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患了失語者?」—心理學告訴你依戀關係影響孩子表達

上海樂天心理諮詢 發佈 2020-01-23T12:14:43+00:00

「好的。我女兒兩歲半,一直是奶奶帶她,各方面都很好,活潑可愛,會說很多話,講故事、說童謠、背唐詩、唱歌……但這些並非我們家長刻意去教她,而是給她念書、唱歌、聽音樂的時候她就記下來了。久而久之,她就熟悉了,能夠自己表達出來。國慶節的時候,我和先生考慮到讓奶奶好好休息一下,我們也和寶

「夏老師,我女兒突然不會說話了,我們帶她去醫院做了各項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小M在諮詢室迫不及待地問。


「別急,您把經過慢慢說來給我聽。」


「好的。我女兒兩歲半,一直是奶奶帶她,各方面都很好,活潑可愛,會說很多話,講故事、說童謠、背唐詩、唱歌……但這些並非我們家長刻意去教她,而是給她念書(她很喜歡看書)、唱歌、聽音樂的時候她就記下來了。久而久之,她就熟悉了,能夠自己表達出來。


國慶節的時候,我和先生考慮到讓奶奶好好休息一下,我們也和寶寶多相處一些時間,加之長期在外地的外公外婆也回來了,所以我們把寶寶接回到我們家。


前兩天發現寶寶說話總喜歡重複第一個字或者將第一個字的音拖很長。我們以為她淘氣,就告訴她『寶寶好好說,別這樣。』


之後幾天,我又發現寶寶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不再自己清楚地表達,而是手一指,『嗯嗯呀呀』地叫,這個時候外公外婆疼愛有加,會很快地幫助她達成心愿。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也沒有辦法改變,心想就這幾天,過了就好了。


可不料,送寶寶回到奶奶家,寶寶有了出乎意料的變化,她不怎麼說話了,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也不怎麼叫,偶爾說話,也不及以前那麼清晰。這可急壞了大家,不知道寶寶這是怎麼了?是自信心受挫了嗎?還是變得懶惰了?」


我仿佛能看到一個語言能力很強的活潑聰明的小女孩兒躍然紙上。而之後幾天巨大的反差,似乎這個2歲半能言善辯的小姑娘一下退回到了咿呀學語的小嬰兒狀態。


身為父母,能感覺到你的著急與困惑:寶寶這是怎麼了?同時,也似乎有一些內疚:是我做錯了嗎?那樣直接的指責對寶寶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嗎?談到這些,我們不得不講到依戀關係。


依戀關係

它指嬰兒和其照顧者(一般為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


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對依戀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嬰相互關係如何隨嬰兒的成長而豐富和變化的方面。


現在,研究者普遍認為,依戀是人類適應生存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它不僅提高嬰兒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構了嬰兒終生適應的特點,並幫助嬰兒終生向更好適應生存的方向發展。


根據寶寶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應,心理學家安斯沃斯將寶寶的依戀分為安全型、迴避型、反抗型和混亂型4種依戀類型。


1.安全型依戀


寶寶表現:

媽媽在場時,能自如地操作玩具,並不總是依靠媽媽,更多的是用眼睛看媽媽、對媽媽微笑或說些什麼;對陌生環境積極地探索,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

媽媽離開時,寶寶的操作、探索行為會受到一定影響,明顯表現出苦惱、不安,想尋找媽媽回來。


媽媽回來時,寶寶會立即尋找與媽媽的接觸,並且很容易經撫慰而平靜下來,繼續去做遊戲。


教養特徵:

父母對寶寶的需要敏感,態度積極;與寶寶經常有互動,與寶寶一起做相同的事,一起笑、一起做動作,為寶寶的活動提供情緒支持,並經常激勵寶寶。


2.迴避型依戀


寶寶表現:

對媽媽在不在場都無所謂。


媽媽離開時,他們並不表示反抗,而是直接忽略,不予理會,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緊張、不安的表現。有時也會歡迎媽媽回來,但時間非常短暫。因此,實際上這類寶寶並未與媽媽形成特別密切的親子關係。所以,有人也把這類嬰兒稱作無依戀嬰兒。


教養特徵:

父母對寶寶不敏感,表現消極,很少滿足寶寶的需求;很少從與孩子的親密接觸中獲得樂趣。或者,對待寶寶過分熱情,刺激過度,經常對寶寶喋喋不休,強行給寶寶製造某些需要,讓寶寶不堪其擾。


3.矛盾型依戀

寶寶表現:

這類寶寶在媽媽要離開前就顯得很警惕。


媽媽離開時會表現得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暫的分離都會大喊大叫。

媽媽回來時,對媽媽的態度又很矛盾,心裡既想與媽媽接觸,又有些反抗。如果媽媽想抱他,他會生氣地拒絕、推開。這時他已不能再重新回到遊戲,而是不時地朝媽媽這裡看。


教養特徵:

矛盾性依戀寶寶的父母教養方式通常不一致,他們對寶寶時而熱情時而冷淡。寶寶對父母這樣的態度和方式會感到絕望,為了獲得關注,他們要麼黏住父母,要麼哭鬧,如果一切努力都無效的話,他們就會變得憤怒、怨恨。


4.混亂型依戀

寶寶表現:

這種類型的依戀最不安全,寶寶最沒有安全感。


媽媽回來時,寶寶的表現比較無所適從。媽媽擁抱他們,他們的表情會比較茫然,情緒會稍顯憂傷,會躲開媽媽的目光。一些寶寶在得到媽媽的安撫後會大哭,或者表現出一些奇怪的、冷漠的姿勢。


教養特徵:

混亂型依戀的寶寶通常受過父母的忽視,或者受到過父母對其身體上的虐待。這些寶寶的媽媽通常都患有嚴重的抑鬱症,這些媽媽自己也會經常出現恐懼的、矛盾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緒。


接下來夏老師帶著你,試著一起回到寶寶發生變化的那個源點,來看看是什麼引發了這樣巨大的變化:


01. 生活環境和主要照料者變化


根據依附理論,嬰兒在7個月左右時開始建立起對家中某一特定人物的強烈依附。如果這個特定人物在,嬰兒就能安心探索外在事物。


我不確定女兒是從生下來多久開始被送去奶奶家照料?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送去奶奶家,媽媽每天都能見到嗎?還是隔段時間才出現?


目前看來,奶奶對於女兒來說,是她很重要的安全依附對象。有她在,對女兒來說,就是熟悉的和安心的。


後來接女兒回歸,對父母來說可能是享受親情、建立親密關係的時刻;但對女兒來說,可能會有對環境突然改變的不適,以及主要照料者變更帶來的不安和害怕。而這些緊張不安的不舒服感,對於2歲半的小朋友來說,是很難用言語表達的。


02. 寶寶說話有「不好的習慣」,告訴她「好好說,別這樣。」

對於還處在語言學習、發育期的小朋友來說,學語言是一個日趨完善的過程,會有很多的問題,這時若只告訴她她說的是錯誤的,而不教給她正確的,她會不知所措,也很有可能會被打擊到說話的自信和熱情。


再加上是在一個對她來說不是很熟悉的安全環境裡,遇到這樣的刺激事件,讓她產生那種退回到小嬰兒的狀態也就不足為奇了。


給家長的建議是:孩子已經回到奶奶家,那麼再多觀察一些日子,讓她重新找回穩定的安全依附關係。同時,家長也不用著急,在與寶寶相處時多多營造輕鬆快樂的氛圍,不再強調她語言中哪些是錯的。出現錯誤時,不強化,多肯定她說得好的地方,相信慢慢地女兒的狀況會越來越好。


寫在最後:

在做父母時,我們總希望自己能成為完美的父母,給予孩子百分百正確的關懷和指導。但事實上,我們也是人,總會有想不到的地方,有時也難免焦慮,對待孩子難免偶爾「簡單粗暴」。


但不幸的是,對每一個真心愛孩子的父母來說,這樣的「簡單粗暴」所造成的影響都不是不可逆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