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工藝(Fractal Design) Era ITX機箱評測唯有美,不可妥協

超能網 發佈 2020-03-19T05:08:43+00:00

說到ITX機箱,大多數人對它的第一印象都會是「小巧」,在緊湊的機箱空間內,組裝出一台全功能,甚至性能接近ATX大傢伙的電腦,一直都是讓ITX玩家們腎上腺素激增的事情,所以在選擇ITX機箱時,大家會把「小」作為最首要的追求點。但實際上,裝過ITX的玩家,到最後都覺悟到,這其實是個不

說到ITX機箱,大多數人對它的第一印象都會是「小巧」,在緊湊的機箱空間內,組裝出一台全功能,甚至性能接近ATX大傢伙的電腦,一直都是讓ITX玩家們腎上腺素激增的事情,所以在選擇ITX機箱時,大家會把「小」作為最首要的追求點。

但實際上,裝過ITX的玩家,到最後都覺悟到,這其實是個不斷「妥協」的折騰過程,你要考慮機箱的散熱,對配件的兼容性,還有擴展性,甚至箱子的外觀都會是個讓人糾結的地方等等,如何在這些元素上作取捨,會是ITX機箱選擇上的最大難題。

儘管我們都是成年人,但「全都要」並不現實,那如果要從ITX機箱這些元素中作選擇,我覺得會是「小」和「美」至少是要有的,小是ITX的靈魂,而美會是照亮靈魂的一盞聚光燈。

對此Fractal Design(以下用中文名分形工藝)則正中我等玩家的下懷,他們最新推出一個名為Era的ITX機箱,如同這個動人名字,它有著讓人滿意的「小」體型,還兼顧到「美」的外觀。

外「美」觀

當你第一眼看到Era,相信都很難不被它那優美的「小蠻腰」所吸引,特別是如果你對分形工藝有所了解,會知道他們過往的機箱都是偏向方方正正,樸實無華的設計,但現在Era則用曲線、對角線、斜面,來讓機箱呈現出一種立體感,即使你我都不是讀設計出身,無法用專業術語來描述那種美感,但詞窮的一聲「哇」,便是對它最真實的讚嘆。

雖說每個人的審美不同,或許有些人不喜這種「花里胡哨」,但Era這個流線型外觀,會贏得大多數人的讚賞,它不是那种放在桌面上,別人察覺不到的低調物品,而是會讓人在第一時間打開話匣子,便是討論它的「特別」、「優雅」,這樣的產品可遇不可求。

當然它也不算是那種大刀闊斧的改革,其實除了那些曲線元素外,Era整體設計還是很簡潔的,依然遵循了分形工藝慣有的「Less is More」設計理念,如果你是個美食家的話,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高端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而除了外觀風格的別出心裁,Era在機身配色上也是一改普遍的「非黑即白」,提供了炭黑、鈷藍、金色、鈦灰以及銀色在內的五種配色選擇,其中前三種默認搭配的鋼化玻璃頂蓋,而後面兩種則是文藝范十足的木質頂蓋,但由於頂蓋是可拆卸的,所以理論上可以有多種不同搭配。

這裡還有個小小的問題,分形工藝如今已經更換了自家的新logo為一個立體的FD標(英文名簡化為Fractal),但在這個2020年新推出的產品上,硬碟架和機箱後蓋依然用了「Fractal Design」的舊商標,這與有著新穎外觀的Era有那麼點違和,可能這主要因為Era其實開發已久,但對於比較挑剔的消費者,不免會感受到Era是來自FD的舊」紀元」。

我們評測樣品是鈷藍色版的Era,實物的顏色會偏深藍色,前後面板和兩邊側板均為鋁製材料,各處彎折的做工精細,表面附有細膩的磨砂感,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但讓人稍為不解的是,實際上機箱的底蓋部分是塑料材質的,而且顏色會與主體略有色差。

至於機箱的正面板用了一道對角線分隔成兩部分,但兩部分都是弧面,所以斜著看有點Jaguar跑車前蓋的美感,而且這個鈷藍色迎著光線會顯得淺色一些,可見分形工藝是有下了不少心思在裡面。

而I/O接口被放在正面板偏下的部分,這應該是考慮到機箱更多會被大家放在桌面上使用,上面的接口很齊全,有開機鍵、Type-C(USB 3.1 Gen2)、USB Type-A和音頻口,整齊一豎列下來,與正面板並不違和。只是個人覺得開機鍵的手感一般,反饋偏硬。

來到機箱的側面,Era並沒有做時下流行的鋼化玻璃側透,而是一整塊鋁製面板,同樣用一道對角線分割兩部分,其中下半部分有一大塊梯形狀的散熱孔,在里側有可拆下清理的防塵網,而且側板用了免螺絲的快拆設計,下方的卡扣有橡膠墊,應該是為了作定位和防呆。

除了側板的散熱孔外,機箱的底部也有一整排散熱孔,這裡面同樣有一道長條狀的防塵網,也可拆卸出來,而且底部準確來說其實是個底蓋,這樣可以加高機箱,使得有更多氣流進入到機箱內部。

內盛「裝」

進入到機箱裡面,內部結構就相對沒有外在那麼出彩了,電源前置的設計在不少ITX機箱上都有採用,但Era在很多細節的結構又做得很不一樣,首先這個前置的電源位支持ATX或者SFX兩種規格,固定架可以在前部進行上下的高度調整,這照顧到頂部的散熱系統,以及下部顯卡的安裝。

另外SFX電源架上還掛著個可拆卸的硬碟安裝位,可安裝一個3.5英寸或兩個2.5英寸的硬碟,而在主板位正面上方,還有一個專門的硬碟架擋板,可以安裝兩個2.5英寸或者一個3.5英寸硬碟,這樣的存儲擴展能力在ITX機箱當中已經非常厲害了。

只是這個硬碟架擋板其實會占用CPU散熱器的安裝空間,如果架子是安裝3.5寸硬碟的模式,CPU散熱器的高度會被限制到70mm,而空載時,則可以支持到120mm高度的CPU散熱器,但如今M.2 SSD當道,相信更多人都是選擇拆架子。

其它散熱系統安裝方面,機箱的頂部留出較大的空間,可以最大安裝240mm冷排和兩個120mm風扇的高度,其實這部分如果去掉,Era的整體高度可以下降不少,會更加緊湊,但分形工藝應該是傾向提供更好的散熱空間,而不只是一味的追求小巧。

另外前面也提到的,機箱頂部的外面是個可更換的頂蓋,其實除了玻璃或木質,Era還標配有一個網狀頂蓋,可以獲得更大的出風面積,這是為一些對散熱要求較高的發燒級平台所準備的,後面散熱測試中也驗證了這點。

而機箱內部除了頂端的散熱位,在後背還標配有一個8cm的風扇,但由於前部是沒有任何風扇安裝位,所以主要的進氣是來自側板和底部的開孔,風道上看似不太理想,但我嘗試了在頂部安裝兩個120mm風扇(前部那個反轉進風到機箱內),散熱情況倒也可以接受。

這個8cm風扇下面是機箱的電源入線口,還是占了不少的位置,使得在實際安裝顯卡時,可能需要適當借位,而可以挑點刺的是,電源母頭是利用卡扣卡在背板上的,看上去不是那麼體面的固定方式。

最後的顯卡安裝限制上,Era官方宣傳的最長尺寸在295mm,主流的三風扇散熱器顯卡看似都可以裝,但這個數字其實也是有點極端的,我嘗試了安裝一張長度286mm的技嘉RTX 2080 Ti顯卡,這時候需要先拆掉前置的I/O模塊,才能把顯卡塞進去,而且還要考慮顯卡的厚度,儘量保持在兩槽多一點的厚度,這與不少三風扇的顯卡是有衝突的,那些都是2.5槽的卡。

另外如果不安裝雙槽獨立顯卡的話,機箱底部是有兩個140mm風扇安裝位,配合頂部安裝風扇或水冷,這可以帶來高風量的風冷散熱環境,適合一些對圖形性能要求不高的平台裝機。

使用體驗

裝機

上面這份裝機配置表,可能會把大家給嚇到了,這個幾乎是目前AMD主流級最頂級的ITX平台了,把16核、105W TDP的處理器,NVIDIA次頂級的GPU塞入這個16升的小空間裡面,著實豪華,而且那塊ITX主板,以及240mm一體式水冷,也是目前能買到的最貴最高端的ROG C8I、ROG龍神,如此任性,唯有超能網。

其實在定下硬體配置後,我們還是有所顧慮的,擔心Era這個小箱子裝不進,或者壓不住這套猛獸平台,當然我們確實可以選擇更普通的配置,比如用個8核的Ryzen 7,散熱器選個原裝的風冷,這些裝起來就簡單順利多了,但ITX裝機,就是想要把強大的硬體塞進去才有樂趣嘛。

而實際裝機時,也確實遇到了點小問題,ROG C8I主板因為底部的裝甲,以及CPU插槽旁邊豎立的SO-DIMM2子卡,會在裝主板進機箱時,被機箱的8cm風扇,以及電源線入口給擋住,這需要先把8cm風扇拆下,而C8I的擴展子卡要拆掉子卡背面的馬甲,如此這樣折騰一翻,才可以順利把主板裝進去。

值得一提的是,本以為機箱沒有側透玻璃,主板、水冷散熱器和顯卡的燈光會被完全遮擋到,但裝好配件亮機後發現,那些RGB燈光其實可以通過側板上的散熱孔透射出來,甚至龍神散熱器那個螢幕顯示,也依稀可見,所以你還是可以選購帶RGB燈光的裝機配件,當然這只能算是個小小點綴。

散熱測試

好在從測試結果來看,Era還是可以基本壓制住這套頂級ITX平台,機箱頂部安裝網狀頂蓋,在AIDA 64 FPU+3Dmark的雙烤下,CPU的溫度(CPU二極體)可以穩定在85度,GPU穩定在79度,對於這樣的小箱子而言,已經是讓人滿意的成績。

只是Era在換用玻璃頂蓋後,雙烤時CPU的溫度會上升到92度,GPU也高了3度,這主要是因為玻璃頂蓋阻擋了出風,僅靠頂部周圍一圈開口,使得機箱內的熱量無法快速排出,算是為好看付出了犧牲散熱的代價。

但不要忘記,這可是套16核處理器+頂級GPU的平台,所以對於這樣散熱表現,很難對Era再有抱怨的話可以說了,而且這樣的配置也是個極端情況,換用低端一些的硬體,相信會有更好的散熱測試成績。

唯有美,不可妥協

從前面那些洋溢的讚譽之詞,並不難看出,Era在外觀方面,我是可以給到接近滿分的評價,這是它最大的賣點,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甚至誇張地說,在我看來,它的美可以掩蓋掉它那些不大不小的缺點,要知道,在如今的的時代,做一個顏控,不會顯得膚淺。

不可否認,作為一個ITX機箱、小型PC的忠實玩家,我難以掩飾自己對Era的偏愛,因為要評價它其實挺簡單的,如果你覺得它好看,那其它一切問題都不算是問題,因為你總會想辦法來解決,但如果你不覺得它好看,Era的吸引力就少很多了。

當然Era也絕非是個花瓶, 它雖然沒有非常小巧的size,但也足夠讓你覺得它「小」,而內部的容量和擴展性,又是緊湊且滿足的,加上可以應對發燒級平台的散熱能力,它的各個方面都是讓人感到滿意的水平,而在這樣的基礎上,它竟還有美麗的一面,這才是最迷人的。

Era全系配色在國內首發售價為1299元,這其實不算是昂貴的定價,畢竟「千金難買心頭好」,而且目前市面上一些玩家定製的ITX機箱,可能都要8、9百甚至上千的價格,但在品質和細節處理上,玩家定製的機箱,顯然是無法與分形工藝這樣大廠出品的相比,更不說,在Era的美貌面前,我覺得那些機箱是完全抬不起頭的。

其實在一開始我就說過,ITX機箱的裝機,本質上是個「妥協」與「取捨」的選擇(實際上所有產品都是這樣),有為追求極致小體積而妥協的,也有追求最好散熱而妥協的,至於Era,它是唯有美,不可妥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