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國際商會建言武漢將沙湖打造成漢版「中央公園」獲市長批示

fans news 發佈 2021-11-02T19:42:05+00:00

湖北及武漢素以「千湖之省」「百湖之城」聞名全國,如璀璨明珠鑲嵌在武漢市中心的「沙湖」,毗鄰漢街商業區,近鄰省委省政府,方圓公里內居民多達三十餘萬人,位重堪比紐約「中央公園」,已成為武漢城市休閒的新地標。

湖北及武漢素以「千湖之省」「百湖之城」聞名全國,如璀璨明珠鑲嵌在武漢市中心的「沙湖」,毗鄰漢街商業區,近鄰省委省政府,方圓公里內居民多達三十餘萬人,位重堪比紐約「中央公園」,已成為武漢城市休閒的新地標。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沙湖公園已遠不能滿足市民群眾生活和休閒需求,城市矛盾日益暴露,環境問題愈加突出,亟需全面改造提升。

湖北省長江國際商會聯合相關社團組織,積極為武漢建言獻策,出力獻計,在會長劉萌的組織下,他們召集一批專家學者和相關人士,經過多方調研和實地勘訪,近日,向武漢市人民政府提交了《關於全面改造沙湖公園 打造漢版「中央公園」的建議》,得到了武漢市市長程用文的高度重視,他和分管副市長陳勁超親自做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予以閱研和落實。

他們在建議中指出,沙湖公園存在如下「痛」點:

一是進不來。公園停車場只有2處,車位數不足200個,常年爆滿。周末和節假日等高峰時,一位難求,而公共運輸只能到達部分區域,且步行距離較遠。當前公園的停車場,不僅無法滿足市民停車需求,更無法適應遊客需要。

二是游不便。一是環湖路未貫通,公園不能如西湖一般坐遊覽車遊園,步行游湖一圈需3個多小時,且需跨市政道路才能遊覽,極度影響遊園體驗。二是避雨遮陽設施極少,武漢高溫梅雨季節多,公園幾無道行樹,CDE區建築物少,避雨避雷設施更少。三是園路過窄,且游線單一,遊覽娛樂、健身運動及作業運輸等活動,全部聚集在一條園路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三是玩不歡。兒童玩樂設施不足。作為一環線內最大的綜合型公園,僅有兩處類似小區裡的兒童玩樂設施,且過於簡單單一。體育健身設施缺乏。幾乎沒有健身設施和場地,不能滿足公園最基本的健身休閒娛樂的功能需求。服務配套不足。僅有兩處服務用房,沒有遊客服務中心和商業服務點等配套服務。水上遊樂項目有待開發。作為城中湖公園,臨水卻不能親水,沒有水上遊樂項目,實為遺憾。

四是賞無奇。公園沒有地標式建築,設計中的「沙湖十景」有名無實,建園初期對外宣傳的沙湖公園至高觀景點,與黃鶴樓遙相呼應的「煙雨閣」,至今未見動工。缺乏有規模效應的觀賞景觀,缺少有特色的「網紅」景點,同時,公園還有近百公頃的綠地資源還未充分利用與開發。

五是留不住。市民遊客遊覽半小時就「游無可游」,就算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也會失去再來一次的興致。特別是居住在周邊的居民,公園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動場所,但無法滿足需要的基礎設施,成了人人心中的遺憾。

為徹底解決以上痛點,讓市民遊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他們提出了以下建議:

第一,讓專家「規劃設計」。堅持規劃先導,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團隊對公園重新進行整體設計,將公園的開發和管理與周邊的需求和資源聯合起來,進行高標準規劃、高水準設計、高質量建設,打造成為環境優美、功能完備、管理高效、服務一流的武漢城市公園建設的新標杆、武漢的「中央公園」。

第二,讓群眾「來去自由」。充分考慮自駕出行遊客需求,在不破壞綠化的基礎上,在公園增設停車場,可以引進社會資源,規劃、設計、建造和運營地下停車場,在周邊路標上強化沙湖公園指示。科學設置內部游線,拓寬道路,對標西湖,儘早實現環湖遊覽,方便出行遊覽。

第三,讓市民「玩得開心」。針對不同年齡遊客需求,增設兒童遊樂區域、青少年科普教育場館、中老年人康體健身區域,開發水上旅遊項目等,適度增加公園內購物點和管理用房,增加商品類型和服務項目,豐富遊園體驗。

第四,讓遊客「賞得盡興」。打造沙湖公園地標,讓沙湖十景和「煙雨閣」真正落地,強化園內景觀景致的開發和挖掘,在內部景點較少的區域,增設遊覽點和休閒遊憩點位,打造俯瞰觀賞點,豐富遊覽體驗。

第五,讓公園「跟上時代」。智慧化、科技化是公園休閒旅遊的大趨勢,要增加智能導覽、智能科普、智能互動體驗項目,打造特色遊園體驗,實現智慧化管理,提高公園安全防範能力和管理效率,打造武漢公園旅遊新標杆。

關鍵字: