級別,即「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量食用」,您跟著建議指南來實施就可以了。


零食分為9大類:


  1. 肉、蛋類
  2. 穀類
  3. 豆及豆製品類
  4. 果蔬類
  5. 奶及奶製品類
  6. 堅果類
  7. 薯類
  8. 飲料類
  9. 糖果、冷飲類(舊版算兩類)


可經常食用


推薦:每天食用


舉例:純鮮牛奶、純酸奶、水煮蛋、黃瓜、香蕉、蘋果、全麥麵包、煮玉米、蒸煮烤紅薯、100%純果蔬汁等。


這類零食採用純天然食材,經過較少加工而成,新鮮、原味,能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或膳食纖維。


並且油、鹽、糖的含量較低甚至不含有,不存在「添加糖」、「隱形鹽」和「反式脂肪酸」的問題,家長可以放心給孩子選擇食用。


適當食用


推薦:每周1-2次


舉例:海苔、滷蛋、火腿腸、水果沙拉、奶酪、滷豆干、含糖少的鮮奶或水果冰激凌、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等。


理由:這類零食對食材進行了加工、調味、再制的過程,雖然能提供較豐富的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


但由於加工過程中添加了糖、鹽或脂肪含量較高,若兒童食用過多,易形成重口味的飲食喜好,家長應權衡利弊,控制寶寶不宜多吃。



限量食用


推薦:每周≤1次


舉例:炸雞、炸薯條、奶油蛋糕、奶油夾心餅乾、水果罐頭、果脯、煉乳、果味飲料、含糖高的冰淇淋、糖果等。


理由:這類零食是典型的高鹽、高糖、高脂肪食物,所含能量過高,有益的營養素成分卻很少。


不僅容易造成兒童超重、肥胖、齲齒,還會增加青少年和成年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


建議儘量不給孩子選擇此類食物,最多每周偶爾吃1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