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價值觀:職場的本質是交換,從來不是奉獻,更不是奉承

丁路遙知事 發佈 2020-01-24T23:30:34+00:00

現在我們的朋友圈裡,各種「奉獻」、「情商」之類的詞每天洗腦式地重複出現在我們眼前,這句話讓人眼前一亮。

有網友問我:「人要懂:職場的本質是交換,不是奉獻,更不是奉承」你怎麼看?

我看到這句話,不禁「呵呵」一聲:你說話要不要說得這麼直接啊?!

現在我們的朋友圈裡,各種「奉獻」、「情商」之類的詞每天洗腦式地重複出現在我們眼前,這句話讓人眼前一亮。

話糙理不糙!我覺得還真是很有道理。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再說幾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痴迷「奉獻」的職場人,往往演變成了「討好型」人格

我們公司有個員工叫小李,大家給他的錯號是「李好人」。

會這麼叫他,自然是因為他喜歡做好事,給公司給同事做奉獻唄!

公司里每年節假日需要安排值班,領導排不出人,小李就奮勇上前。

一開始,領導還會在大會上點名表揚下小李,可次數多了,領導就再也不提。

同事們早上為了趕時間來不及吃早飯,小李就主動幫他們買。

於是從一開始的一個兩個,到後來整個部門都要叫他帶,小李確實不堪重負,但想想這是給部門做奉獻啊!

然後再到了年底公司評優評先,本來小李還是挺有希望的,畢竟給公司也奉獻了不少,可領導為了鼓勵新人,就找他談話,意思是小李你作為老員工,應該有些奉獻精神,把名額讓給年輕人吧!

小李這下真的很委屈,心想:可我從新人開始就沒有評上過啊!現在成老員工了,還得謙讓給新人.....

像小李這樣具有「奉獻」精神的員工,奉獻得多了,就變成了一種討好型人格,只考慮他人的利益,卻不考慮自己個人的利益,那麼別人也不會替他來考慮。


依靠「奉承」混職場的人,難以長久

這年頭,靠著「奉承」上位,取得職場利益的人也有不少。

比如我以前公司的小張就是這樣,他和小趙同一年畢業,都是學技術專業背景的。

可小張的情商比較高,喜歡拍領導馬屁,所以逐漸就放棄了自己技術專業的老本行。

因為和領導關係不錯,他轉崗到了公司辦公室,用了五年時間就升職做了辦公室副主任。

而小趙呢,一心喜歡他的技術專業,被公司下放到子公司的基層一線去工作。這些年來踏踏實實提升了許多,技術水平在子公司很快凸顯出來,成為了公司的技術骨幹人員。

從職位發展來看,自然是小張比較有優勢,畢竟他已經做到了中層崗位,但是小張這些年的努力基本上都花在了奉承領導上,各種陪同飯局什麼都有他的身影。

可後來公司業績下滑,高層人事大變動,換了一撥新的領導。新領導就不待見小張這樣的做人做事風格,很快在中層幹部調整中把他免去了職務,並調到了另一個部門做普通員工。

而小趙則因為紮實的技術能力被提拔到了總部擔心部門負責人,得到了領導們的重用。

小張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很快就主動離職了.....

這兩人同一時期入職,但卻因為各自走的職場道路不同導致在公司的發展結果也不同。雖然小張情商高一些,懂得奉承領導,但終究是缺乏核心競爭力,才導致免職最後離職。

可見,混職場,還是需要一些真本事,如此你才能立足更穩,走得更遠。


職場就是個利益場,懂得利益交換,才能實現共贏

為什麼只會奉獻、奉承的人都在職場走不遠呢?

我覺得根本原因在於職場就是個利益場,你需要善於和別人交換資源,交換利益才能生存發展得更好。

比如,你和客戶做生意,如果每次都想要客戶給你讓利,占對方便宜,那麼這個客戶很快就會和你「斷交」!

因為你這個人太貪心,客戶與你合作是沒有什麼利益的。

但是換種方式,你懂得與客戶分享利益,在客戶困難的時候給它一些優惠措施,幫助它保障利益;在你需要利潤的時候,請客戶多給你一些支持,那麼你就可以創造更好的效益。

這樣長此以往,客戶與你的合作才能越來越好,越做越大,因為對方明白,與你合作是可以保持一種戰略「平衡」,雙方都可以得利。

即便在一個公司里,你和別人相處也是如此,只有善於交換彼此的利益,懂得共贏思維,你才能有更多的資源去運作,成功的機率就越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