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不專注,其實是父母的鍋,有這個習慣的趕緊改掉

90育兒 發佈 2020-03-02T22:02:11+00:00

幼兒心理學證明,孩子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越短:2歲寶寶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長大約為7分鐘,3 歲約為9分鐘,4歲約為12分鐘,5歲約為14分鐘。

生活中,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關注,但是卻往往忽略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的專注力。

幼兒心理學證明,孩子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越短:2 歲寶寶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長大約為7分鐘,3 歲約為9分鐘,4歲約為12分鐘,5歲約為14分鐘。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專注力應該逐步提升。

但是在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專注力不夠,究其原因和孩子的家長有很大的關係。

在給兒子開的家長會上,老師跟我們著重強調了,要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起初我並沒有放在心上,總覺得只要孩子學習好,這個都不需要格外在意。

而老師在家長會,也給我們普及了孩子專注力被破壞後,會出現哪些後果。

案例是這樣的,一個小男孩上一年級之後,每天晚上吃完飯後都會認真的寫作業。

可是媽媽害怕孩子寫作業太辛苦,所以經常送一些牛奶水果到孩子的房間。

有的時候甚至就守在孩子旁邊,不一會讓孩子吃口水果,一會兒又讓孩子喝杯奶。

雖然起初孩子感到不適應,但是在媽媽這種甜蜜的寵愛下,孩子的專注力漸漸被破壞了。

這導致他在上課的時候,總是喜歡東張西望搞一些小動作。最後就連學習成績也跟著下降,原本名列前茅的孩子現在成為了中等生。

同時老師還強調了,現在專注力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孩子們學習到知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孩子的專注意識。

所以希望我們做家長的,在家裡都能夠有意識地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需要及時干預,心理學研究還發現,干預的最佳時期是5-12歲,錯過了關鍵期,效果將銳減。

父母的哪些行為還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1.父母干預孩子的一切

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已經習慣干預孩子的一切,總是喜歡按照自己的意識來要求孩子。

比如當孩子在外面喜歡玩一些土或沙子,但是家長在孩子身邊卻反覆強調沙子沙子非常的髒;

孩子在地上喜歡觀察一些小螞蟻或者小昆蟲,家長卻認為的幫孩子隔斷,認為孩子無聊所以趕快帶孩子離開;

甚至平時孩子想要自己搭配衣服,家長卻嫌棄孩子眼光有問題。

這些生活中的小事。總是有家長各種各樣的干預。

2.父母放任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有研究人員,經過調查發現,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由電子產品陪伴長大的。

大部分家長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原因,都是覺得這個東西能讓孩子瞬間安靜下來,而自己能夠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嚴重的孩子甚至一整天都抱著手機或者是平板不放,家長怎麼也沒想到孩子在依賴電子產品的同時,其實專注力也遭到了破壞。

所以當父母放任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時,也許就預示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將會收到一定的影響。

3.家庭遊樂場的溺愛

我們知道在一個家庭中,不論是父母還是長輩,對孩子的疼愛都是不可想像的。當孩子到達一定的年紀之後,就會想要玩玩具。

對於孩子來說,每次見到新的玩具都會想要買回家。如果家長不加以阻止,任由孩子要玩具,甚至把家裡堆成了一個遊樂場。

其實這樣對於孩子來說百害而無一利,因為越來越多的玩具不利於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而且還會幹預孩子的專注力。

因為孩子在面臨這麼多玩具的時候,總會選擇一個玩一會,又選擇另一個。根本沒有把一個玩具玩透,更不會靜下心來仔細研究。

所以,我想各位家長看到這裡,應該就明白為什麼老師會反覆強調,家長一定要在平時的生活中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孩子的專注力都是在這些小事上被破壞的,那麼具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父母應該怎樣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呢?

1.學會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的重要性,相信我不用多說。我們都知道一個家風如何,就預示著孩子的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每天都守在電視前或者抱著手機玩,那麼孩子是不可能安靜的坐下來看書的。

我們如果想要保護孩子的專注力,起碼應該在孩子晚上寫作業的時候,讓家裡保持安靜。

這時候大人們可以做些工作,也可以陪孩子看看書,相信在這樣的氛圍當中,孩子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學習。

2.讓孩子自我選擇

上文我們提到過,很多孩子在初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都非常專注。是因為家長的干預才會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家長想要保護孩子的專注力,不妨讓孩子進行自我選擇。

當孩子玩玩具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家長不參與可以只是陪伴孩子身邊。相信給了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孩子就能按照自己的意識專注的玩下去,這樣非常有利於孩子專注力的保護。

3.經常帶孩子進行運動

我們知道戶外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孩子的身體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在和家長做運動的時候,孩子能夠全神貫注地做某一件事情

而且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產生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的闕值,從而防止因為一點小刺激而過度興奮、轉移注意力的現象。

所以如果您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妨選擇一些需要集中精神的小運動。

當然以上這幾點,只要我們在生活中格外注意,都能夠起到保護孩子專注力的效果。

讓您和孩子在相處時,也可以嘗試專注力訓練,在遊戲中逐漸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不掉落紙巾遊戲

這個小遊戲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來完成,具體的訓練方法我們可以找一些紙巾,在紙巾上沾上一點水貼在孩子的鼻頭上。

這時候父母和孩子一起輕輕的吹動紙巾,看誰能夠堅持最長時間不讓紙巾掉落。這個時候孩子就能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吹紙巾上,從而能夠達到增強專注力的效果。

2.聽字訓練

聽字訓練也可以作為孩子學習的一部分,比如孩子每天在學校里學的詞語或者是英文單詞,家長都可以拿來幫助孩子做聽字訓練。

我們可以準備一張白紙,讓孩子把今天所學的知識記在紙上,然後把聽到的字標記出來,這樣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聽力能力,同時也能夠訓練孩子的專注。

3.複述一段故事

複述小故事這一個環節,我們可以放在臨睡覺之前。想要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其實複述小故事也有技巧。

家長在睡前可以先給孩子講一個故事,等到明天早上上學的路上,可以讓孩子講給自己聽,以此來鍛鍊孩子的記憶力。

同時也可以詢問孩子在學校里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這樣孩子在複述下來的,同時通過回憶就能夠提高專注力。

最後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家長能夠明白專注力,不僅在孩子小的時候非常重要,同時也關乎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情況。

包括以後孩子在工作的時候,專注力同樣重要,所以父母要把握孩子在身邊的機會,一起來提高孩子的專注能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