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馬腿,內行聽馬蹄,騎兵衝鋒速度和行軍距離靠啥決定?

冷兵器研究所 發佈 2020-02-26T04:22:45+00:00

編者按:從古至今,人們對騎兵的第一印象無外乎於迅捷如風,蒙古騎兵號稱「來如天墜,去如電逝」,那麼,騎兵到底有多快?他們又是以什麼運動狀態進行行軍戰鬥的呢?本文我們主要通過介紹馬的運動步法來解析騎兵行軍戰鬥的運動狀態。騎兵作為騎乘馬匹行軍戰鬥的兵種,其運動狀態主要就是馬的運動狀態。

編者按:從古至今,人們對騎兵的第一印象無外乎於迅捷如風,蒙古騎兵號稱「來如天墜,去如電逝」,那麼,騎兵到底有多快?他們又是以什麼運動狀態進行行軍戰鬥的呢?本文我們主要通過介紹馬的運動步法來解析騎兵行軍戰鬥的運動狀態。


騎兵作為騎乘馬匹行軍戰鬥的兵種,其運動狀態主要就是馬的運動狀態。步法指馬運步的方法,是馬自然的或後天獲得的各種行進方式。馬的步法,一般分為自然步法和人工步法兩種。馬生來會走的步法稱自然步法。經過人工專門訓練的步法叫人工步法。由於人工步法不是每一種馬都具有的動作不具代表性,探討騎兵運動狀態我們主要說的馬的自然步法,在騎兵訓練中,一般將馬的的步法分為慢步(walk)、快步(trot)、跑步(canter)和襲步(gallop)。



步法是馬的役用性能中最重要的有益經濟性狀之一。不同等級的馬,步法品質有一定的差別、例如品質不同的3歲奧爾洛夫馬,平均步幅可相差42厘米以上,每分鐘步數可差3.3步,蘇純血馬的步幅,可因等級不同,相差46.25厘米,每分鐘差1.65步。此外,馬的類型、品種、年齡、肢勢、調教等情況不同,對馬的步伐品質都有影響。據測定,主要用於挽曳的挽用馬步幅和速度的相關性,不如用於騎乘的乘用馬。乘用馬雖然步幅小,但運步頻率高,速力仍可超過挽用馬。在了解馬步法的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馬體重心的變化運動。馬體重心對馬的姿勢和運動有重要關係。馬體結構正常,自然站立時,重心位於馬體正中由肩端所引的水平線與自劍狀軟骨後方所引垂線的交叉點上。前半軀重量約占總體重的七分之四,後半軀占七分之三。



重心隨站立姿勢和運動而變化。馬走動時,首先頭頸低垂,通過頂部以及前後肢肌肉的收縮活動,使重心前移,當重心接近超出前肢支持以外時,為防軀體前倒,前肢必須迅速前移,使重心再回到前肢支持面以內,如此不斷破壞和恢復重心的平衡,就形成前進運動。



馬運動速度與重心位置的高低和支持面的大小有關。乘用馬體較狹窄,體型呈高方形,體短而肢長,重心位置高,支持面小,運動中重心變化大,身體不穩定,須以快的行動來求得平衡,所以速度快。而相對挽用馬低身廣軀,支持面大,重心低,行動穩定,但速度慢,故適於慢步挽曳。馬的各種步伐在地面形成不同的支持面。如走慢步時,有三肢支持,一肢伸步,支持面為變換的三角形;快步時,二肢支持,二肢伸步,支持面為一直線,故速度較快;跑步時,以一肢或二肢支持體軀,襲步時,三肢騰空,僅有一肢支持,故速度最快。


(一)慢步 (walk)

也叫常步,是馬行走的基本方式,特點是四肢逐次離地,並按離地的順序逐次著地。在一完步中,即四肢全經過一次運動,可聽到四個蹄音。有四次三肢負重,四次二肢負重的八個步期(一肢的離地至著地叫步期)。重心變動範圍小,能保持的靜走狀態,體力消耗少,四肢不易疲勞,適於肌肉鍛鍊和消除役後的疲勞。馬走慢步,要求必須有彈性、整齊而確實。慢步根據步幅的長短和腿的動態又可分為短縮慢步、普通慢步和伸長慢步。慢步的步幅因馬的類型、品種和個體不同而一有差別。一般為1.4—1.8米,每分鐘的步數約為100步,速度每小時一般為4—7公里,但挽用馬只能走4—5公里,乘用馬可達6—7公里。


▲慢步


(二)快步(trot)

也稱速步。特點是以對角前後兩肢同時離地同時著地。因此每一完步可聽到兩個蹄音。它與慢步不同之點,還在於馬體有懸空期;步幅的大小取決於懸空期躍進的距離。馬走快步時,體軀側動小,但顛動大。快步適於鍛鍊肌肉和韌帶,增強體軀的伸縮力,鍛鍊心、肺機能。不同品種馬的快步步樣差異較大。如美國標準種馬的快步特點是步長而快,哈克尼馬的快步是膝和飛節屈曲、高舉得非常明顯,似表演步法。根據蹄跡和步幅的不同,快步又分為慢快步、普通快步、伸長快步和飛快步。1、慢快步 亦稱短縮快步。經常以對角前後肢支持體重,同側後肢落於前蹄跡後方。步幅小,一般為2—3米,速度每小時為9 -12公里。2、普通快步 同側後蹄落於前蹄跡上。四肢在瞬間同時離地,懸空期短。步幅3—4米,速度為每小時約19—20公里。3、伸長快步 後蹄跡超過前蹄跡8 —10厘米。懸空期較長。步幅在4—5米,時速約在20公里以上。(這點中國古代稱跨灶,是良馬的標誌,其實多數現代馬匹都能做到)4、飛快步 同側後蹄跡超過前蹄跡較遠,步幅大,一般在5—6或7米。懸空期長。時速3 0—47公里。飛快步只用於競賽。


▲快步


(三)對側步

對側步亦屬快步,其特點是同側前後肢同時或先後離地和著地,可聽到兩個蹄音。這是個別品種的馬所特有的一種步法。我國西北地區的馬品種,如浩門馬、岔口驛馬、焉耆馬中有很多個體出生後,自然會走對側步,故有「胎里走」之稱。馬走對側快步時,身體左右側動,而不上下顛動,使騎馬人感到舒適,不易疲勞,因而在長途騎乘中深受騎者的喜愛。但因馬在行進中肢蹄離地低近,故以在硬的平路行進為好,在雪地和泥地,則可能受到影響。對側步可分以下幾種:1、慢對側步:亦稱破對側步,我國叫小走。是變相的對側步。特點是同側二肢不是同時動作,而是每個蹄分別著地,同時後肢較前肢稍先著地,故可聽到四個蹄音。因無懸空期,左右搖擺非常小,故騎者感到十分舒適而穩定。為長途乘馬的理想步法。2、伸長對側步:我國稱大走。同側前後肢同時離地著地,有懸空期,聽到二蹄音。速度較快,甚至可以超過快步的速度。如美國對側步馬跑1公里只用1分11秒。但在不平坦或泥濘道路上易跌倒。


▲對側步


(四)跑步(canter)

跑步也叫駈步。通常由快步變換為跑步。先以一後肢著地,其次為第二後肢和對角前肢同時著地,最後為另一前肢著地。隨後又以著地順序而離地。一完步聽到三個蹄音,有一個懸空期。最後著地的為左前肢時,則為左跑步,以右前肢最後著地的叫右跑步。跑步時,最後著地的一前肢,承受極大衝擊,最易疲勞。故在運動中應使左右跑步交換進行。由於品種、負重和調教等條件,跑步速度的變動範圍很大。根據運動速度,又分以下幾種:1、慢跑步:是一種在控制下速度很慢的跑步。多為調教而成。賽馬跑過終點以後,因受騎手控制,即出現這種步法。特點是左後、左前、右後、右前膠相繼著地,無懸空期。步幅2.5—3.5米,時速約12—15公里。2、普通跑步:每完步有三個蹄音,有懸空期,步幅3.5—4.5米,時速18—26公里。3、伸長跑步:也叫快跑步。運步中對角肢著地時,是後肢先落地,所以一完步中能聽到四個蹄音。步幅4.5—5.5米,時速24—25公里。


▲跑步


(五)襲步(gallop)

襲步是在伸長跑步的基礎上,跑速更快的一種步伐,俗稱大扒。亦為四蹄音步法。但因速度加快,兩前蹄和兩後蹄著地時間相連,所以只能聽到兩個蹄音。這種步法的速度最快,步幅最大可達8米,每秒可行進18米,競賽時1分鐘可超過1公里。

▲襲步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這四種步法是由慢到快逐漸加快的,近現代騎兵衝鋒就依次使用這四種步法,逐漸提速。電影《戰馬》里英國騎兵走出草叢、接近並沖入德軍營地時,帶隊軍官依次喊的就是這四個口令。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對這四項步法的歸納也有所不同,一些國家如法國、俄國則將跑步和襲步歸類為跑步,形成慢步—快步—跑步的步法體系。雖然對馬的運動狀態大致一致,但是各國對騎兵步法的具體速度要求是不同的,如拿破崙戰爭時期法國龍騎兵的步法速度依次為每分鐘100、200、300米,同時期俄軍速度為每分鐘50、120、150沙繩(摺合107、256、320米),而到二戰時期,中國騎兵的步法速度要求則為每分鐘100、220、320、420米,出現偏差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馬匹品種以及負重的區別。



了解完馬的步法後,我們來看看一些騎兵行軍的數據,以此來分析騎兵行軍中的步法運用。1643年3月英國內戰期間,克倫威爾的鐵騎軍在九天行進250英里(摺合400公里),平均行軍速度每天接近45公里;同時期的中國,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率後金軍十萬繞開錦州寧遠堅固防線,直取明朝首都北京。明遼東巡撫兼兵部尚書袁崇煥聞訊,當日率九千騎兵,兩晝夜急行三百餘里,先於後金軍到北京城,平均速度每天75公里。而在更早的中國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四月,秦王李世民率騎兵追擊宋金剛,馬不停蹄,有時一天八次戰鬥,「一晝夜行二百餘里」。李世民「不解甲三日」至使宋金剛窮蹙,行軍速度達到100公里/天。

▲1629年袁崇煥馳援北京路線圖


為什麼行軍速度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達到一倍甚至更多呢?這裡需要提一下急行軍的概念。急行軍也叫強行軍,是指在特殊情況下高速度的連續行軍,根據民國18年北平武學書館刊印的《騎兵戰術》中記載,當時蘇軍騎兵的行進速度在每小時6~8俄里(摺合10~13公里),每日行軍速度在速度在30~35俄里(摺合50~58公里);而在民國29年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印發的《赤(蘇)軍騎兵戰鬥教令草案》則記載在通常條件下,以50公里為標準形成,平均行進速度分為三檔標準:6.5~7公里/時、7~7.75公里/時、7.5~8公里/時,當採用第三檔速度時,行進路程不能一次性超過25公里;同時期的法軍騎兵團每小時行軍在7~8公里,小規模騎兵部隊行進速度每小時在10公里左右,急行軍可達每日100公里,但不可連續採用急行軍(載自中華民國訓練總監部騎兵監校譯的《法國騎兵操典第二部》);國民革命軍騎兵的行軍速度則在每日45~55公里,並要求能連續行軍三日以上,而急行軍則在每日80~100公里,但是在急行軍後需要休整滿8小時方可採取下一步行動。從上述的數據我們可以大致看出,騎兵的正常行軍速度在每日50公里左右,如袁崇煥和李世民則在特殊情況下的急行軍能達到每天100公里左右,而克倫威爾以每日45公里的速度連續行進九天在正常行軍狀況下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行進中的蘇軍騎兵


從上文的各種數據結合實際情況我們則可以判斷,以每日8~10小時計算,騎兵正常行軍以慢步和快步為主,跑步和襲步則主要用於對敵作戰時進行衝鋒。而騎兵行軍時也往往不單獨採取一種步法,而是以慢步與快步交替進行的方式行進。這種結合在軍事學上稱之為步度,掌握好馬匹運動總時間和快步時間的比例,稱之為「步度配合」。如馬運動總時間為1小時,其中慢步40分鐘,快步20分鐘,稱為三分之一步度。只有合理的步度配合,才能減少馬的疲勞,最大程度保持馬匹的持續工作能力,防止因為過度使役而受傷並留有餘力應對突髮狀況,提高行進效率。通常的行軍步度控制在1/4~1/3之間,快速行進可使用2/5步度,原則上不超過1/2。據《赤(蘇)軍騎兵戰鬥教令草案》中記載,在愛惜馬力的前提下的快速行軍當中,行軍步度配合控制在1公里慢步(十分鐘)+1公里快步(五分鐘)至1公里慢步(十分鐘)+2公里快步(十分鐘)之間,即1/4~1/2步度之間,在極特殊急行軍當中可採用1公里慢步(十分鐘)+3公里快步(十五分鐘)的步度,即3/5步度行進,每小時可達10公里。但《草案》也指出,應儘量避免這種速度的行進,因為對於馬匹終究是有害的。此外,騎兵行軍過程中還需進行小休息、大休息,行軍頭尾步法的使用尚有具體規範,限於篇幅在此不再展開。通過本文介紹,以後當讀者看到騎兵口令中「以1/4步度前進」時即可明白該讓馬走什麼步法,也可以大致推算出騎兵的行軍距離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吳俁,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