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小書店1946年在鼓浪嶼開辦了四個月 燃起思想革命之火

臺海網 發佈 2021-10-18T19:36:40+00:00

台海網10月1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憶往昔崢嶸歲月,喚醒歷史車輪里的紅色記憶。1946年,在鼓浪嶼龍頭路上,有一間看似平平無奇的書店,但就是這間書店,燃起了思想革命之火。

來源:台海網

【紅色守護人說】

市資源規劃局直屬分局一級主任科員戴閩玥:讓紅色革命遺址「活」在當下,我們將立足本職,積極推動保護與活化「兩步走」,更好地傳承和發揚紅色精神。

【建築簡介】

啟新書店舊址位於思明區鼓浪嶼龍頭路53號。該建築具體建造時間不詳,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建築面積90平方米。解放後房屋曾進行維修,2010年9月房屋陽台進行了第二次維修。

捲簾門上的畫還原了啟新書店的舊貌。

台海網10月19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憶往昔崢嶸歲月,喚醒歷史車輪里的紅色記憶。1946年,在鼓浪嶼龍頭路上,有一間看似平平無奇的書店,但就是這間書店,燃起了思想革命之火。

「歷史建築光影中的紅色記憶」系列報導第六站,記者與此站的紅色守護人——市資源規劃局直屬分局一級主任科員戴閩玥一起走進啟新書店舊址。今年6月中下旬,這間書店以全新面貌與大家見面,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75年前它就曾經開業過,為社會廣大群眾提供精神食糧,為開展黨的活動打下基礎,成為當時鼓浪嶼傳播革命思想的第一戰線。

歷史

黨員抵押房子開書店

宣傳推廣進步刊物

龍頭路作為鼓浪嶼上熱鬧的商業街,每天都迎來送往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站在龍頭路53號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前,戴閩玥說:「1945年,藏在這裡的一間小小書店,燃起了思想革命的星星之火。」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共福建省委閩江工作委員會安排學生黨員黃猷以特派員的身份回到家鄉廈門開展黨的活動。1946年,20歲的黃猷是福州協和大學學生,正值協大從邵武遷校回福州,停課幾個月。協大另一個學生李成章也在廈門,他家在鼓浪嶼開設了一家印刷廠,叫啟新印刷廠。黃猷回廈門後,先和李成章發動印刷廠的幾個工人,秘密翻印了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等幾本小冊子,運往福州供黨內學習。

印刷書刊的任務解決後,閩江工委又向黃猷下達了新任務,即抓住民主主義書刊可以出版發售的有利時機,儘可能多地宣傳和推廣。開書店需要資金,黃猷靠自己想辦法,把家裡一所房子向銀行抵押,貸到30萬元法幣。1946年4月,他和李成章在鼓浪嶼龍頭路租了一個小鋪面,把書店開設起來,名字就叫啟新書店。

啟新書店正式對外營業後,出售當時很受歡迎的《文萃》《民主》等進步刊物及大量有進步傾向的文藝、社會科學等方面的書籍,很快就吸引了大批顧客。當時,廈門大學在鼓浪嶼設立的新生院,以及英華中學和幾所教會女中的學生,都是書店的常客。書店雖小,影響範圍卻相當大,經常在這裡買書看書的同學,有許多是後來廈大學生運動中的積極分子,還有不少加入了地下黨組織。

1946年8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閩江工委向黃猷和擔任書店管理員的林華傳達指示,書店革命色彩已經顯露,不宜繼續開辦。雖然只存在4個多月,但啟新書店對廈門地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日後廈門城工部地下黨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現狀

今年6月書店重開

紅色遺址得以活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間小小的書店,在廈門地下黨的組織建設和廈門學生運動中起了傳播火種的作用。

「今年啟新書店以全新面貌與市民見面,讓紅色精神再次得以傳播。」戴閩玥告訴記者,今年6月,啟新書店正式復辦,這是我市活化「紅色記憶」的生動例子。近兩年,市資源規劃局十分重視紅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通過完善和實施廈門紅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規劃,深入開展紅色文化遺產的普查調查和科學梳理,重點對紅色文化遺產進行編輯整理、統計造冊和分類歸檔。在普查梳理的基礎上,加強紅色文化遺產價值評估和鑑定,對不同級別、不同價值的紅色文化遺產採用不同管理方式,實現紅色文化遺產分級保護管理和資源分配最優化。

「我們的思路是將紅色遺址的活化利用與社會服務、社會教育、文化創意傳播、旅遊等產業相結合,激發紅色文化內生動力。」戴閩玥說,結合我市及周邊城市旅遊環境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市資源規劃局還與相關部門配合,共同策劃紅色旅遊線路和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分期分批做好我市紅色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和提升利用。

(文/記者 袁舒琪 圖/記者 林銘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