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不能丟 雲端經濟不能少

中國食品報 發佈 2020-05-15T12:18:29+00:00

創造環境,發現問題,補上短板,打通壁壘,讓電商真正和實體企業實現相互助力,有效融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疫情為中國經濟帶來的變化之一就是電商的火暴,一些具有知名度的企業開始做電商,不少成長期的企業也跟風上線。

如果認為中國好企業都走到雲端去了,那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這些線上的企業的供應鏈和物流鏈以及客戶群都在線下,所謂的「轉型」只是壓縮了線下的銷售的流程和終端,而線上運行的也只是流通渠道和收單埠。

既然是投資,就要有支出,比如,建立平台的硬體和軟體支出、運行團隊的人力資源支出、調整和運行平台系統的支出等。這僅是可以計算的平台本身的成本,而重新為新電商平台匹配資源和客戶,打造影響力和生產力,則是一個動態的燒錢過程。

如果把電商當作是一種投資,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投資都有風險,這些風險包括:電商銷售主流模式局限於零售的路徑風險、原有產品供應渠道受損和消費群體流失的對接風險、產品面臨同質化和假冒偽劣產品惡性競爭的環境風險、風口過後電商自身出現疲軟的發展風險等等。這些風險一旦發生,都會落在投資人的身上。

迅速崛起的電商生存環境複雜,在監管上和運行上,存在著不少疏漏和短板,風險較大。由此可見,食品企業做電商一定要有相對堅實的投資基礎,投資電商是拓展渠道的探索之一。中小企業對於電商要慎重,不要盲目跟風。

毫無疑問,當前,國家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支持電商發展,企業要對這些政策的內涵有深刻理解,一是把電商的優勢用足用好,保證疫情期間經濟和民生的穩定;二是以全民關注的電商為切入點,鼓勵和刺激實體企業平穩復工復產,並向更高層面發展。國家高調支持電商發展的目的是吸引有實力有能力的企業投資,運用實體經濟的力量,促進電商經濟迅速壯大,再引導這個高速起步的新興業態健康成長,並能夠反哺實體企業。由此可見,國家在對電商大力度的扶植之後,一定是高強度的規範和優化。理解了政策背後的動因,面對熱鬧的電商,企業就能夠從容地順勢而為,量力而行。

實體經濟的根基不能丟,雲端經濟的亮點不能少。創造環境,發現問題,補上短板,打通壁壘,讓電商真正和實體企業實現相互助力,有效融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國家在疫情之後,對於電商的引導取向。食品企業應立足自身發展,對於電商進行精準正確的投資。

(曉 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