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存最完整的明代軍港,登州蓬萊水城,看明清海防最大漏洞

冷兵器研究所 發佈 2021-10-22T18:12:54+00:00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明憶字數:3140,閱讀時間:約6分鐘編者按:明代海軍的發展,一直是網絡上比較熱門的話題,作為曾經組建過龐大艦隊,但同時又被倭寇大肆襲擾的朝代,明代的海防和海軍建設,可謂是充斥著矛盾之處。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明憶

字數:3140,閱讀時間:約6分鐘


編者按:明代海軍的發展,一直是網絡上比較熱門的話題,作為曾經組建過龐大艦隊,但同時又被倭寇大肆襲擾的朝代,明代的海防和海軍建設,可謂是充斥著矛盾之處。本期就先跳過浩如煙海的史籍,從現存最完整的明代軍港——蓬萊水城入手,來管中窺豹,看看明代海防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思路。




蓬萊水城又稱登州水城、登州備倭城。明洪武九年,為了保護作為海路樞紐的登州城,免遭當時活躍的倭寇和高麗海盜襲擊,於是在宋代供戰船停泊的刀魚寨基礎上,建造的設施完備的軍事要塞。萬曆二十年,日本入侵朝鮮的萬曆朝鮮之役爆發,出於防範日本可能從海上發動大規模入侵,當時明朝整個沿海地區都開始大規模整軍備戰。在這期間,水城也迎來了大規模改造,除了原本的夯土牆改造為夯土包磚外,部分明初城牆牆體也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到了明末,隨著西法黨大臣孫元化擔任登萊巡撫入駐登州,登州水城又模仿當時歐洲棱堡,建造了部分炮台。




如今的蓬萊水城,雖然不敢說是明清時期建造的最優秀的海防要塞,但是卻包含了明初、晚明、明末三個時代的軍事風格。而且作為明朝北方,或者說整個明朝最重要的海防要塞之一,也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當時整個明代,在應對海上威脅時防禦思路,和實際的防禦情況。




蓬萊水城的城牆,根據防禦的方向,可以大致分為陸牆和海牆兩大部分。首先是蓬萊水城最有名,同時也是著名的蓬萊閣所在的海牆部分。整個海牆部分西端沿著海崖丹崖山走向修建,東段城牆則是建在較為平坦的沙灘和防波堤上。雖說這部分城牆那部分是何時所建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從一些建築的細節,也多少有些線索可尋。





首先是東端建在防波堤上的炮台,這個炮台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將這個炮台單拎出來和類似功能的城牆結構做對比,就會發現它的特別之處。





首先,與功能類似的山海關老龍頭,還有另一個膠東半島上保存姑且還算完整的明代炮台——青島古鎮口銃城作比較,雖然它們都有海防炮台的作用,在造型上都有著典型的晚明時期空心敵台結構,而蓬萊水城樸實無華,甚至有些簡陋的炮台,顯然和另外兩者有著明確的區分,甚至也並非是像普通馬面和雉城一樣,與城牆呈同一水平線的結構。








考慮到水城本身要拱衛作為重鎮的登州,這個炮台又是在拱衛水門的關鍵點,明代的登州人當然不會在這裡省錢。不過,光從這些線索,還不足以論證這個炮台的身世,像這樣風格不是很明朝的炮台,在蓬萊水城倒還不止這一處,在這個炮台南端,海門和蓬萊閣燈塔下方,都有著風格迥異的防禦建築。






這些突出的炮台不同於傳統的馬面瓮城,它們有著明確的交叉火力布局。而且有趣的是,和城牆主體相連的牆面寬大的炮台,頗為神似澳門的葡萄牙人在1637年修建的,帶有中國和歐洲防禦建築特色的澳門東望洋要塞。因此筆者懷疑,雖然這些炮台可能也有一些是在萬曆年間修建的,但是另外一些應該在明末時期,經歷了登萊巡撫——也是西法黨成員孫元化,和當時明廷招募的葡萄牙教官們一起進行了改造設計。








繼續向西,便是著名的丹崖山和蓬萊閣。這一地區的城牆基本都是沿著丹崖山的山脊修建,從而能夠正對著俯瞰下方沙灘和大海。雖然受限於角度問題,在城牆上往下觀察的確會產生一些視線盲區,從而給一些小股敵人可乘之機。但考慮到從這裡可以毫無遮擋地觀察海面上的動向,敵人想要從海上進行偷襲,還是非常困難的。




繼續向西,便是蓬萊水城的最西端,同時也是西端陸牆的西北段。在這段城牆北端,也是一個非常類似東望洋要塞風格的城牆突出結構,而這個突出部南面的城牆,不同於蓬萊閣海牆,沿著山脊而建,而是以一個大直角走向,從丹崖山一直修建到平地。


這一段城牆的年代相對難以界定,但比較好推斷的是這段城牆之所以修建成這個樣子,一方面可能有交叉火力的考慮,但更重要的是像現在的環山公路一樣,想運用這種類似「之」字形的走向,降低山地落差給城牆建造帶來的難度。




不過,對比嘉靖到萬曆時期明朝修建的長城,基本都是非常耿直地沿著山地地勢走向筆直地畫出一條長線。不排除這段有些取巧的城牆,是在明初時期,技術和人力都相對匱乏的時期修建的。




再來就是陸牆部分,陸牆東端曲折的城牆,應該是萬曆年間修整時新建,而西端和南端振揚門段牆體,走勢修建較為筆直工整,是比較典型的明初時期風格。這種風格的城牆雖然看起來較為規整美觀,但是這種城牆無法營造交叉火力,加之蓬萊水城這兩段城牆也沒有建造敵台和馬面,讓這兩段城牆本就簡陋的防禦更是大打折扣,堪稱整個蓬萊水城的「阿喀琉斯之踵」。歷史上蓬萊水城遭遇的唯一一次大規模戰爭——「吳橋兵變」,當時叛軍正是通過南端振揚門攻破的水城。






蓬萊水城作為明代軍港和沿海防禦堡壘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頗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有著明顯的不足。首先就是城牆,無論是上面分析的城牆修築,還是整個蓬萊水城的火炮布置,都體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重海輕陸」。雖然考慮到蓬萊水城南端陸牆距離登州府城不遠,日常情況下,蓬萊水城並沒有獨自面對陸上攻擊的需求,這種略帶敷衍的城牆搭配也就無可厚非。然而這種惰性思維,在明清時期的海防敵台與要塞修建卻屢見不鮮,到了後來,以至於連洋務運動時修建的許多炮台,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這些海防設施在面對外敵入侵時,遭遇了和蓬萊水城一樣,被敵軍從陸牆攻破的尷尬命運。




說完蓬萊水城作為海防要塞的用途,就要說說它作為軍港的作用了。實際上蓬萊水城本身,在明代海運史上,就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明初開始,自膠東地區向遼東運送糧食布匹的膠遼海道的船隻,就是從蓬萊水城啟航的。從軍港的角度來說,蓬萊水城倒是無可挑剔,不僅有幾乎封閉的船舶停靠點「小海」,港外還有一道人工築起的防波堤。可見明朝對海船運輸方面,還是有著較為科學的認知。




但與此同時,蓬萊水城的海門卻建造的極為狹窄,大約只有十幾米寬。考慮到當時北方主要使用的,是一些較為細長的沙船,因此這個寬度倒也能夠讓這些三十多米長,但是只有幾米寬的大船通過。這種沙船技術的優點是建造和使用的經驗都較為成熟,同時也能在近海多礁石的海域安全行駛。不過,明代的沙船雖然經過一系列改良,使得沙船也能一定程度上進行遠離海岸的航行。但即便如此,沙船的抗風浪能力依然相對較差,以至於當時的膠遼海道是「歲由海道以達遼東,多為風波飄沒,民被其害,而軍不沾實惠。」




在這種情況下,蓬萊水城的船隻建造也並沒有多少技術進步,或者是不斷補充船隻,那就更不要指望蓬萊水城內的水師,能長期保持運輸通暢和高強度軍備了。因而到了嘉靖年間,隨著衛所兵制的進一步衰落,在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之間,登萊兩府眼皮子底下的眾多島嶼上,「亡命交匿於諸島,時時出剽掠。」




總得來說,從蓬萊水城可以看出,明朝的大部分海防和海上力量的建設,依然是出於傳統大陸強權,對海洋進行的有限利用。最後,這座經過不斷修繕的海防要塞,沒有經歷過日軍的戰火,也沒有遭遇後金的鐵蹄,而是被「吳橋兵變」的明朝叛軍,從南面的振揚門攻破,這不得不說,也是歷史給出的一個巨大的諷刺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明憶,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