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為孫權效力後,諸葛亮為何不投奔東吳,反而選擇劉備呢?

情懷歷史 發佈 2021-10-20T13:31:44+00:00

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作為三國時期的東吳重臣,諸葛瑾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兄,太傅諸葛恪之父。諸葛瑾年少時,曾遊覽洛陽,又博覽《詩經》、《尚書》、《左氏春秋》。

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作為三國時期的東吳重臣,諸葛瑾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兄,太傅諸葛恪之父。諸葛瑾年少時,曾遊覽洛陽,又博覽《詩經》、《尚書》、《左氏春秋》。諸葛瑾生母去世得早,他在守孝期間一切合乎禮節,侍奉繼母恭敬謹慎,從而獲得了人們的稱讚。

建安五年(200年),諸葛瑾因中原戰亂而避亂江東。孫權的姊婿曲阿弘咨遇見諸葛瑾,對其才華感到驚奇,向孫權推薦了他。自此之後,諸葛瑾和魯肅等人一樣,都成為了孫權的親信。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瑾的弟弟諸葛亮,則一直留在了荊州。大約在公元207年前後,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正式出山。那麼,問題來了,諸葛瑾為孫權效力後,諸葛亮為何不投奔東吳,反而選擇劉備呢?

首先,在筆者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沒有選擇為孫權效力,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就第一點來說,則是因為東吳人才濟濟,而諸葛亮又不是甘願屈居人下之人。公元200年,孫策在丹徒打獵的時候,遭到了刺客的襲擊,不久之後,孫策病逝,孫權開始執掌江東。孫權即位之後,麾下不僅擁有周瑜、張昭、程普等孫堅、孫策留下的老臣,他自己也招募了諸葛瑾、魯肅、陸遜、呂岱、步騭等人才。

因此,即便諸葛亮獲得了諸葛瑾的推薦,來到東吳之後,他也很難成為孫權的左膀右臂。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平日喜歡吟誦《梁甫吟》,又常以管仲、樂毅自比,時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幹。

在隱居荊州的時候,諸葛亮就立志成為管仲、樂毅這樣的人物。所以,他希望輔佐的主公,實力可以不強大,但是,這位主公一定要給他充分施展才華的大舞台。相對於擁有一方基業的孫權,幾乎沒有立足之地的劉備,無疑可以放手一搏,讓諸葛亮來掌控前進的方向。

就第二個原因來說,則是荊州和江東長期交戰,雙方的關係是比較緊張的。早在公元192年,孫權的父親孫堅率軍攻打荊州,結果劉表派出黃祖迎敵,後者成功射殺了孫堅。因為殺父之仇,孫策平定江東之後,曾率軍攻打荊州。等到公元200年,孫權執掌江東,同樣多次和荊州的劉表多次交手。

對於諸葛亮來說,他的岳父黃承彥,和劉表是連襟的關係。至於諸葛亮的大姐,則嫁給了荊州本地的士族——蒯祺。從這一角度來看,諸葛亮和劉表也有一定的姻親關係。在此基礎上,如果諸葛亮離開荊州,前往江東投靠孫權,後者很可能會懷疑諸葛亮的動機。再加上荊州和江東之間的關係比較緊張,孫權也不會放心任用諸葛亮。對於智謀過人的諸葛亮,自然也會預料到這一點。所以,他一直沒有為孫權效力的打算。

就第三個原因,則是諸葛亮忠於漢室,相對於割據江東的孫權,輔佐漢室後裔的劉備,更符合諸葛亮的志向。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因為這一緣故,諸葛亮對於漢朝的感情是比較深厚的。當然,在來到荊州後,他發現漢室後裔的劉表,根本沒有匡扶漢室的理想,所以,他也沒有考慮輔佐劉表。至於孫權這位諸侯,不僅和漢室沒有關係,更沒有表現出興復漢室的舉動。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又受徐庶推薦,劉備希望徐庶引亮來見,但徐庶卻建議:「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多次才見到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不僅具備匡扶漢室的目標,還用三顧茅廬的誠意打動了諸葛亮。

最後,諸葛亮遂向劉備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這篇論說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出山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係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般,希望諸位不要再說了。」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諸葛亮時年27歲。

公元208年,諸葛亮親自來到江東,勸說孫權一起抵抗曹操。赤壁之戰後,諸葛亮協助劉備攻占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公元211年,劉備進入益州。公元213年,諸葛亮等人前往益州支援劉備,幫助其擊敗了劉備。公元217年,劉備發動了漢中之戰,諸葛亮坐鎮成都,負責運送糧草等物資。公元219年,劉備擊退了曹操,奪取了漢中之地。

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後,將諸葛亮冊封為丞相。到了這個時候,諸葛亮已經能夠和管仲、樂毅相提並論了。換而言之,諸葛亮選擇跟隨弱小的劉備,最終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