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SpaceX成功將60顆「網際網路衛星」送上太空

阿里云云棲號 發佈 2020-04-26T03:58:53+00:00

4月23日,據外媒報導,馬斯克旗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並部署了第七批60顆星鏈衛星進入軌道,使得入軌衛星總數達到422顆。

今天,馬斯克一口氣將60顆衛星送上了太空!

4月23日,據外媒報導,馬斯克旗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並部署了第七批60顆星鏈(Starlink)衛星進入軌道,使得入軌衛星總數達到422顆。

自2020年以來,在短短的4個月裡,SpaceX已經執行了四次星鏈衛星發射任務。這些低地軌道衛星將為該SpaceX覆蓋全球的高帶寬太空網際網路提供連接,由此SpaceX太空網際網路的布局速度正在加快,馬斯克也離「太空網際網路夢想」越來越近。


星鏈網絡,啟動

早在2015年1月,SpaceX就提出「星鏈」計劃,旨在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網際網路,並於 2018年2月首次發射了兩顆星鏈測試衛星。測試成功之後的SpaceX「胃口」大開。2019年5月24日,一次性發射了 60 顆衛星是第二批測試衛星,並在之後以「60顆」的數量為基礎,增加發射的次數與速度。截至目前,SpaceX的入軌衛星總數達到422顆。

馬斯克曾表示,SpaceX只需要大約400顆衛星就能提供「初步運營能力」,然後需要800顆衛星能將其提升到「重大運營能力」。這意味著在這次發射之後,SpaceX將擁有啟動星鏈網絡所需的最低數量的衛星。


星鏈網絡,是由星鏈衛星構成的太空網絡,其軌道比傳統的地球靜止網際網路衛星更接近地球,且信號傳播速度接近真空中光速每秒30萬公里,比光信號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還要快上10萬公里每秒,甚至在經過覆蓋區域時衛星之間的網絡可相互切換連接,這代表著星鏈網絡具有網速快、延遲低、規模大等優勢。

此外,完整的星座網絡將能覆蓋地球上幾乎每一個角落,讓缺乏地面網絡基礎設施的地區也能實現正常的網絡連接,甚至在飛機上、無人的大海上、沙漠裡,人們也能通過衛星獲得網絡服務。這意味著,目前這些網絡尚無法到達的地方,擁有巨大的發掘價值。而太空網際網路,將成為下一代新型網絡。

對此,馬斯克認為,星鏈將搶占全球3%到5%的電信市場,年收入3萬億美元。他表示,「我們相信這是太空探索公司創收的一種方式,將為開發越來越先進的火箭和宇宙飛船提供資金支持。」

「肥肉」不好啃

此前摩根史坦利預測,航天業的規模將從2016年的3500億美元增長至2040年的超過1.1萬億美元,其中一半的增長將源自新型網際網路衛星。然據美國《航空周刊》網站2018年8月28日報導,2017年全球航空航天市場規模達8380億美元,其增速遠超摩根史坦利的預測。

毋庸置疑的是,太空網際網路將是下一代新型網絡。如此前景廣闊市場,而且可涉足的玩家又少,猶如一塊肥肉就在眼前,何人不垂涎?但從當前的行業現狀來看,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大等門檻,仍然攔住了一大批野心勃勃的科技企業。

實際上,從上世紀90年代,衛星網際網路的競爭就開始了。當時的美國科技巨頭摩托羅拉就開啟了著名的「銥星系統」,這不僅是美國提出的第一代衛星移動通信星座系統,也是私人衛星通信新時代的開端。


據估算,銥星系統必須發展到50萬用戶才能贏利,但現實卻是,銥星系統的用戶最多時才5.5萬。由於巨大的研發費用和系統建設費用,讓銥星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例如,整個銥星系統耗資達50多億美元,每年光系統的維護費就要幾億美元。

最終,高成本與微薄的利潤回收讓銥星不堪負重。2000年3月18日, 銥星背負40多億美元債務正式破產。除此之外,比爾蓋茨旗下的Teledesic也在燒掉90億美元之後倒閉。

然而,太空網際網路的前景之巨大,讓Facebook、亞馬遜、OneWeb等科技企業依舊前仆後繼,紛紛斥巨資計劃部署太空網際網路。因此,此次馬斯克與SpaceX的努力,可以說再次創造了奇蹟,令打造衛星網際網路不再是「空談」。

當衛星網際網路遇上「新基建」

「衛星上天,產業落地」,近年來,我國商業化航天正方興未艾。伴隨著國家大力推動軍民融合以及「網際網路+航天」的產業升級變革下,2018年,我國商業航天迎來了里程碑式的元年,打破航天產業的「閉環」,注入了私人航天的新鮮血液。

隨後,中國航天業民營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紛紛創立。截至2018年年底,國內已註冊的商業航天領域公司有141家,其中民營航天企業123家,占比87.2%。2018年中國商業航天領域年度投融資總額達35.71億元,主要集中在衛星應用和發射領域。據預測,2020年我國航天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元。

目前,商業航天已成為國內航天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