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縣入選「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擬命名名單

齊魯壹點 發佈 2021-10-20T16:51:08+00:00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宗兆洋 通訊員 張鳴日前,文旅部確定了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擬命名名單,10月20日-26日進行公示,山東省共有八地入選,其中濟南市商河縣榜上有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宗兆洋 通訊員 張鳴

日前,文旅部確定了2021-202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擬命名名單,10月20日-26日進行公示,山東省共有八地入選,其中濟南市商河縣榜上有名。

據了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1987年文化部為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民間文化藝術、加強基層特色文化建設、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而設立的文化品牌項目,每3年評選命名一次。每次評選自啟動後,將經過市級初選、省級審核、全國覆審自下而上逐級推薦申報,最終商河縣脫穎而出。

當地人常說「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會扭一扭」,可見鼓子秧歌在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據統計,商河全縣九百多個行政自然村,幾乎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秧歌隊伍,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商河都會舉辦鼓子秧歌匯演,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說起商河鼓子秧歌的起源,相傳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較為流行的說法是,北宋年間,有一年商河境內洪水泛濫,良田被毀,赤地百里,餓殍遍地。大水過後,倖存者辛勤耕作,播麥布穀,重建家園。第二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情不自禁地拿起笸籮、擀麵杖、雨傘等生活用具邊敲邊舞,慶賀豐收。後來相沿成習,經過不斷創新發展,逐漸成為每逢節慶日百姓慶賀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

早期鼓子秧歌集歌、舞、丑於一體,表演形式既講究又非常有特色。表演時,一般先歌后舞,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則在歌舞中插科打諢。

經常演唱的歌曲大多以民間故事、歷史傳說、日常生活為素材,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比如「搖葫蘆」「打岔」「鴛鴦嫁老雕」等。其中,僅是舞者的扮相,就大致分為傘、鼓、棒、花、丑五種角色。

鼓子秧歌所需人數從五六十人到數百人不等,舞起來既熱鬧又氣勢恢宏。

現在正月十五鬧秧歌已經成為當地人們必不可少的過節方式,不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能跳上一段,舞上一曲。每年新春的鼓子秧歌大匯演更是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

商河縣歷年來高度重視鼓子秧歌的保護、傳承和發展。1996年,商河縣成功創建原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並持續創建保持榮譽稱號。2018年,商河縣以縣為整體,成功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部「2018-2020年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成為山東省僅有的兩個縣之一。

從小縣城到世界舞台

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12年商河縣被中國舞蹈家協會授予「中國秧歌之鄉」。1980年起,商河縣鼓子秧歌匯演活動連續舉辦39屆,被列為「山東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動品牌項目」。2018年6月,「國家級非遺項目秧歌匯演暨山東商河鼓子秧歌走出去」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召開。同年9月,首屆國家級非遺項目秧歌匯演在商河縣成功舉辦,成為促進非遺文化交流的成功嘗試。2020年以來,商河鼓子秧歌相繼代表山東省參加第三屆中國非遺春晚、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十五屆「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展演活動。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的瑰寶,商河鼓子秧歌還多次走出國門,到韓國、日本、瑞典、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十餘個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掀起秧歌熱潮,在國際上展示了中國文化魅力。

非遺進「校園」、社區

商河縣還深入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通過列校本課程、編專門教材、入學生課堂,舉辦少兒非遺傳承展演,讓古老藝術在校園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從幼兒園、中小學到職業中專,全縣80多所學校組建起136支非遺傳承隊伍,累計培訓學員10萬餘人。通過舉辦全縣鼓子秧歌匯演、花博會農博會駐演、鼓子秧歌擂台賽、非遺傳承展演等活動,以及創新編排鼓子秧歌廣場舞及健身操等形式,將非遺傳承延伸到青壯年、中老年、婦女群體,拓展到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民間舞蹈成為全縣人民文娛健身的首選方式。

今後,商河縣將進一步藉助「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這一「國字號」品牌,繼續推進傳承商河鼓子秧歌等傳統非遺文化資源,促進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繁榮發展,提升商河縣知名度。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