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活動、網際網路娛樂、網購團購——「老漂族」的生活色彩在改變

fans news 發佈 2021-10-22T11:52:04+00:00

中人社傳媒記者 黃潯10月14日,大潤發公布的《「老漂族」逛超市報告》顯示,一線城市10時前去逛超市的老年顧客比全國高出15個百分點,60%的受訪者稱一周會去逛大潤發3次以上,近7成表示會和相熟的店員嘮家常。

中人社傳媒記者 黃潯

10月14日,大潤發公布的《「老漂族」逛超市報告》顯示,一線城市10時前去逛超市的老年顧客比全國高出15個百分點,60%的受訪者稱一周會去逛大潤發3次以上,近7成表示會和相熟的店員嘮家常。

當今,90後逐漸走上結婚生子道路,這意味著各城市的老漂群體年齡也正在下降。記者了解到,除了線下逛超市,也有不少老漂族學會了網購、網娛等,除了照顧子女孫輩,老漂一族的生活似乎也有了更多色彩。

社區活動帶動交友,他們走出家門更輕鬆

「媽,您去參加下個月的廣場舞比賽吧,我去給您加油!」10月10日,嶽麓區學士街道的於麗看到小區貼出的2021年冬季廣場舞比賽通知後,鼓勵跳廣場舞多年的母親參與。

「不去不去,羞死了,這麼大年紀了還要上舞台。」如於麗所料,母親果斷拒絕了。可第二天,母親便拉著於麗悄悄說自己想參加廣場舞比賽。

原來,母親在小區認識的幾個姐妹都表示願意一起參加,她便改變了主意。於麗欣然給母親報了名。

除了小區活動外,於麗所在的社區還常舉辦社區活動,小到中秋節的手工月餅製作體驗,大到鄰里節暨社團文藝匯演等都有。

幾乎每年都擔任社區鄰里節志願者的於麗告訴記者,近幾年,老漂群體在社區活動中的比重增大了,更多外地來長的老人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一方面可以在空閒時間找尋精神寄託,另一方面也能結交新朋友。「我媽媽的姐妹團就是跳廣場舞時交好的,她們幾乎每天還結伴去逛菜市場。」

當然,除了像於麗母親這樣參與到社區活動中的老人外,在採訪中,記者也發現不少父母認為自己應一心繫在孩子身上。他們表示,自己並非不想結交朋友,而是希望自己在孩子的生活中隨叫隨到,久而久之,也不想多和外界接觸了。

「我媽媽之前就是這種心態,我好說歹說不斷『施教』,這幾年才有了些變化。」於麗對記者說,自己常和母親解釋,他們在外工作,如果看到父母有愉快的老年生活其實會更放心,並且自己作為成年人也不需要被24小時看護。後來,母親嘗試著跳廣場舞后,發現自己並沒有耽誤照顧家庭,心情和身體也有所改善,才越來越向於麗「靠攏」了。

休閒需求增加,他們的數字鴻溝縮小

10月13日,移動內容平台趣頭條與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融合傳播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2021老年人手機使用報告》稱,56.6%的老年人通過手機增進廚藝;45.05%的老年人常在微信群中發布「幫我兒子/女兒投票」「幫我孫子/孫女投票」相關內容;39.05%的老年人擁有手機後,學會了微信支付和網上繳納水、電、煤等,提升了辦事效率。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休閒娛樂方面,老漂一族使用最多的是微信視頻聊天功能及各類短視頻平台。

1961年出生的張大爺3年前隨兒子長居於長沙,熱愛交友的他喜歡在小區遛彎,結識了不少朋友。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下載了某短視頻平台。如今,他已很習慣在網上分享日常狀態。他拿起手機對記者自豪地介紹說,他3年已累積了1000多名粉絲,大多是老家岳陽的親朋好友,也有居住在長沙認識的新朋友,發布動態後少則幾十個贊和評論,最多的時候點讚數超過了500個。

張大爺的短視頻平台內容很簡單,大多是天氣狀況、當日心情分享甚至是幾句生活感悟,卻總能引發朋友們的點讚。

「有時候3天沒發,還有人微信問我是不是忙別的嘞!」張大爺對自己的人氣很是自豪。

張大爺表示,他幾年前對智慧型手機的使用還不怎麼熟,可如今如對於短視頻平台等,自己玩得比兒子還熟練。「可以說,它就像我們老人的朋友圈。」

學習網購團購,讓遷徙生活輕鬆起來

住在芙蓉區人民路某小區的余阿姨每過幾個月會讓兒子兒媳幫忙清理手機。「因為APP較多,不定期清理會卡得很。」

余阿姨介紹,她手機里常用的功能除了微信外,排前三的分別是盒馬、滴滴打車和平安證券。盒馬在買菜時使用,滴滴打車在兒子沒空送孫子上學時用,平安證券則是自己炒股時使用。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1年中老年群體觸網行為研究報告》顯示,60.7%的中老年群體在使用手機APP時面臨不會使用、字體看不清、無法求助、不會安裝升級等現實困難。

余阿姨前幾年在接觸手機APP時也有過很長一段「磨合期」。「主要是不會用,如彈出一些廣告時我會點擊,不小心下載很多遊戲軟體,導致手機『卡殼』。」而孫子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家照顧,老伴出去買菜。菜市場距離家3公里,老伴身體並不好,買菜一來一回時間太長,家人常擔心。為此,兒媳便一遍遍教她,讓她學會了使用盒馬APP在手機上買菜。

與大多數老人一樣,余阿姨起初認為,在網上買菜,因為看不見摸不著,東西可能高價低質,不如菜市場的可以挑選。可在兒媳「示範」幾次之後,她發現買回來的菜品基本都還符合預期,並且如果堅持自己出門買菜,只留年幼的孫子和身體不好的老伴在家,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安全隱患。

被「逼」使用上盒馬後,余阿姨感覺到了「真香」。「東西新鮮,還送貨上門,每次買的牛肉孫子都吃得很香!」

在長沙「漂」了6年後,余阿姨使用智慧型手機越來越熟練,不會使用時尋求兒媳幫助也能得到耐心解答。如今,她還加上了小區門口水果店的優惠群,每周在群里搶紅包購買特價水果。社區團購群她也使用得相當溜,每次下單後等第二天有時間時再去店裡取貨即可。

「剛來長沙時,在火車站找公交車都要找半個小時。現在隨你把我放哪裡,我一個滴滴打車就回家了!」余阿姨自豪地告訴記者,她已經是合格的網民,且學會的都是有用的東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