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做試管嬰兒的須知事宜

楊冬梓教授 發佈 2021-10-22T01:09:51+00:00

隨著試管嬰兒技術的不斷發展,雖然助孕成功率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目前一般的妊娠率在50-60%,活產率在30-40%,仍達不到100%的成功,這一點,在你打算做試管嬰兒之前醫生都會充分跟你溝通。

隨著試管嬰兒技術的不斷發展,雖然助孕成功率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目前一般的妊娠率在50-60%,活產率在30-40%(因年齡等不同而異),仍達不到100%的成功,這一點,在你打算做試管嬰兒之前醫生都會充分跟你溝通。

那麼,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好充分準備面臨試管嬰兒過程中的這些問題?

首先和主診醫生的溝通和交流是重要的

在你選擇做試管嬰兒那一刻起,你可以做好功課選擇你信賴的醫療機構和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相信你的主診醫生,不要被網上百度的別人的一些言論來左右自己的思想,也不應該隨隨便便跟風別人怎樣我就要怎樣。有什麼疑問和顧慮,與你的醫生護士溝通,醫生或護士會樂於為你解答。很多生殖中心設有線下和線上課程解答有關問題,可以儘量利用這些資訊資源。

治療過程請謹遵醫囑,不要道聽途說,也不要與別人比較,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用藥方案也不一樣。如果有什麼疑問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諮詢醫生護士,而不是百度和病友們。

其次要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試管嬰兒過程中,女方身心所受的壓力和痛苦往往多於男方。這一點男方一定要充分理解!女方促排期間每天按時打針、吃藥,定時往返於醫院;取卵、胚胎移植以及移植後情緒緊張,從而容易患得患失甚至影響治療效果,親人的支持安慰非常重要。

雖然我們反覆強調胚胎移植後不需要天天臥床,放鬆心情、順其自然,但仍然會看到好多焦躁不安、靜臥不懂的例子。移植後有的人甚至辭掉工作每天在床上躺著,生怕胚胎會掉出來,有的人在醫院裡長住,14天等待結果的每一天都非常煎熬。網上百度吃什麼有利於著床,就瘋狂的跟風買......。這些都對成功有弊無利。

關於胚胎移植後的飲食,我們的觀點是「一貫制」,不要有太多的改變。既不要大補,也不要饑飽無度。由於移植後用的孕酮類藥物,加上移植後的少動同時飲食方面更為細緻,腸蠕動減慢,往往會出現腹脹便秘的情況。輕者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如多吃高纖維食物、水果蔬菜,加上適量運動、避免久臥;嚴重便秘請就診求醫,切忌亂用藥。

國內外生殖專家的研究表明試管嬰兒成功與否,與子宮內膜的容受性、胚胎的質量有關,而與移植後是否臥床沒有絕對的相關性。其實長期臥床並不會增加胚胎著床的機會,反而不利於盆腔及下肢的血液循環,除此之外還會因為胃腸蠕動減弱引起食慾下降、消化不良、便秘腹脹等,嚴重者可能發生下肢靜脈血栓。

所以,不管哪個生殖中心都無長期臥床的醫囑。因此,我們希望你有良好的心態,如常生活。

最後,理性地看待自身條件與試管嬰兒

很多人覺得我花錢看病最後就一定要抱嬰回家。大家都知道或者說都要認識到醫學的手段和能量不是無限的,醫生也不是神仙,也不是萬能的。作為助孕的醫療手段:試管嬰兒技術迄今為止沒有100%的成功率。總有一部分人在歷經了助孕治療後仍無所獲的。特別是二孩政策放開以來,高齡夫婦的群體越來越多,尤其是高齡女性生育力極低的在臨床上確實是老大難。

對於40歲以上高齡、一些失獨或者結婚晚卵巢功能早衰的患者來說,建議理性看待自身條件,認真考慮是否要堅持,如果做了好幾次試管沒有成功,盲目的一再嘗試很可能仍是沒有結果的。

現代很多女性晚婚晚育,為了事業對生育年齡一推再推,殊不知年齡超過35歲,女性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卵母細胞質量改變,染色體異常的機率也會增加,胚胎著床率、妊娠率都會降低。

除此之外,吸菸、飲酒、體重指數過高、精神因素等也可影響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因此,理性地看待自身條件,試管嬰兒是否成功,不單單是靠醫生,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試管嬰兒技術也不是萬能的,一定要改善生活方式,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孕育生命也是「欲速則不達」。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