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跟蘋果學三個月攝影的人,能拍出 iPhone 樣張嗎?

愛範兒 發佈 2021-10-18T07:26:07+00:00

Eric Zhang 還說,很多人在網上說 iPhone 拍照有眩光或鬼影,但有時候,其實只是鏡頭髒了。胡燕超向我分享的另一個技巧點,也正好是關於 Eric Zhang 口中「微博上有很多人問的」—— 為什麼我用 iPhone 拍的照片沒有攝影師的「高清」?

通過幾堂課,真的可以讓一個攝影小白拍出大師的味道?

至少在創想營里,這成為了可能。

最近,蘋果辦了場為時三個月的「Today at Apple 創想營」,給北京「打工人」們提供攝影/視頻、音樂創作和 app 設計相關的課程,找來專業導師教大家用蘋果產品進行創作。

但與你想像的網際網路民工和自嘲的「打工人」不同,學員是真正的打工人,來自各行各業。

我和在旅遊公司工作的胡燕超以及自由職業者戚植春聊了聊,想知道一個短期的課程能帶來什麼改變。

拿起手機拍照前,你擦鏡頭了嗎?

剛開始和胡燕超聊天的時候,我特別入迷,因為她給我分享自己學到的拍照小「禁忌」,我全都踩中了。

第一個就是拿起手機拍照前,先擦鏡頭。

在胡燕超看來,擦了鏡頭雖然也不意味著拍出來的照片就一定出彩,但它代表了非常根本性的基礎,也是攝影做減法前需要大量積累的細節。

有趣的是,攝影班的主導師 Eric Zhang 告訴我,他做攝影分享的時候幾乎每次都會提到這個點。然而,台下的聽眾常聽了就會笑起來,覺得老師上課開場要講個笑話暖場。

但創想營的同學們卻會很認真地問,「為什麼擦鏡頭那麼重要?」

手機鏡頭那么小,還沒你的手指大,如果上面沾了指紋,整個畫面就會不清晰。

然後,真的會有人(學員)拿手摸完鏡頭再去拍照,(告訴我說)「哦,這就是為什麼以前我晚上回家的時候,手機不清了」。他真的會去驗證。

Eric Zhang 還說,很多人在網上說 iPhone 拍照有眩光或鬼影,但有時候,其實只是鏡頭髒了。

胡燕超向我分享的另一個技巧點,也正好是關於 Eric Zhang 口中「微博上有很多人問的」—— 為什麼我用 iPhone 拍的照片沒有攝影師的「高清」?

最開始 Eric Zhang 沒能理解這「高清」是什麼情況,畢竟大家的手機都是一樣的。後來,他發現很多人在放大拍照時,都用兩指直接滑拉屏幕來調整,更好的方式,應該是用 iPhone 相機應用中的按鈕來進行精確的縮放。

同樣的,當 Eric Zhang 在其它攝影分享上講這個點的時候,台下相對專業的觀眾可能會覺得這是在開玩笑,而創想營的同學則會更認真去對待。

在這次課程後,胡燕超平常拍照時,會比從前更主動去思考構圖,心中也會有意識地去保持照片「橫平豎直」,這些直觀的技巧很高效地幫助她提升拍照效果。

Eric Zhang 在聊天的過程中,常常會不自覺誇起創想營的同學們,覺得大家的成長特別快。

第一次交的作業,可能是意料之內的「普通」;第二次交的作業,立馬就「換了一群人似的」。同學們提的問題,也從開始的技巧類,逐漸轉向構思方面,大家會更主動地考慮拍攝的主題,甚至會構思成系列的拍攝。

看來,技巧沒有成為「千照一律」的枷鎖,反倒是成為了創造的跳板。

在舊景中尋找新鮮,拍照其實沒有那麼功利

和不少「打工人」一樣,生於浙江的胡燕超是因為喜歡北京,才會到北京工作。

同時,她也坦言,自己未來可能會離開北京。

現在拍下的照片,也會成為未來回憶的索引。

她的其中一張作品,記錄了一個傍晚的瞬間。

那天天氣很好,她在家附近跑步,跑到什剎海時,遊客早已散去,平靜的水面上,載著兩人的船快速前行。

當時他們乘風破浪地向我開來,感覺特別好。
生活可能非常平淡,但也有一種一往無前的感覺。

拍照時,她會從生活瑣事中抽離開來,去觀察別人的生活。也是在拍照中,她能在熟悉的事物中發現不同的角度,「這讓我感覺自己就像在旅行中一樣」。

他說,創新的最大挑戰不是探索陌生的世界,而是把已經熟悉得不行的元素未知化。

這話,是 Eric Zhang 多年前偶遇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時,對方和他說的。

這對於近兩年因疫情而無法遠行的他來說,頗有啟發。

現在,他在去到熟悉的城市時,都會強迫自己去個城市裡自己沒去過的地方,或者是換種方式出行,把坐車換成步行,反正得找個不一樣的角度。

如果說對象是自己眼前世界的攝影是一種外擴的探索,那麼,把鏡頭指向我們自己的短視頻,引向的可能更是一種對自身的思考。

是的,熟悉到不行的你自己,在鏡頭前也許會冒出新的一面。

戚植春特別喜歡現在在鏡頭中快樂放飛的自己。

到創想營前,她也曾苦苦構思腳本,細細規劃鏡頭安排,精心地在出鏡前化妝,反正按她說的,就是「特別麻煩」。

在一次課上聽視頻博主豬僑分享後,她恍然大悟,原來,Vlog 其實只是需要真實地記錄自己的生活。

因為最近忙搬家,她決定拍個視頻分享自己改造的感受。

在一本正經地給視頻配音並發現效果不好後,她開了個動感的音樂讓自己律動起來,試著把自己想說的內容放鬆地演練一遍。

沒想到一回看,感覺還不錯!

於是,她決定就用這「彩排」內容了,最後發布了發現觀看量也不錯。

從此,她就走上了放飛自我的大道 —— 不僅拍的過程快樂,真情實感拍起來也更順利,後期加工也很簡單,省心省時。

而且,她覺得無論這些視頻的流量情況如何,這些內容「還是自己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有紀念和回憶價值的」。

更重要的是,她告訴我自己的評價體系變了。

剛開始還會有包袱,但後面放開自我後無所謂了——「你看我多有意思!」
我的評價體系變了。「這個人有意思」是對我最高的評價,而不是這個人有多好看,他過得有多精緻。

照片和視頻能成為回憶的載體,但拍攝的過程,也許才是能帶來最重要改變的瞬間。

科技公司門店,就是新的「書店」?

和三位聊天的過程中,我除了沾了點對生活的熱愛外,也開始去思考一個問題 —— 我們需要認真地去學習怎樣用手機或者是其它常用電子產品麼?

正如胡燕超說的,自己摸索效率很低,但有老師上課一下就能獲得些基本知識。

但又該去哪裡學習?

也許,科技公司門店,能成為一種新的「書店」。

它是商業的,但也是公共的。

所有人都能在那裡接觸和體驗甚至買走最新的電子產品;而像 Today at Apple 這種課程也直接地提供了知識。

但我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雖然人人真的只要報上名就能上 Today at Apple 的課程,但報名這個動作還是有點門檻的,不是所有人都了解。

如果以後蘋果能在 Apple Store 里專門設置一個「學習區」,在設備上分享它們原本就很豐富的教學資源(最好還支持 AirDrop 功能,讓我能把「書」帶回家),也把 Today at Apple 的介紹和報名入口「線下公開化」,那那些隨機走進「蘋果書店」的朋友們也可以接觸到學習的機會了。

正如 Eric Zhang 所言,藝術最公平的一點在於,你是不是科班出身,和你能拿出什麼樣的作品並沒有必然聯繫。

他作為導師,想做的是為同學們提供具體方法和理論,而至於實踐的方向,永遠因人而異,充滿個性。

每一個人,都能在創作中思考和成長,而成果也會成為回憶的載體。

人人都是創作者,這不應僅被看作一個商業上的概念,它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

胡燕超告訴我,截至採訪前,她最近拍下的一張照片是當天上班路上看到的一棵銀杏樹:

現在大部分銀杏都綠色,可能只有邊邊一點泛黃,但今天剛好看到一株,整棵樹有一半的葉子都金黃了。
我就覺得,秋天來得太猛太快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