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放映電影超10萬場次 海滄鄉村「電影大王」擔起新使命

臺海網 發佈 2021-10-24T12:13:06+00:00

來源:台海網台海網10月24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一方銀屏,一束亮光,夜晚沉寂的村莊就沸騰了。一條板凳,一把蒲扇,鄉村多彩的生活就點亮了。幾十年變遷,曾經被稱為「廈門西伯利亞」的海滄東孚,早已蛻變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典範。但是,聚在一起看電影仍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習慣之一。

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10月24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一方銀屏,一束亮光,夜晚沉寂的村莊就沸騰了。

一條板凳,一把蒲扇,鄉村多彩的生活就點亮了。

幾十年變遷,曾經被稱為「廈門西伯利亞」的海滄東孚,早已蛻變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典範。但是,聚在一起看電影仍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習慣之一。當村民們與記者聊起電影,大家不約而同提起一個名字:陳原來——海滄區的一位鄉村電影放映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他就穿梭在東孚各個村莊,用光影點亮村民的文化生活。25年來,他放映電影超10萬場次,被村民們稱為「電影大王」。

陳原來的舞台可不限於電影領域,他熱心公益事業,投身文化產業……老電影放映員以膠片為起點不斷開拓,擔起了更多新使命。

熱愛電影的他 一頭扎進膠片裡

「有一天我到村里放電影,天很冷,電影快開始的時候突然下起大雨,大家全都跑回家了。當時我的心裡有點失落,結果沒幾分鐘,就看到大家撐著傘又回來了,那一刻我的心裡太暖太暖了。」撫摸著自己珍藏的電影膠捲,陳原來說,「16毫米,這是老式電影放映機膠片的規格,這一卷卷珍貴的膠片,承載著村里老一輩太多美好的回憶,也承載著我當一名電影放映員的夢想。」

在幾十年如一日的電影放映工作中,陳原來漸漸被村民認識,成了村民口中「那個放電影的陳總」,孩子們還喜歡叫他「電影大王」。

雖然這份工作為陳原來和鄉親們帶來了許多快樂,但陳原來其實悄悄打過退堂鼓。

「下鄉放電影不是個輕鬆活,那時候村裡的路坑坑窪窪,自己一個人騎著自行車,載著近百斤的放映設備,有時候一路震得虎口生疼。抵達之後還要放廣播、搭銀幕,忙忙碌碌到電影開始放映才能坐下來,在設備旁邊啃一塊麵包或吃碗麵條就算晚餐了。」陳原來說。

身邊的人也勸他,「放電影沒前途,不如到外面打工賺錢快。」

每逢親朋好友相勸,陳原來總是敦厚地笑著應和:「是啊,是啊。」可是一轉身,陳原來又一頭扎進那一卷卷膠片裡。

堅守初心的他 打造了電影博物館

陳原來見證了輝煌的「露天電影」時代,也見證了電影放映媒介的更迭、放映技術的進步。當村口的白色幕布不再掛上,陳原來依然堅守在電影放映的崗位上,為村民們源源不斷地送上文化食糧。只是這一次,簡陋的露天電影變成了有趣的電影博物館。

上個月,記者隨著陳原來來到東孚街道蓮花社區,一座由東孚糧站老倉庫改造成的名為「百姓院子」的去處,就是他為村民們打造的電影博物館。

見到陳原來,蘇大姐快步走上前,「原來,我們這有李煥英嗎?我女兒說好看,我也想看看。」「有的有的,你快來坐。」陳原來招呼蘇大姐坐下,迅速翻出《你好,李煥英》的影片,為蘇大姐開啟了專場影院。十幾分鐘後,人越來越多,村民們坐在一起看電影,一如曾經聚在一起看露天電影的模樣。

電影結束,燈光亮起,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在300多平方米的空間裡,陳列著30多台來自國內外各種規格的放映機,《南北少林》《葫蘆娃》《英雄小八路》等一幅幅老式手繪海報鋪滿了牆面,瞬間將我們拉進曾經的影視流金歲月。

在這裡,還保存著陳原來收藏的1500多部影片。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16毫米黑白膠片,到2000年前後的彩色電影片,應有盡有。

在陳原來看來,「百姓院子」的核心就是百姓。在這裡,陳原來的「銀幕」繼續豐富著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將村民們共有的電影文化記憶生動傳承。

熱心公益的他 積極傳承傳統文化

其實,近幾年,陳原來在文化傳承的平台上更活躍了,他的工作不再局限在電影領域。如今,成為海滄區文聯副主席、東孚民俗文化藝術協會會長的陳原來,熱心公益事業,投身文化產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東孚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植根於民間的藝術土壤,然而隨著部分村莊拆遷,文化資源逐漸流失。」2014年,陳原來組織成立了東孚民俗文化藝術協會,致力於傳承閩南文化,打造鄉愁館,收集整理當地民俗文化、家風家訓,開展民俗舞蹈、踩高蹺等特色文化課程。如今,協會從最初組建時的十幾個人發展到了200多人。

「通過體驗,更能加深村民對閩南文化的理解與喜愛,更好地建立文化自信。」陳原來說,如今自己做的事,正是希望通過舉辦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