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窩裡橫外邊慫」,父母學會3種方法,孩子聽話又自信

曉丹育兒 發佈 2020-02-25T11:35:18+00:00

父母需學會對孩子說「不」,並立規矩。例如:沒有洗手不能吃飯,吃飯的時候不能玩耍,錯過了吃飯時間只能餓著,做錯了事要承認錯誤等。2.缺少安全感導致孩子「外邊慫」由於在家裡「窩裡橫」,孩子覺得家裡安全,畢竟媽媽和爸爸會一直保護自己。

最近開始復工了,跟同事思思好久未見,聊起了這個漫長的假期,她一臉疲態。

她說兒子之前一直很乖,可最近卻非常的不聽話,一句話形容就是:「窩裡橫的要命,外邊慫的不行。」

孩子「窩裡橫外邊慫」,家長要注意

思思的孩子小凡已經5歲了,他在家裡「橫」的很,原來吃水果的時候都是先給思思吃。

現在思思剛買回來的草莓,他馬上一個人霸占,都不讓思思去碰。

思思跟他開玩笑說:媽媽也要吃一顆。他馬上一口回絕,甚至連踢帶打的把媽媽趕回屋子裡,即使吃不了也不讓思思吃,寧可壞掉。

可據思思了解到,他兒子在幼兒園可是個出名的乖寶寶,幼兒園老師切的水果他從來都不敢搶,甚至不敢拿,玩具也不敢跟其他小朋友搶。

思思問小凡,想玩為何不主動爭取一下呢?沒想到小凡直接跟思思吼起來:不玩就不玩,有啥了不起的,不用你管!

為何孩子窩裡橫的要命,外邊慫的不行

估計很多家長也有思思的苦惱,孩子莫名其妙的就不乖了,甚至對家長吼叫或者打罵。

可孩子到了外邊卻像泄了氣的皮球,不敢與人說話,不敢與人遊戲玩耍。

家長可能犯了以下錯誤:

1.沒有規矩的愛導致孩子「窩裡橫」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可當孩子2歲以後,開始形成了自我意識。

如果父母一直「無條件的愛」,會導致孩子做事沒有底線,甚至會用發脾氣、威脅等手段來讓父母就範。

如打滾,坐地上不起來,一直哭泣,甚至選擇自虐的行為。

孩子會揪自己頭髮,脫下鞋子光腳走路等,這些都是在試探父母底線的行為。

這樣的孩子會更加的自我,或者可以說自私,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鬧下去就一定能如願。

父母需學會對孩子說「不」, 並立規矩。例如:沒有洗手不能吃飯,吃飯的時候不能玩耍,錯過了吃飯時間只能餓著(可以有正常的零食,但不能過量),做錯了事要承認錯誤等。

2.缺少安全感導致孩子「外邊慫」

由於在家裡「窩裡橫」,孩子覺得家裡安全,畢竟媽媽和爸爸會一直保護自己。

如果爸爸媽媽真的生氣了,也可以選擇撒嬌賣萌來挽回關係

可離開了這種「安全的家庭環境」,與其他人接觸就非常容易失去安全感。

孩子知道「橫」肯定不行,會被反擊回來,這種「不安全的外界環境」讓孩子十分擔心,感覺自己孤立無援。

平時也沒有學會如何溝通和親近別人,孩子抗挫折能力差,表現出「慫的不行」的樣子。

3.父母的過度包辦導致孩子「外邊慫」

很多時候孩子間是可以正常的玩耍和溝通的,即使有一些小摩擦也會很快就過去。

這都是鍛鍊孩子語言溝通能力,和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溝通和摩擦中也學會了察言觀色,看到對方的表情和眼神,就能理解他的心情和處境。

孩子也能學會如何應對,或同情對方,或鼓勵對方。

當他再次面對陌生人,或者一些突發的事都不會感到懼怕和恐慌,會嘗試著去面對和解決。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間有摩擦就替孩子出頭,遇到事情就幫孩子解決,會導致孩子不敢面對問題。

也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問題就找媽媽解決,越來越慫。

父母學會這3種方法,讓孩子「窩裡乖巧可愛,外邊自信十足」

當發現孩子變得「窩裡橫外邊慫」時,父母可以嘗試這三種方法。

堅持引導會讓孩子變得「窩裡乖巧可愛,外邊自信十足」。

1.在家裡「立規矩」,不要溺愛

如果孩子要玩手機,我們妥協後就會發現,孩子要求玩手機的時間可能越來越長,所以需要給孩子立規矩。

罰坐板凳

如只能玩30分鐘手機;如果孩子哭鬧、甚至威脅,我們可以選擇「罰坐板凳」的管教方法。

孩子哭鬧,就讓孩子「坐板凳」,家長在一旁陪同,這樣不會對孩子造成身體的傷害,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對比關到屋子裡)。

不同年齡段的懲罰時間選擇不同,5歲孩子可以選擇罰坐5分鐘。

如果孩子在期間不配合就重新計時,這種方法首先讓孩子知道「窩裡橫」沒有用,然後再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被罰。

適當獎勵

父母同時也要注意獎勵機制,做錯了懲罰,做對了要給予一些獎勵和讚美。

孩子懂得規矩後就會變得更加懂事,而不是靠「橫」來解決問題,「橫」只能讓自己受到懲罰,正確的解決方法才能收到獎勵和讚美。

2.幫孩子學會溝通,給予孩子社交機會

學會主動打招呼

孩子剛開始遇到陌生小朋友會感到不安全,所以很可能不會主動打招呼。

但是父母要鼓勵孩子打招呼,即使孩子沒有做到,也要鼓勵著說「也許下次就敢打招呼了」。

孩子5歲左右會迎來社交的敏感期,父母要把握好這段時間,讓孩子多多社交,多多鼓勵社交。

孩子會跟熟悉的朋友越來越好,越來越依戀,對陌生的小朋友也會嘗試著交往。

嘗試「交換」,鼓勵表達

當孩子出現以下行為的時候父母要理解,例如:跟朋友之間交換食物、玩具、圖書等。

需要注意的事情,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的玩具比較貴重(其實家長間完全可以溝通好),交換後會比較吃虧。

或者覺得其他小朋友的食物不好吃等等,委婉地拒絕孩子之間的「交易」。

這樣的話孩子會錯過這個社交的敏感區,感覺不自由,不能發現問題,不能平等對待朋友,更不能很好地解決「交換」問題。

要知道「交換」需經歷很多語言溝通,缺少交換會讓孩子缺失情感的表達能力,無法掌握更好的社交方式。

父母需讓孩子擁有表達的慾望,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想法,面對好朋友敢說真心話,面對新朋友敢於主動示好,這樣才行。

3.父母學會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適度放手

父母的過度包辦讓孩子缺失了獨立自主,父母可以做孩子的堅強後盾,可是問題還是要讓孩子自己來解決。

當父母看到孩子想盪鞦韆,卻發現有其他孩子在玩怎麼辦?

鼓勵孩子去溝通,而不是父母親自跟那個孩子說:能不能給我家孩子玩一會兒?

讓孩子自己去表達:我想玩一會兒鞦韆可以麼?哪怕遭到拒絕,孩子也會繼續嘗試,來查看問題是否可以解決。

反覆嘗試

第一次孩子可能說的聲音比較小,第二次聲音就會比較大。即使被拒絕,孩子也清楚其他人也有拒絕的權利,也有玩鞦韆的權利。

他會更清楚這個社會的規則,他會選擇最佳的答案,可能先玩一會滑梯,等一會兒再玩鞦韆。

隨著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強,對外「慫」的現象也會漸漸消退,他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善解人意,面對問題更加胸有成竹。

各位父母,知道了這些,就開始著手「改造孩子」的計劃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