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賭性更堅強

虎嗅app 發佈 2021-10-19T20:24:13+00:00

2021年10月15日,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先後發布了三季度業績預告:牧原虧損5億~10億,溫氏虧損高達67.5億~72.5億!

作者|Eastland

頭圖|視覺中國

2021年10月15日,牧原股份(002714.SZ)、溫氏股份(300498.SZ)先後發布了三季度業績預告:牧原虧損5億~10億,溫氏虧損高達67.5億~72.5億!

到此,5大養豬企業三季度全部預虧,新希望、天邦單季虧損20億~30億,正邦虧損60億左右,牧原虧得最少。

2021年6月生豬價格跌破11元/公斤,低於養殖成本。養豬全行業虧損,牧原上半年淨利潤95.3億,到三季報也「撐不住了」。

10月19日,牧原股份披露了三季報,淨虧損8.2億。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87億、同比下降58.5%。

有意思的是,牧原三季度由盈轉虧,股價卻續四周收陽線。虧損季報發布當天,股價放量大漲6.41%。盤中最高61.1元。以7月28日盤中最低點算起,累計漲幅達56.6%!

看來投資者掌握了正確的打開方式——豬肉價格超低時就做兩件事:多吃肉、買牧原股票!

規模螺旋上升

2000年以來,商品豬市場大致經歷了四個完整的周期:2002年~2006年、2006年~2010年、2010年~2014年、2014年~2018年。基本上3~4年為一個完整周期。照此推算,第五個周期為2018年~2022年,疫情造成的「變形」有限。

1)營收

牧原股份營收增速在2011年、2016年、2020年出現的三個峰值,分別對應第三、第四、第五年周期。

2011年7月,「豬周期」進入上升段,肉價高位運行了半年,牧原全年營收11.3億,同比增長155%;

2012年2月肉價開始下滑,全年低位運行,牧原營收14.9億,取得31%的同比增幅;

經濟總體向好,豬肉需求增長,嚴厲的環保要求延緩了產能提升,2016年全行業再次進入高盈利期,生豬價格於年中達到21元/公斤,牧原營收56億、同比增長87%;

2018年肉價再次陷入低迷,非洲豬瘟的傳入令行業雪上加霜,牧原營收134億,同比增長33%;

2019年,受豬周期、非洲豬瘟疊加影響,生豬出欄數下降,全年豬價呈前低後高走勢,牧原營收「溫和」放大至202億、同比增長51%;

2020年,牧原業務「量價齊升」,營收創紀錄地達到563億,同比增長178%;

2021年,肉價迅速回落,銷量「剎不住車」,牧原H1營收415.4億,同比增長97.5%。

2)銷量

真正代表規模的指標是銷量(即生豬出欄數)。2011年牧原生豬銷量131萬頭、同比增長74%;徘徊數年後,2016年銷量暴漲至310萬頭,同比增長62%;

2020年,生豬銷量達1812萬頭、同比增長77%。其中商品豬1152萬頭,仔豬595萬頭,種豬64萬頭。

牧原預計2021年生豬出欄3600萬頭至4500萬頭。2021H1實際銷售1744萬頭、同比增長157%。其中商品豬1470萬頭,仔豬252萬頭,種豬22萬頭。

2010年至2020年,牧原生豬銷售從350萬頭增至1812萬頭,年均增長48.4%。

2018年8月非洲豬瘟傳入,生豬養殖行業受到重創,撲殺生豬、淘汰母豬,居民亦減少了消費。2019年全國生豬出欄5.4億頭、同比下降21.6%(牧原降幅為6.88%);期末存欄3.1億頭、同比下降27.5%。

2020年,行業產能逐步恢復,生豬價格高位回落,全年生豬出欄5.27億頭、降幅收窄至3.2%(牧原逆勢增長77%);期末存欄4.05億頭、同比增長31%。

2021年H1,行業產能完全恢復,上半年出欄3.37億頭,同比增長34.4%(牧原增長157%);6月末存欄4.4億頭,回到歷史高位。豬肉價格快速回落。

2015年,牧原商品豬出欄僅170萬頭、市場份額區區0.2%;2021年H1,牧原商品豬出欄1470萬頭,市場份額4.4%。

強周期行業的優秀企業必定是駕馭周期的高手,景氣時賺錢,不景氣時賺規模。

2015年以來,兩個周期沒走完,牧原生豬出欄規模、市場份額都提高了一個數量級。裡面多少有賭的成分,幸運的是牧原賭對了。

毛利潤跨越式增長

與規模增速相比,牧原毛利潤受周期影響非常顯著。

2016年養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86.6%,成本增長34.4%,毛利潤率提高21個百分點、達45.7%。

2020年養殖業務營收同比181%,成本增長69%,毛利潤率提高25個百分點、達62.1%。

2015年~2021年H1,牧原養殖業務六年半毛利潤累計達627億、平均毛利潤率為42.9%(2013年以來,8年半的平均毛利潤率為41.9%)。同期海天醬油毛利潤率43.7%,只比牧原高0.8個百分點,毛利潤累計482億,相當於牧原的77%。

生豬養殖成本分為三大類:原材料(包括飼料、物料消耗、藥品及疫苗),人工、生產/製造費用(包括折舊、動力及其它)。

近年來,原材料占養殖成本的比例逐步下降。2020年原材料支出為135億(其中飼料115億),占養殖成本的65%,較2015年低10個百分點,同期人工費用上升了10個百分點。

飼料成本與玉米、豆粕、小麥掛鈎,醬油以大豆為主要原料,養殖、醬油成本都與農產品價格高度相關。

2020年,海天醬油生產成本中,原材占比高達83%,比牧原高18個百分點。牧原抗糧價波動的能力強於海天,無奈豬肉價格大起大落,毛利潤率隨之波動。

綜上所述,牧原股份需求穩定,市場價格波幅大,但平均毛利潤率超過40%,毛利潤金額跨越式增長。

淨利潤&市值

牧原股份淨利潤波動形態與毛利潤完全同步。

2016年攀上高峰,毛利潤、淨利潤分別為25.6億、23.2億,淨利潤率達到41%;

2018年跌入深谷,毛利潤、淨利潤分別為13.1億、5.2億,淨利潤率只有4%;

2020年再度攀上高峰,毛利潤、淨利潤分別為295.5億、274.5億,淨利潤率達到49%;

2021年H1,淨利潤95億、淨利潤率23%。

2011年~2021年H1,牧原月份十一年半總營收1573億、累計淨利潤499.6億,平均淨利潤率31.8%。同期海天味業總營收1417億、累計淨利潤344億、平均淨利潤率24.3%。

有人說,「周期股虧起來會把以前賺到的錢統統虧掉」,「十年辛苦一場空」。牧原股份2011年生豬出欄610萬頭,2021年前六個月出欄1744萬頭,為2011年的29倍。

十年間規模擴大近29倍,市值膨脹27倍,累計淨利潤500億,這叫「一場空」。

牧原股份不是特例,任何註定「十年一場空」的行業都不會有人去做。

賭性堅強

1)存欄數

存欄數代表規模規模、決定未來收入,可與房地產公司的土地儲備相類比 。

牧原股份財報(按成本)將存欄生豬列入存貨、種豬列入「生產性生物資產」。換言之,存欄生豬、種豬是推動這兩個數據的重要「子集」。

2020年末,牧原存貨達212億、同比增長196%;「生產性生物資產」74億、同比增長94%;兩項合計286億、同比增長160%。

2021年6月末,存貨達295億、「生產性生物資產」79億、合計373億,較2020年末增長30%。

當前豬肉價格已見底回升,存量的價值更加凸顯。

截至2021年6月末,溫氏存貨、生產性生物資產帳面金額分別為184億、88億,合計272億,比牧原少101億。溫氏披露「高繁母豬數量超過100萬頭」,牧原能繁母豬存欄275.6萬頭。

2)固定資產投資

牧原規模擴張一貫激進,除極個別年份,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合計遠超淨資產。

2013年,固定資產加在建工程達16.1億,而淨資產僅為12.6億,兩者的比值為128%;

2018年,固定資產加在建工程達172億、較2013年增長近10倍,雖然淨資產增至123億,兩者的比值擴大到140%;

截至2021年6月末,固定資產加在建工程高達974億,較2019年末增長255%、較2020年末增長近32.7%,與淨資產的比值擴為135%。

根據國家政策導向,牧原積極布局屠宰業務,2021年H1已投產的兩家屠宰廠,產能合計為400萬頭/年,屠宰業務收入23億。根據規劃,牧原屠宰產能超過將4000萬頭/年,與生豬出欄數相匹配,也就是自家養的豬100%自家屠宰。

截至2021年6月末,牧原142.6億在建工程中,包含眾多屠宰項目,已投金額超過12億。

3)資金壓力

雖然一貫激進擴張,牧原資金壓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大。

截至2021年6月末,牧原有息借款(包括長期借款、短期貸款和債券)達329億,應付帳款/票據達265億,合計593億,相當於帳面貨幣資金的983%。2020年末,這個比例還只有308%,2019年末更低至143%。

截至2021年6月末,牧原淨流動資產前所未有地降至負211億(2020年末為負46億)。

截至2021年6月末牧原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就有73.6億,而貨幣資金只有60.4億。

2000年以來,豬周期已經走過完整的4個,第五個走了一大半。牧原無懼周期,保持高速擴張,幸運的是每次都「押對了寶」。寧德時代的「賭性更堅強」應當送牧原一幅。

周期股「打開方式」

萬物皆有周期,強弱不同而已。強周期更容易被識別,更具被把握的可能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秋收都是對強周期的順應和利用。廣義來講,爬行動物冬眠也是「利用周期」。

聞周期而色變,上大學不報鋼鐵專業、找工作避開能源、買股票不買航運,難道但斌不吃肉、不用電、不乘飛機?

首先應該懂得,只有大環境相對穩定才會形成周期,才有研究周期的線索。太陽無恙,地球自轉/公轉如常,才有晝夜、四季更替,如果地球在「流浪」,談什麼周期。

20年來「豬周期」一再出現,而中遠海控(601919.SH)所在的貨櫃航運領域,經歷「世界工廠」崛起、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不知何時能平息的新冠疫情,至今沒有走出一個完整的周期。

2021年中遠海控淨利潤大概率超過1000億(前三季度淨利潤676億),對應年度平均運價約為2000美元/標箱。誰能說准中遠海控的「常態」是每年賺1000億還是500億(茅台2020年淨利潤470億)?對此類標的,不宜妄談周期。有人說」千年一遇「,好像自己活了幾千年。

其次應該認識到,周期的本質是供需增長過程中的「錯配」造成的。供給「搶跑」則過剩,需求「超速」則短缺,如果給能夠快速響應需求,就不會出現明顯的周期。比如醬油、醋等調味品,早已進入買方市場,廠家以銷定產。當需求增加,海天「開足馬力」干十幾天半月就能滿足。而當市場對豬肉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價格上揚,養殖場增加存欄數,十個月後大批生豬出欄,供給卻過剩了。

目睹過4.8個「豬周期」的投資人,完美演示了周期股的打開方式。輕車熟路地找到「買入點」——生豬價格接近歷史最低之時。這是行業至暗時刻,肉價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

事實證明,抄底牧原正合時宜,最新數據顯示22省生豬平均價格回升至12元/公斤,牧原股價也走在回升的路上。

股市有風險,不熟悉周期股的投資者切勿追高。

(虎嗅榮曉辰協助收集、整理數據)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