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畫筆看世界」 畫家鮮小雲筆下的世俗煙火

四川民生報道 發佈 2019-12-31T15:37:01+00:00

四川民生報導(羅彬先/伍雪梅/鄭金容) 日前,記者走進了綿陽畫家鮮小雲的畫室看到,畫室牆上懸掛著一系列市井生活畫,每一幅畫都是一個生活畫面片段的展示,充滿故事性,很是吸引眼球。

四川民生報導(羅彬先/伍雪梅/鄭金容)

日前,記者走進了綿陽畫家鮮小雲的畫室看到,畫室牆上懸掛著一系列市井生活畫,每一幅畫都是一個生活畫面片段的展示,充滿故事性,很是吸引眼球。了解鮮小雲的都知道,他以前多畫的是傳統文化類的題材,兩年前鮮小雲開始將更多地視角投向社會,投向市民,以獨具特色的手法,捕捉了大量社會底層芸芸眾生日常活動的畫面。作為普通市民的兒子,鮮小雲與社會底層的民眾接觸多,感情深,隨時思考著如何表現他們的生活和內心世界,於是他開始用畫筆去記錄、去展現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前為止已經創作有近200多幅作品,而這些素材都來源於他的所見、所聞、所看、所歷。 「川劇是古蜀的地方戲劇,小的時候每當周末,父親就用自行車搭我去劇團看川劇,雖然我聽不太懂唱詞,但川劇鑼鼓的現場我非常喜歡,至今都記得有一次中場休息,我花1分錢買個棒棒糖吃起。」鮮小雲將他的童年所見畫在了紙上,在畫紙中找尋兒時的生活。在鮮小雲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永興老鎮上買酒的老闆、成綿路上賣板栗的小販、鐵牛廣場等待生意的三輪車夫、潼川古鎮里坐在路邊曬太陽的老人、御營壩里擔簡易廉價挑子的剃頭匠,以及擺攤耍猴、挖耳補鞋、下棋品茶的各色人...... 三百六十行里的人都是鮮小雲筆下的主角。他的每一幅作品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地畫出了街頭巷尾之景,呈現出了一個世俗生活里的萬花筒。在他看來,這些都是生活中點點滴滴,也是這座城市的根脈。

在創作中,鮮小雲並非只是機械地描繪表面現象,而是通過對社會底層市民日常生活的長期觀察,洞悉了他們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和日常存在的真實本質,最終用畫筆進行二度創作,並在速寫的基礎上加上水墨畫的形式來展現。看完他所創作的作品,能深刻地感受到筆尖畫紙上的紀實性、生動性。鮮小雲是土生土長的綿陽人,從小就喜歡畫畫,這種喜歡更多是得益於小學時的美術老師王天柱的啟蒙影響。他的這一系列畫也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 鮮小雲堅持藝術來源於人民,來源於生活,是因為他不認為美術曲高和寡,而應該走生活化、大眾化的道路,做到曲高和眾。正是源於對藝術的執著,對現實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以市井情懷去記錄底層人物百態,讓人們對其作品產生了強烈共鳴。這正是生活的魅力,是市井文化在藝術作品中的無限感染力和無窮生命力。

」鮮小雲認為,畫家要有社會責任,不僅要讓老百姓看的懂畫,還要讓在時代慢慢遺忘的東西展現出來。「我想用畫筆去記錄一些越來越少的東西 、那些即將消失的東西,以及有趣的百態生活。越是深入去畫,越發現生活的樂趣,越豐富了我的創作題材,除了聚焦那些即將消失的物品,我也對時下流行的微信支付、抖音也充滿興趣,也用畫筆去描繪了這些新事物。」馬上要過年了,鮮小雲畫了一組老綿陽人過年的場景,舞龍、過涪江渡口去趕集買年貨、猜燈謎、祈福拜年等等,這些畫面印在他的腦海里,是他生活中所經歷所看到的熟悉場景,他用一筆一划淋漓盡致的展示了出來。過年的喜慶與熱鬧瞬間躍於紙上。接下來,他說他還會到全國各地去採風,收集創作素材。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畫萬千世界,畫家就應該多走、多看,我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舉辦畫展,將這批市井生活作品展示出來,讓更多人看看。」 相關連結: 鮮小雲,職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淘藝商城四川書畫院院長,綿陽市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他創作的作品曾先後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文化部舉辦的大型美展,並先後獲金、銀、銅、優秀作品獎,作品被張大千博物館,李白紀念館收藏。其作品曾傳播德國、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2016年在泰國參加中泰建交70周年文化交流活動其佛教題材作品受到泰國人民的歡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