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缺斤短兩?被曝72元200克毛肚只有138克!顧客索賠2萬現金!緊急回應來了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佈 2021-10-19T09:52:19+00:00

10月19日,海底撈也緊急回應:「已當面道歉,但兩萬現金賠償未能達成一致。」10月19日,河南電視台民生頻道《小莉幫忙》報導稱,河南鄭州的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撈新世界百貨店就餐時,其中點了一份72元的撈派脆脆毛肚,可上菜後發現分量明顯很少,要求員工稱重時發現規格約200g的毛肚實際只有138g,竟少了62g。

海底撈又双叒叕攤上事了,因為脆脆毛肚缺斤少兩被顧客抓現行!

10月19日,海底撈也緊急回應:「已當面道歉,但兩萬現金賠償未能達成一致。」

到底咋回事?

海底撈被曝缺斤短兩!72元200克毛肚只有138克

10月19日,河南電視台民生頻道《小莉幫忙》報導稱,河南鄭州的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撈新世界百貨店就餐時,其中點了一份72元的撈派脆脆毛肚,可上菜後發現分量明顯很少,要求員工稱重時發現規格約200g的毛肚實際只有138g,竟少了62g。

記者陪同耿女士去店內核實情況,店長解釋稱,系員工備菜時操作失誤導致,當天只有這一份菜品不合格。

鄭州市城東路市場監管所所長稱這種情況,按照新消法規定可以對顧客損失三倍賠償。

當事人耿女士回應表示,不要一分錢不要卡,道歉解釋清楚即可。

海底撈回應:已當面道歉,顧客提出2萬現金賠償

對此,海底撈回應稱,「感謝關注,對此希望補充說明:產品按要求擺盤後存放需在半小時內。顧客凌晨4點就餐,因員工提前擺盤後放入凍庫保存,產品特性導致水分流失。屬操作失誤,已加強整改。對此我們很抱歉,已於當天給顧客當面道歉,並支持顧客依法維權。因顧客提出兩萬現金賠償,未能達成一致。已就此向市場局主動報告。

此事讓海底撈再度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有網友表示「好了,下次吃火鍋帶個秤」,還有網友稱,「就這一份不合格,好巧哦」。

也有網友覺得會不會真的是失誤。

有網友則表示,海底撈是過分了,但顧客要求賠償2萬也有點過分了。

近2年一直悄悄漲價

海底撈缺斤少兩是不是想「變相漲價」不知道,但數據顯示,海底撈今年來的確在漲價。

根據公開信息,最近兩年海底撈的漲價一直悄悄進行。2020年4月份,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曬出海底撈帳單:「半份血旺從16元漲到23元,半份土豆片13元,算下來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

另一位網友的帳單也顯示,整份酥肉從去年7月的26元漲價到44元。於是漲價事件迅速被網友罵上熱搜。隨後海底撈發布致歉信,稱漲價是管理層的錯誤決定,並從當日起所有門店價格恢復至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但在2020年年底,又有多家媒體曝出海底撈再次「偷偷漲價」,有網友表示在海底撈鄭州公園茂店就餐時發現,相比9月份,部分菜品價格有所上漲:澳洲肥牛從78元漲價到84元,鮮切牛肉從72元到78元;海底撈廈門集美萬達店,雪花豬肉片、現炸酥肉各漲2元,飲料和自選調料也分別上漲1元至4.5元、5.5元等等。

根據公司財報,海底撈2020年的人均消費金額提高到了110元,同比增長幅度4.8%,相比之下,2019年增長幅度為4%,2018年3.1%。換句話說,海底撈的確存在逐年漲價,而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其漲價幅度較高。

股價暴跌60%跌下神壇?

張勇直言:大家太神話海底撈

在漲價加持下,海底撈的股價表現卻依然不怎麼樣。

截至19日收盤,海底撈報收30.05港元,最新市值為1640億港元,但與年初85.78港元高點相比,海底撈短短8個月時間股價暴跌超60%,似乎已經「跌下神壇」。

針對股價年初以來大幅回調,在今年6月的一個投資者交流會上,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坦承預判失誤,並表示對海底撈維持業績增長不抱有希望。

「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們要理性,投資要謹慎。要想知道什麼是名不符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他稱。

市場看空海底撈,很大程度來自其恢復不及預期的翻台率,這關係著可持續增長,背後是其狂奔門店數。投資人擔心海底撈高門店數、高收入、高回報神話破滅。

海底撈此前公布2021年中期業績顯示,2021上半年實現營收200.9億元,同比增加105.9%;歸母淨利潤為0.9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整體翻台率從2020年同期的3.3次/天下降至3.0次/天;一線至三線城市海底撈餐廳的人均消費開支同比跌2.6%-2.8%。

公司稱,上半年的經營狀況不如預期,主要因為:第一,自去年下半年起新增大量門店,龐大的固定成本增加經營壓力;第二,受到疫情影響,新開業門店的盈虧平衡期及現金投資回本期都較以往長。截至6月底,海底撈集團的全球門店數量增加299家至1597家,其中1491家位於中國內地,106家位處港澳台及海外地區。

張勇在此前的投資者交流會上也表示,對疫情形勢判斷過於樂觀,部分開店較密的城市出現超過5%的門店出現經營虧損,一個地區出現 5%的門店確定性虧損時會暫停在該地擴張。目前會給更多的觀察時間以確定是否屬於確定性虧損。

海底撈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對於海底撈疫情後的快速擴張,有頭部餐飲創始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解釋為,「打劫甲方」式增長,並認同張勇「誤判形勢」的說法,但他表示「誘惑很大」。

據前述創始人透露,對於新開門店,海底撈原本有相應規則,業績不好的店長並無權新開店,但在去年全面放開這一規定。「張勇篤定疫情會很快過去,於是趁機向物業簽下非常苛刻的協議,一簽就10年,包括兩年免租、裝補、5年內不容許租金遞增等。這就是在疫情期間打劫甲方。」

海底撈管理層並不避諱這一點。其在投資者交流會上披露,目前門店租金占應收比例穩定,甚至二三線城市的租金占比低於2019年。

「這些新成長店長沒有經驗,出了問題不知道怎麼辦。當生意不好的時候,會鍛鍊出一批店長。」張勇如此形容這種局面,並表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大家的核心問題是海底撈業績下降,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內部管理問題。內部管理始終存在,無論上市前還是上市後。我總結管理的幾個方面:制度化管理、流程化操作、跟蹤式監督、數據化考核。這幾個方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這次僥倖過關,我能把這些店重新整合好,未來類似的困難還會發生。因為當我整合好這1000多家店之後,我還會繼續擴張。不會因為現在的情況而對管理上進行大的調整。」張勇稱。

對於海底撈估值問題,前述創始人表示,海底撈股價已回歸合理區間。「去年確實高估了,與大環境有關。現在反而回歸一個正常體量。如果再往下降,證明市場對海底撈成長性並不看好。」他說。這位創始人旗下門店在與海底撈競爭中,各有勝負。

海底撈創始人 張勇 圖/圖蟲

張勇曾是草根逆襲案例,一度登頂新加坡首富

時間回撥到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終於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7.8港元/股,總股本約53億股,以此計算,海底撈的IPO市值為945.6億港元,一騎絕塵,將彼時的「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遙遙甩在身後。

2018年一聲銅鑼響,7位億萬富豪誕生,當日海底撈開盤報價18.8港元,市值迅速突破千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身價暴增至600多億。除了張勇之外,海底撈聯合創始人施永宏和李海燕夫婦所持股權市值258.3億港幣,海底撈早年的服務員楊利娟身家暴至34.8億港元,成為當年草根逆襲的最佳案例。

張勇和海底撈的故事早已被市場炒得爛熟,1994年,三次創業未果的張勇發現小火鍋在成都很受歡迎,一心想著賺錢的他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當年春天,他拉著技校同班同學施永宏與各自的女友,在四川簡陽開了第一家海底撈,店裡只有4張桌子,十分不起眼。但憑藉肯吃苦、肯服務的態度,海底撈很快成了火鍋界的一哥,2011年一本《海底撈你學不會》的書更是將海底撈推向神壇。隨後各類資本持續加持,海底撈「封神」。

上市只是故事的開始,而不是結束,2019年市場繼續造好,海底撈的股價高歌猛進。張勇那一年可以用「春風得意馬蹄疾」來形容,2019年8月,新加坡首富10年來頭一次換人,根據財經雜誌《福布斯亞洲》最新發布的新加坡50大富豪榜單,張勇以138億美元(約192億新元)身家,擊敗位居榜首10年的遠東機構黃志祥和黃志達兄弟,成為新加坡首富,張勇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隨後張勇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寵兒,雖然極其低調,但是市場仍不乏他的傳說。此外針對「火鍋」的研報也是接踵而至。2019年中信建投一份《2019年火鍋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更是把海底撈等一眾火鍋大佬推上風口浪尖,中信建投認為火鍋是舌尖上的萬億賽道,是餐飲行業最優賽道,其口味接受度高、範圍廣,易標準化,具擴張性,有社交屬性強、鍋底及調料口味豐富等特徵。目前火鍋行業集中度低,但規模為餐飲細分賽道中最大,經營效率優質,龍頭企業擴張迅猛。預計至2022年,火鍋行業市場規模近8000億元,龍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不過花無百日紅。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海底撈經歷上市以來的第一輪「暴擊」,去年3月,海底撈一度跌至27.28港元/股。不過隨後,為了拯救實體經濟,各國央行開始「大撒幣」,海底撈的股價絕地反彈,劣勢變優勢,2020年,海底撈股價累計漲幅高達91.5%,被業內稱為「火鍋中的茅台」。到今年2月16日,最高反彈至85.78港元/股,總市值達到4546億港元,而8個月後的如今,經歷了一輪下行後,海底撈股價再度回到30港元。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賀泓源、葉麥穗)、公開信息、河南電視台民生頻道、北京青年報等

本期編輯 黎雨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